截止今年4月9日,Google 一共干掉了 158 个自家产品,包括 12 款硬件,12 款应用和 134 项服务,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残忍”成这样。 有一个网站,它记录着所有死于 Google)上的产品,这 158 个产品按着“死亡”的时间线井然排列,像是线上的历史博物馆一样,供越来越多的“游客”参阅。 每一个产品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起来看看墓碑后面的产品吧,肯定有你用过的。 Google+ 7天前被关闭,2011 年,Google 发布了 Google+,打着与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在社交领域一决高下的旗号。Google 为 Google+ 添加了许多“花哨”的功能,比如 Circle(社群概念),多人文本、视频聊天的 Hangout(环聊),图片编辑 Photo 功能。 这份“大杂烩”对用户并没有十足的吸引力。Google 开始利用旗下 YouTube,Gmail 的登陆为 Google+ 导流,后来用户在 YouTube 评论也需要“借用”Google+ 账号。2013 年 10 月,Google+ 大约有 5.4 亿月活跃用户,其中只有 3 亿用户在真正访问 Google+ 核心功能。 Google Glass 4年前关闭,Google Glass 由 Google 最神秘的部门 Google X 研发。用户穿戴这幅增强现实型智能眼镜,只要眨眨眼,动动嘴就能查询天气路况,收发短信,语音视频,解放了双手。2011 年,Google 研发了一款重达 3.6 kg 的原型机,到了 2013 年,Google Glass 原型机能做到比一般太阳镜都轻。 2013 年 4 月,Explorer Edition“探索者版本”以 1500 美元提供给 Google I/O 开发者以及参加 #ifihadglass 活动所挑选出的测试者。一年之后,Google Glass 才正式在网上开放预订。说 Google Glass 为可穿戴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并不为过,《时代》杂志评选的 2012 年“年度最佳发明”中,Google Glass 榜上有名。 但是,高昂的价格和与之相匹配的应用缺乏阻碍了 Google Glass 最终走向消费级市场,同时这幅能够随意拍照和录取视频的智能眼镜,也埋下了很多隐私祸患。2015 年 1 月,Google 宣布停止该项目。 Inbox By Gmail 7天前被关闭,看上去与 Gmail 在功能上类似,但是 Inbox 与 Gmail 服务的是完全不同的受众。可以用简便的方式清理收件箱,也不用花太多时间起草简单回复,更加要求效率的用户会倾向于选择 Inbox。 2015 年 5 月正式公开发布,Inbox 现在覆盖 Web,Android 和 iOS 端。Inbox 的关键功能包括相同主题邮件捆绑功能,关键信息突出功能,邮件提醒、协助、稍后提醒功能。在最近更新中,Inbox 新增了撤销发送,智能回复“Smart Reply”,整合 Google Calendar 安排重要事件,保存到收件箱“Save to Inbox”用于以后查看等功能。 Google Reader 2005 年 10 月,Google Reader 诞生于 Google Labs,将用户订阅的网站或者博客的最新文章和消息聚合在一起供用户阅读。2006 年,Google 改版 Google Reader,新增多项功能,包括未阅读条目,标记所有为已阅读,基于文件夹的新浏览方式,扩展视图帮助用户一次查看多个条目。此外,Google Reader 也新增条目分享功能。2007 年开始,Google 把 YouTube 和 Google Video(2005 - 2012)的视频内容也搬到了 Reader 中。 2009 年 9 月,Google 产品营销经理凯文·希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宣布 Google Reader 从 Google Labs 毕业,但是接下来的几年中,Google 并没有对 Reader 有重要的产品迭代。Google 对这款红极一时的产品愈发不上心的理由之一是,社交网络产品 Google+ 在 2011 年面世了。Google 将 Reader 与 Google+ 整合,砍掉 Reader 之前的社交功能,让用户只能通过 Google + 来分享。 Save to Google Chrome Extension 8个月前被关闭,一个不错的收藏类的扩展。 Chrome App应用 用过Chrome浏览器的人肯定都用过这个,曾经的Postman就是Chrome App版本的,关闭浏览器App后Postman才做了客户端软件,当年还有很多小游戏是通过Chrome App来做的入口。 More 更多被Google杀死的产品进这里 https:/// 查看。 这么多被关闭的产品,像一部互联网的发展史,你用过哪个呢?留言区等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