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哄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行情匠人 2019-04-10
学会哄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哄”的字义有两种,一种是说假话骗人,另一种是用语言或行动逗人。我要说的是第二种用语言或行动逗人、让人心情愉悦的能力,其实这既是一种交际艺术也是让自己和别人都快乐的艺术!生活中、工作中往往发生的很多不愉快的事,其实总结起来就是缺乏“哄”的艺术!目前教育界讲究“赏识教育”,其实仔细想想,不仅是孩子,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赏识!包括亲人、朋友、同事、客户、合作伙伴、甚至陌生人……

  要学会“哄”的艺术可不能仅仅靠一张虚伪的嘴!而是首先要有一颗宽容大度的心,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做凡人做不到的事!首先要心胸宽广,对很多小事不能斤斤计较;其次,凡事要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理解、尊重别人;做到了这两点,就具备了“哄”的基本功。然后还要修身养性,用真诚、善良、赞赏去感动别人,这样往往都能实现“哄”的效果。如果对身边每一个都能“哄”好,那么就不存在纷争、矛盾、误解造成的不愉快了!

  很多人会认为应该是别人“哄”着他,而不愿屈尊去“哄”别人,其实,这就跟“舍得”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肯“舍”就没有“得”。

  《论语》中有一则故事:子游问孝,子曰:“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很多子女自认为很孝顺,经常为父母买这买那,可是,当父母要参加某某业余老年队的时候,当父母要再婚的时候,当父母要发挥余热的时候,他们却马上冲出来阻拦,不倾听老人的说法,不尊重老人的想法,不支持老人的做法。其实让老人顺心不一定非要金山银山,而是要发挥“哄”的艺术,多花时间照顾老人,让老人顺心!开心!不为子女担心和忧心!

  对待子女,也不能凡事打击批评,那样就容易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管理学》中解析管理的艺术就是让下级心甘情愿地为上级服务,运用“哄”的艺术可以让孩子高高兴兴做完应该完成的使命。当然,对待子女的“哄”并不是“惯”,要包容而不能纵容!要尊重而非暴力,要关爱而非溺爱!要耐心而非敷衍!一样的道理如果心平气和地讲,结果总会比命令、威胁效果好,好孩子不是打出来、吓出来的,而是适当夸、适时引导出来的。

  夫妻之间更需要讲究“哄”的艺术,家不是说理的地方,需要对方相互谦让、相互包容。一样的意思,表达方式不同就造成不同的结果,一样的话语,说话口气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结局,夫妻之间的“哄”更需要尊重和关心,往往不在乎对方付出多少,而在乎对方是否把自己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其实,向自己最亲近的人低一次头、说一句软话、让一小步都不会让你缺少什么,“难得糊涂”才是大智若愚的最高极限,而一句幽默的话语,一声贴心的问候,却可以让夫妻双方在遇到矛盾时化干戈为玉帛。

  对待朋友、同事及客户,包括陌生人,都需要注意语气和态度,不论对待什么人都需要把尊重和真诚放在首位,世界上谁都不欠你什么,没必要给任何人脸色看,要别人尊重你,首先要学会如何尊重别人,把周围的人“哄”得心情愉快,别人送给你的态度自然也会令你心情愉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送人邪恶,那么最终肯定会玩火自焚!千万别吝啬“哄”的语言,用“哄”的艺术打造和平共处、和美家庭与和谐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 鸡西新闻网作者: 张茂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