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五):俄罗斯后发制人,有备而无患

 铁血老枪 2019-04-10

随着格鲁吉亚坚定倒向北约,妄图依靠西方对抗俄罗斯,俄高层判断,和平时日无多,战争为时不远

2005年,俄军启用全新作战计划,包括在各种应急情况下对战区力量与舰队的调遣,甚至细化到连一级调动。

在这次“闪击战”中,俄军以速度和规模向世人证明,俄军依然还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军队之一。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五):俄罗斯后发制人,有备而无患

多年来,一直有人在质疑是否真是格鲁吉亚开的第一枪,因为实在是惊讶于后发制人的俄军居然能够“后发而先至”,迅速扭转乾坤。其实,俄军之所以能后发制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俄高层对“高加索变局”的准确预判。苏联解体以来,围绕着南奥塞梯以及阿布哈兹问题,俄格双方龃龉不断。而随着“玫瑰革命”后萨卡什维利的上台,格鲁吉亚坚定倒向北约,妄图依靠西方的撑腰对抗强俄,更让俄高层认识到,与格鲁吉亚之间的这场战争不存在会不会爆发的问题,而只存在何时爆发的问题。特别是自2008年2月科索沃独立以来,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发生多次交火。俄高层更判断,和平时日无多,战争为时不远。

分析认为,俄军之所以能达成陆海空网的全维闪击,同俄第58集团军的“模块化编组”密不可分。俄第58集团军除编有常规的摩托化师、机械化旅外,根据外高加索地区作战需要还编有空降师、山地作战旅、直升机团和5个工程团,特别是还编有战术航空兵第4军。这为陆空联合作战奠定了编制体制基础。尽管与美国等“现代”陆军相比,俄式“模块化”有几分“土气”,却是对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兵种条块分割、难以统一指挥使用、造成大量伤亡的流血教训的总结,是在未打破大陆军体制、陆海空尚未能实现真正联合条件下的一种最优选择。其实,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只要是实用、管用的就是最好的。正所谓:“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五):俄罗斯后发制人,有备而无患

俄军之所以能后发制人,还主要得益于俄军极高的战备水平。普京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事改革,不仅改进了武器装备,提振了军队士气,更细化了作战计划:2005年,俄军启用了全新的作战计划,包括在各种应急情况下对战区力量与舰队的调遣,甚至细化到连一级分队的调动。有预案,俄军自然能有条不紊、成竹在胸。更有针对性的是,就在俄格战争爆发前数周,参战的俄第58集团军刚刚结束“高加索2008”军事演习,而这场军事演习的矛头正是直指当时已跃跃欲试的格鲁吉亚军队。正如美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俄问题专家赫斯伯灵所说:“这一演习与他们数周后在格鲁吉亚实施的行动一模一样,这场演习完全就是一场彩排。”

可以说,在准确的战略预判和充足的战斗准备条件下,等候在俄格边境后的第58集团军,就像等在起跑线后的运动员,只等格军第一声枪响作为“起跑的号令”就迅速越过边境,所以其“神速”虽看似在意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在这次“闪击战”中,俄军显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以速度和规模向世人证明,尽管沉寂了多年而默默无闻,俄军依然还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军队之一。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五):俄罗斯后发制人,有备而无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