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一座城市的开放与追赶,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创新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9-04-10

在部分惯性思维人的脑海中,一个人就应该循规蹈矩,一座城市就应该低调务实,在他们看来,爱尝试就是不安分,创新就是作怪。但自1979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4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改革与创新,才是发展的根本与动力

如果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国哪座城市能够代表“改革与创新”,非深圳莫属。从一座临近香港的小渔村,40年时间发展成我国一线城市,GDP接连超越了广州与香港,被创业者誉为“中国硅谷”。

让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在千禧年2000年至今,放眼全国城市版图,如果要选择一座城市来代表“开放与追赶”,我个人首推成都。

成都:一座城市的开放与追赶,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创新

提及成都的发展,不得不先从扩张谈起。建国初期,成都市的总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但截至到2016年,这个数字已经被刷新为14313平方公里,几十年的时间城区面积扩展了近500倍,其速度全国第一。

而近五年来(2013-2017年),成都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356.71平方公里,排名依然全国第一。

成都:一座城市的开放与追赶,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创新

成都的扩张可以从2000年后论起,2002年,新都县与温江县撤县设区;2013年双流县(1个街道和12个镇)由天府新区托管;2015年双流县正式撤县设区;紧接着2016年成都市代管简阳市;2017年郫县撤县设区更名为郫都区。截止到目前成都市共下辖11区、4县、代管5县级市,常住人口1633万人,户籍人口1476.05万人。

成都的扩张与深圳的发展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来自舆论的负面声音,而且更为相似的是,这些负面声音并不是来自其他省市,而是来自于同省的兄弟城市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一书中,以年份为章节,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至今的重大房地产事件,例如:“我国第一套商品房”的诞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出处等等。

其中因为占据改革开放的焦点,对于深圳的记述非常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那一代的改革者如何“敢为天下先”,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将深圳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二、一边在寻找资金、寻找合作的同时,还要经受住来自同省兄弟城市的JB。

而现如今我们点击进任何一条关于成都发展的新闻报道,评论区中都能很容易的找到那些对于成都发展“讽刺”、“挖苦”和“嘲笑”的声音,如果你再进一步了解,会发现这样声音多数来自于四川省,而非其他省市。

成都:一座城市的开放与追赶,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创新

从深圳和成都的发展经历来看,我们得知“发展就是要承受同省间这样那样的非议”,但发展带来的效应全国省市都看得到感受得到,两者相抵是优是劣一目了然。

成都市的GDP由1978年的35.94亿元(全国第十二位),增长到2018年的15342亿元(全国第八位),经济增速连续27个月稳定保持在8%左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295.1万人次,成为我国内陆第四个、中西部首个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的成员;截止到2019年1月开通国际航线114条,位列中西部第一位;截止到2018年底,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29.8公里,位列全国第六位;旅游收入方面,2019年春节实现206.9亿元收入,位列全国第一位。

成都:一座城市的开放与追赶,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创新

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成都市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和反应速度。2017年,成都市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口径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成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以上。2018年,成都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产业增加值增长10.8%,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2%。

在关于现代新兴行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和反应速度上,成都市也同样一马当先。

共享单车最早创始于2014年的北大校园,2015年-2016年共享单车开始出现在全国部分城市道路上,目的是解决地铁和公交车没有覆盖区域的日常出行问题。

对于这一新兴行业的诞生及迅速蔓延,国内各城市管理者的反应不一,但成都市率先反应,于2017年3月,在全国率先推行《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试行意见》明确表示了市民必须爱护共享单车和停放设施等公私财物,规范停放。

成都市在全国首个推行支持共享单车的管理意见,从管理角度来看是规范市场,但从创业者角度,尤其是新兴行业的创业者角度出发来看:成都是一座开发包容的城市,成都用实际行动欢迎大家来成都发展和创业创新。

成都:一座城市的开放与追赶,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创新

创新的同时,请不要忽律掉成都一颗追赶超越的心。众所周知,大到国家小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在2018年全球经济低迷、中美贸易摩擦大的经济环境下,如何促进内需成为了一道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经济题。

2019年4月9日,成都市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1年,每年新落户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店、旗舰店、体验店等各类品牌首店超过200个、发展特色小店超过300个,其中引进国际首店及世界品牌100个,旨在通过“两店”经济推动成都早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其中对于首次在成都设立全球首店、中国首店、西南首店、成都首店的品牌给予20万元奖励,经营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的品牌首店,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同时,支持品牌新品首发,对品牌首店、本土知名品牌、商业综合体、商业运营机构等开展的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型新品发布活动,对活动的宣传推广、场租和展场搭建总费用的35%,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补贴。

理解透彻了这条《意见》,接下来对于各品牌在成都开店和举办新品发布的朋友,就会理解为何这些品牌选择成都的背后原因之一了。

目前分布在我国的品牌商首店多布局在北京、上海、香港这样的一线城市或全球商业魅力城市,成都市在此方面发力,再次给自己设立了一个追赶超越的新目标。

一座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清晰认知自己的短板,查漏补缺;能够保持开放创新的态度,率先发力;能够树立清晰的目标,追赶超越;能够接受各方的质疑,持续向前。以上这些特点,是我在成都市近年来发展中所看到和感受到的。

2018年12月13日葡萄牙当地时间10时许,成都市代表在经过22个小时的飞行、面对30多个问题的询问与回答,成功签署了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意向协议,并于2019年3月正式取得了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

这一座千年古都、新兴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终于迎来了首个国际体育赛事。纵观成都市的发展,我个人想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敢想敢干”,改革如果连想都敢想还如何改革?但敢想的或许很多,敢硬着头皮顶着非议去干的城市,在我的心目中,成都排在第一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