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路维艰,总有旭日——海派玉雕大师万德旭

 尚善堂玉雕艺术 2019-04-10

万德旭把工作室搬往苏州,我是极其挽留的。

当然我有私心,抛开玉雕创作方面一同走过了十多年,从内心来讲,我特别希望身边能多一些像万德旭这样的老朋友。

年轻的时候闯荡江湖,总希望广结善缘,各路精英认识的越多越好,到后来,发现真能同路前行的,就那么几个人。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万德旭,

圈子里都喜欢叫他一声“表哥”。

这不是因为,

他发福的身材和面相,

主要在于他和善亲切,

讲义气,情商高,人缘好。

大伙在一起,

有家里兄弟的样子和氛围。

在我看来,

万德旭属于那种自带阳光的性格,

笑容可掬,旭日东升,

大事小情都可以找“表哥”,

他就像一滴醇厚的万金油。

人这辈子有很多种缘分,钱缘、事业缘、人脉缘、玉缘,当然还有兄弟缘。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看重那些纯粹的缘分,不必过多的掺杂诉求与舍得。

自然而然不做作,无需城府极深的盘道,没有那种所谓共同利益的撕扯与牵绊,也不要君子之交那种高冷。

自在随和的状态,一个电话嘻嘻哈哈吃顿饭,哪怕桌子上只有一道菜。累了约在一起打场牌,输赢无所谓,只为放松的笑骂自由。

当真正需要一起努力共事的时候,都不含糊,全情投入,不负手足。这份能够并肩前行的缘分,弥足珍贵,甚至比璞玉还要珍贵。


相信不少人有这种经历吧,曾经无话不谈的兄弟朋友,享受过同甘也面对过共苦,前行维艰也不忘一道搀扶。可是到后来同路变陌路,最终无奈走散,那是非常令人失落和难过的。

不好意思,说的有些伤感了。每一年时光匆匆,都由衷的希望同行之人,能一路走下去。

人到中年,有两件事需要特别用心对待,家庭和朋友。很多其他围绕在身边的事情,就像雕刻璞玉一样,该做减法要做减法。



作品如人,万德旭的玉雕,也很有“万金油”的气质,风格与题材有很强的多样性,灵动跳跃,又不失海派工艺的扎实细腻,可以说他是个驾驭多面类型的全才。

我经常把玉料寄到他苏州的工作室,邀请他设计雕刻,共同探讨。这个过程没什么压力,很开心很从容,因为我的所思所想他都再了解不过。

我总说玉雕不是冰冷的加工和收藏,是一段热忱的互动与沟通。







我到苏州的第一站,必定会到“大表哥”那里喝茶吃饭,他很照顾我,就像有个外地的亲戚,挺好。

也许再过多少年,我们会发现身边同行的人越来越少,事业的风云激荡也抵不过家人朋友相聚的风平浪静。

或者我们不再去追求高大上的志同道合,只愿和义气相知的兄弟,喝一杯暖酒,晒一晒暖阳,把玩一下暖玉。足矣。

    (文中玉雕作者 万德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