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真教自金朝产生,至蒙元时期一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道教教派。其中,丘处机西行面见成吉思汗,在全真教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全真教的视角,分析西行动机以及西行给全真教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反映宗教得到世俗权力支持的重要性。 关键词:丘处机西行;全真教。 正文 全真教是在金元时期开始活动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支“新道教”,其创始人王喆,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他于公元1167年正式打出全真大旗,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大弟子,这七大弟子后来到各地开宗立派,吸纳当时因北方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因此全真教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和文化力量。对于此时全真教的发展,王鄂在为李志常所撰道行碑有载:“道教之曰全真,以重阳真人为祖师,其自甘河遇仙,刘蒋焚庵,行化关东,前后仅十年,而天下翕然宗之。” 全真教的基本教理中有“功行双全”之说。所谓功行,即指全真教所倡导的真功,真行。它要求全真教徒不仅要修炼自己,也要入世行道,全真教成为一种“有为”的宗教。当掌教传至丘处机之时,他将这种有为更为积极地发挥出来。当时全真教中人评丘处机掌教时期:“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其一,犹存而勿用焉。”那么丘处机是怎样“有为”的呢? 当时的中国北方,蒙古,金,南宋三方势力角逐,而丘处机此时正率领众弟子在山东一带传教,并且救助困苦百姓,一时间声名鹊起,引起三方势力关注。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遣使召丘处机至汴京,以求借全真教稳定统治,遭丘处机拒绝。丘处机对使者说道:“我循天理而行,天使我行处,无敢违也。”这里丘处机所说的“天”,其实就是当时天下的形势和政权发展规律。1219年,丘处机又拒绝南宋使者的召见请求。丘处机当时已经看出金和南宋已现亡国之象,而蒙古政权此时正处于上升期,很可能统一中原,为了全真教以后的发展考虑,他也不得不投靠蒙古。在丘处机拒绝宋朝来使当年五月,元太祖成吉思汗遣侍臣刘忠禄召见丘处机,丘处机欣然应命,不顾七十三岁的高龄,不远万里去面见成吉思汗,在他说来他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循天理而行,是天让他去拜见成吉思汗。丘处机凭借他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意志,为全真教打开了贵盛之门。 经过两年多的跋涉,丘处机一行人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大雪山,成吉思汗对丘处机十分礼遇,称丘处机为“丘神仙”,还“赐之虎符,副以玺书。”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了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第一次会面: 馆舍定,即入见。上劳之曰:“佗国征聘皆不应,今远逾万里而来,朕甚嘉焉。”对曰:“山野诏而赴者,天也。”上悦,赐坐。食次问:“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以资朕乎?”师曰:“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上嘉其诚实。设二帐于御幄之东以居焉。 从中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召见丘处机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求取长生,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借全真教稳固当时蒙古占据的部分中原地区。而丘处机此行也不仅仅是只想依靠统治者求得自身发展,他也把此次西行作为自己的向西传道,化诱善人和践行“真行”的契机。在西行路上丘处机给燕京诸友的诗中可以充分反映这种意图: 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索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 从诗中可以看出丘处机希望平息战乱,安定百姓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引下,丘处机经常劝谏成吉思汗减少屠戮,这就是为后世所赞誉的“一言止杀”。我认为所谓“一言止杀”的功德,除了丘处机劝诫得当。更是与蒙古统治阶级的思想转变有关,欲以力征取得天下是不现实的,要与怀柔并施才能达到有效统治。丘处机在与成吉思汗的交流中并非以“神道”面目,而是以“儒道”劝之,可以说是一种“假儒道以合王道”以谋“神道”的策略。 然而当时丘处机的拜会并没有给全真教带来什么实际好处,但是在稍后成吉思汗颁给丘处机的三道圣旨,才是丘处机此次西行的最大成果。这三道圣旨从四个方面极大地提升全真教的社会地位。第一是免除了全真道观的“差发税赋”,第二是丘处机获得了“管理天下的出家善人”的特权,第三是允许全真教自由修建道观,第四是让全真教为“与皇帝祝寿万万岁者”。免除税赋和自由修建宫观使全真教的扩张无后顾之忧,因战乱而荒废的庙宇大都成为道观,甚至一些有主的佛教庙宇也被全真教侵占,宫观数量因此突增。“与皇帝祝寿万万岁者”则使全真教与蒙古政权有了正式的合作内容。至于管理全天下的出家人,虽然不太现实,也是当时蒙古政权对各种宗教不甚了解的结果,但是这说明丘处机已经是成吉思汗认定的宗教领袖。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丘处机返回燕京,此后成吉思汗有不断发来圣旨。1224年2月,全真道士王志明从秦州传旨而来,改太极宫为长春宫,琼华岛为万安岛,赐以金虎符,凡道家事一委神仙处之。此时丘处机的声望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社会上也形成了一股追捧全真教的热潮,时人感叹曰:“国朝启运之初,其门人丘长春首被征聘,仍付之道教,天下翕然宗之。由一以化百,由百以化千,由千以化万,虽十族之乡,百家之闻,莫不有玄学以相师授,而况大都大邑者哉。”从此全真教开始帮助蒙古经略中原,甚至直接出面帮助蒙古攻城略地,直接参与蒙元政权的建立。直到后来的道佛廷争中全真教失败,地位才暂时下降。 结语 宗教想要贵盛必须取得世俗权力的支持,无论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还是元初的全真教,都说明了只有走下神坛,走进世俗的宗教,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宗教。 参考文献
|
|
来自: 云飞扬eocasu08 > 《道教 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