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博物院之六

 hsgzlgg 2019-04-10

    紫禁城东北部有一组自成体系,占地4.6万平方米的建筑群,称为外东路,统称宁寿全宫。

    明朝时宁寿宫一带是一个面积很大的空旷区域,只有零星几座建筑,住的是过世皇帝的嫔妃。清朝康熙年间,为了给皇太后养老,开始对这组宫殿进行大规模营建,将其改建为比较完备的宫殿区。乾隆年间,乾隆帝弘历为了给自己归政后找个养老的地方,用了4年的时间对这组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葺改建,增建了宁寿宫等建筑。但乾隆皇帝退位后并没有过来居住,此后这组建筑空置了一百多年。光绪年间,为了给慈禧太后养老,花费银两60万两对宁寿全宫进行了修缮。慈禧太后晚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在这里过的60岁生日;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慈禧是从这里出逃的;慈禧死后也是在这里停灵并从这里出殡的。
    宁寿全宫这组建筑实际上是微缩的紫禁城,皇极殿、宁寿宫为前朝;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为后廷;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为御花园,此外其东侧有紫禁城内最大的戏台畅音阁。目前,宁寿全宫的养性殿、乐寿堂等宫殿已辟为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皇极殿于2012年五一重新对外开放,以“原状陈列”的形式向公众展示其中的皇家宫殿原貌。


    从锡庆门开始。锡庆门乃联系宁寿宫与紫禁城各处的重要枢纽。锡庆门西向,为3座分立的随墙琉璃门,当中一座略高。汉白玉须弥座,朱红色门垛,当心嵌黄绿相间的琉璃盒子,盒子内为立体的缠枝西蕃莲纹;门楼上覆黄琉璃瓦庑殿顶,其下梁枋、斗拱、椽飞等均为琉璃烧制的仿木构件,檩、枋上还有旋子彩画,制作十分精美。门内外均设礓磋慢道以便车舆出入。





    东侧有敛禧门与之相对。北为宁寿宫之正门皇极门,南为九龙壁。

东侧的敛禧门。


北侧的皇极门。


皇极门挂匾的架子尚存。牌匾不知去向。


    龙壁位于皇极门前,是宁寿全宫的照壁。整座九龙壁是用270块各色琉璃烧制拼接而成,高3.5米,宽29.4米,壁面长71.6米。九龙壁上面的九龙,形体有正龙、升龙、降龙之分,每条龙都翻腾自如,神态各异。为了突出龙的形象,工匠们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并采用亮丽的黄、蓝、白、紫等颜色;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有关专家认为,故宫九龙壁之所以看起来活灵活现,是因为工匠们在配制色调的时候,采用了色彩补偿的原理,十分令人赞叹。


本组的九条龙编号是从西向东顺次数:

1,  弓身弩背,张驰有度,腾挪跳跃之体态刻画生动。


2, 昂首收腹,前爪击浪,风姿雄健。


3,升腾状,与左6蓝龙背道而驰。龙举云兴,龙升水起。


4,下降状,与左7白龙背道而驰。潜龙得珠,云起龙骧。


5,黄色正龙居中,前爪作环抱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飞龙在天,威风凛然。正面直对皇极门,目光顺着御路凝视着皇极殿,烘托出这一区域的庄严肃穆和至高无上。


6,下降状,与左3白龙相对。蛟龙得水,潜龙在渊。


7,升腾状,与第4条蓝龙相向,张牙舞爪,矫若惊龙。


    根据网络资料提示,这块应该是是楠木雕刻的。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破绽。


8,  紫龙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龙尾前甩。


9,  挺胸缩颈,上爪分张左右,下肢前突后伸。






    走入皇极门。眼前是一个中小型的广场,广场北侧正中的建筑不叫皇极殿,而是叫宁寿门。一般情况下,门的名字和院中殿的名字是对应的,在这里却出现了不同。

    这一区域原为明代一号殿旧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为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时,门制依乾清门制度改建,门名仍沿旧称。


    宁寿门为屋宇式建筑,黄琉璃瓦歇山式顶,面阔5间,进深3间。前檐正中3间建为敞厅,两梢间下砌槛墙,上置三交六椀菱花槛窗各4扇,中安方格风窗。两侧山墙接八字影壁。后檐以金柱为界,明间和左、右次间设门,两梢间以墙封堵,墙为素面饰砂绿边。


门建于汉白玉石台基上,中设丹陛,三出阶。


    左右置鎏金铜狮各一。


   宁寿门彩画曾发生过较大变异。根据应有制度并参照门的历史遗迹考察,早期建筑为金龙和玺彩画,光绪朝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改为枋心苏式彩画,1979年重修时,恢复为乾隆时期风格。


广场东西侧是围墙,东围墙之后有整排通脊房屋。


广场南侧的皇极门


广场东北角有个井亭


 宁寿门两侧的八字形影壁,和乾清门两侧的影壁相似,建筑规制低于乾清门的八字形琉璃影壁。主要区别在于影壁中心的花纹(影壁盒子)以及四角的纹饰(岔角)有所不同,另外,影壁的高度,长度和厚度也有所不同。

油松,冠径达15米。



  穿过九龙壁北面的皇极门、宁寿门,就是皇极殿。 皇极殿只在旅游高峰期对外开放:每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各开放5天;十一黄金周开放10天,为每年9月29日至10月8日;暑假期间,时间为每年7月1日至8月26日。 

     皇极殿和其后的宁寿宫分别与乾清宫、坤宁宫相同。康熙年间叫宁寿宫,乾隆改建后更为皇极殿,而将其后殿定名为宁寿宫。过去,皇宫中有各种类型的宴会。内廷筵宴、宗室筵宴、御殿大宴、婚嫁赏赉筵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千叟宴。千叟宴属于内廷筵宴,清代共举行过4次。第一次是康熙60大寿时,在畅春园,参加者为65岁以上的老人近2000人。第二次是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在乾清官,730多人参加。第三次,乾隆五十年(1785),仍在乾清宫,参加者为60岁以上的老人3000多人。第四次,乾隆六十一年(1796),地点就在我们面前的皇极殿,3056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参加,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千叟宴,也是最后一次。

    殿坐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檐出廊,枋下浑金雕龙雀替。明间,左、右次间设殿门,余各次间下砌槛墙。后檐明、次间辟为殿后门,可达宁寿宫,余各间砌墙。殿中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下设宝座,品级仅次于太和殿。




匾联“仁德大隆”


外面对联:

宝祚巩黄图环瀛介嘏
祥雯辉紫极璇阁凝厘

里面对联:

八表被慈徽,梯航景化

百昌徵圣寿,萱萐书祥



     大殿建于青白石须弥座上,前出月台。正前方御路与甬道相接,直达宁寿门。四周通饰汉白玉石栏板。


月台左右及甬道两侧各设台阶。


月台之上陈设的石座两个。


皇极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体现皇权的重要陈设。




     皇极殿两侧接短墙连接两侧庑房,中间开设垂花门,分别与东、西庑房相接,将院落隔为前后两进。

东侧:




西侧:






    御道两侧各有六方须弥座一个,座上置重檐六角亭,亭身每面镌篆体寿字各三。石座中心有铸铁胆,每年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日,则改立灯杆于其中,是古代多用途基座实例,今仅存其座。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月台之上安设铜龟、铜鹤各一对,鼎炉两对,今皆不存。

    和乾清宫院落相似,皇极殿的两庑也都是庑房,两侧对称。

东庑房,南侧靠近宁寿门处的庑房5间,中间开门,拐角1间,共6间。东庑房凝祺门南侧6间,每三间设有一门。目前这个区域是珍宝三室。

东庑房中间设院门门叫凝祺门。


    凝祺门北侧庑房6间,每三间中间设门。和宁寿宫东庑房9间相连,目前的东庑房是石鼓馆。


西庑房和东庑房对称。


    西庑房中间设院门叫昌泽门:昌泽门以南至宁寿门之间的庑房目前是珍宝一室。


昌泽门南侧的庑房有6间。


    昌泽门的北侧有庑房6间,连同宁寿宫院落西庑房9间,目前是珍宝二室。


殿内布置示意图



匾联示意图


 明间有光绪题匾联:"“仁德大隆”;“日之升 月之恒八表同登仁寿域”;“天所覆 地所载万年常巩海山图”。正中是地平床、宝座、屏风(三件均为复制品,原件在沈阳故宫)。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沈阳故宫内文物缺乏,大政殿地平宝座不知所踪,为了充实展览,将故宫博物院皇极殿内的全套宝座屏风地平床运到沈阳大政殿,并且为了配合大政殿八角形的形状,还将地平床割了几块。真是败家子!


殿中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


地平床、宝座、屏风。
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

金龙和玺彩画。






梁架

宝座前摆设。






东二间北内檐慈禧题匾额:“圣膺嘉佑”

东次间南内檐

东次间北内檐光绪题匾联:“九如凝厘”
合万国以承欢 万叶仙蓂周大甲
衍九畴而锡福 九州赋贡畅由庚

蓝色的是壁式书柜。


东壁纰庐帽和光绪题匾额“淑风嘉祥”

西次间北内檐光绪题匾联

璚管添筹
庆六豒之延洪 丹册扬化崇盛典
侔二仪以悠久 彤闱介福颂长年


西次间南内檐


西二间北内檐慈禧题匾额:“亿龄祉福”

西二间南内檐慈禧题匾额:“仁涵芝草”

西壁纰庐帽和光绪题匾额:“永受嘉福”

屏门背面慈禧题匾额:“永绥多佑”


    以上四匾额均钤朱文印三方,由左至右依次为“数点梅花天地心” “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

明间南内檐光绪题匾额:“隆万化”


      观众经过的路段都铺设了地毯,陈设处都有半人高围挡拦住。这个殿也是故宫惟一一座游人可穿殿而过的宫殿。   

    宁寿宫位于皇极殿后,通过皇极殿两侧的垂花门进入第二个院落。


    现在的宁寿宫是原来宁寿宫后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将前殿建为皇极殿,原匾额移至后殿,遂改称后殿为“宁寿宫”。


    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台与皇极殿相接,四周以黄绿琉璃砖围砌透风灯笼矮墙。宁寿宫面阔7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顶。檐廊柱枋间为镂空云龙套环,枋下云龙雀替,皆饰浑金,堂皇富丽。内外檐装修及室内间隔、陈设皆仿坤宁宫。东次间开门,置光面板门两扇,上为双交四椀亮子,门左右下砌槛墙,上安直棂吊搭窗。余各间均为槛墙、直棂吊搭窗。每间上部各安双交四椀横披窗3扇。



    室内吊顶镞花蝙蝠圆寿字天花。迎门一间后檐设一小室,内置煮肉锅灶。西侧3间敞通,安木榻大炕,设有萨满教神位及跳神用法器,为祭祀之所。东侧两间相连为卧室,后檐设仙楼,东山墙辟门,可通庑房。宁寿宫两侧建庑房及南转角与东西两庑相连,两庑各9间,均于南数第3、6间开门。


    宁寿宫两侧各有三间庑房,中间开穿堂门。亮的分别于正殿和庑房相通。


   

    皇极殿院落中东庑房中间有个门叫凝祺门,凝祺门以南共有12间庑房,这里就是珍宝一室。凝祺门以北有六间庑房加上宁寿宫院落的东庑房9间共计15间,这里是石鼓馆。西庑房中间的门叫昌泽门,昌泽门以南的12间庑房是珠宝二室,昌泽门以北6间加上宁寿宫院落的9间西庑房共15间是珍宝三室。

珍宝一室的文物



 翠盖碗,清,通高8cm,口径11.6cm。 碗为翠玉质地,有绺。圆形,撇口,圈足,有盖。盖及碗皆光素。

    制作这样一个翠玉盖碗需要使用很大的一块翠料。此碗所用料绿白相间,色泽鲜艳。器壁很薄,并带有优美的弧度,做工精致,当出自治玉高手。 盖碗是清代宫廷的饮茶用具,其泡茶量小,适于细细品味。碗盖略小于碗,是为品茗时刮茶叶所用。


    翠玉盘,清,高3.3cm,口径7.5cm。盘为翠玉质。翠绿色中间有白斑和绺纹。器形为圆形,浅敞口,通体光素,底为浅圈足。

    古人对玉盘非常珍爱。唐人白居易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句,由此可知唐代即有玉盘流行。清代宫廷使用玉盘较多,此盘的造型较为常见。


    金镶宝石烛台,清,高34.6cm,宽15.6cm。烛台为一对,金质。上部为四个插筒,一主三副,插筒下承花叶式托盘,三蝶形足。其装饰除錾金为花外,还运用金累丝和镶嵌工艺塑造出花叶,各色宝石装点其间,尤以叶蔓处的镶翠更为夺目。器底部有“足赤”、“宝华”戳记。

    清代金器承袭了明代金器多镶嵌的特点并有所发展,工艺更为精湛,纹饰也较明代繁缛复杂。


    白玉三羊执壶,清,通高10.2cm,口径8.2cm,足径6.5cm。执壶白玉质地,玉如凝脂,洁白无瑕。壶体为圆形。腹部一侧雕壶柄,另一侧凸雕羊首为流,羊昂首,张口,口部即为壶嘴,脑后双角与壶身相连。壶肩部另凸雕二羊首。盖顶有圆形纽。

    玉执壶是清代宫廷重要的陈设品,样式极多。将三只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了玉器,陶瓷、青铜器和绘画中往往亦以三羊作饰,俗称“三阳开泰”。古时“羊”通“阳”,据《易经》记载:“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后人因“阳”、“羊”谐音,用三羊喻三阳,取其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多用于岁首祝颂之辞。


    玛瑙葵花式托碗,清乾隆,碗高4.7cm,口径11.3cm,足径5.4cm,盘高2.7cm,口径16cm,足径9.7cm。

    托碗花玛瑙质地,呈现白、灰、红、紫红等几种颜色。碗为六瓣葵花式,圈足。内底阴刻双竖行“乾隆年制” 四字篆书款,其下另刻有“甲”字。盘亦为葵花式,中心凸起圆形碗托,内刻“甲”字,底为圆形撇口足,足内阴刻双竖行“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碗的颜色以浅色为主,间或有红斑、紫斑,而盘则与之相反,以深色为主,显然碗与盘使用的不是同一块料。两者相互搭配,色彩上浅下深,活泼中不失稳重。 


    水晶双兽耳八角杯,清,高5.3cm,口径8cm,足径4cm。杯为水晶制成,略呈茶色,质地透明。体呈八角形,两侧凸雕兽吞式双耳。杯身通体光素。底部中心阴刻“乾隆年制” 四字篆书款。下配以镂空雕花八角形红木座。杯的晶莹与红木底座的沉稳颜色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茶色水晶是晶石中的一种,因似茶水的颜色而得名。与茶色水晶类似的还有墨晶。它们的颜色深浅有异,是其中有机质碳的含量不同所致。有机质碳含量少即呈现茶色,含量多则呈现墨色。茶晶、墨晶遇高热颜色会减退。我国山东即墨是茶晶、墨晶的著名产地,但产量不大,内蒙、甘肃亦有出产。 


    玛瑙单螭耳杯,明,高6.8cm,口径9cm。底部琢阴线“乾隆年制”四字隶书款。此杯为花玛瑙质地,灰白色玛瑙中有黄褐色斑纹。而匠师利用玛瑙天然的纹路,在杯侧凸雕一螭龙为杯柄,而螭下肢及尾部,巧妙地与器外壁浅浮雕的桃花枝叶,相互连接缠绕并形成器足。此杯的形制为明代的制式,雕琢技法亦为明代琢玉常用的浮雕技法。

    玛瑙又称玉髓,内含不同颜色的层、带或条纹相间叠积而形成的多种美丽花纹,如缠丝玛瑙、苔纹玛瑙、云雾玛瑙等等,素有“千样玛瑙万种玉”的美称。


    金胎掐丝珐琅嵌画珐琅执壶,清乾隆,通高39cm,宽25.5cm。执壶以黄金为胎,葫芦式。铜镀金龙首流,如意形曲柄,执壶下置铜镀金錾莲花纹底座。壶通体以蓝色珐琅为地,饰掐丝珐琅缠枝莲花纹并作多处开光,内施画珐琅,分别彩绘仕女以及山水、花蝶图等。壶身多处镶嵌珍珠和珊瑚。底錾阴文“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执壶的制作同时运用了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种工艺,掐丝线条规整,图案绘饰精美。加之以黄金做胎并镶嵌珍珠和珊瑚,使该器尽显富丽堂皇的皇家气派。


    金錾花扁壶,清,高20.3cm,宽14cm,厚0.5cm,口径4cm。扁壶金质,八成金。体为扁圆形,圆口,直颈,扁圆腹,扁方足。颈以回纹为地,上饰三周弦纹,两侧饰夔龙耳。腹部两面纹饰对称,均以宝相花和夔龙为主体纹饰。壶身侧面及足部亦以回纹为饰。工艺技法以錾刻为主。

    此为清代皇帝的御用酒具,金壶上錾刻图案使其愈显豪华富丽。錾刻是金属工艺的一种,方法是镂錾成地,使纹饰花样的轮廓线凸起。錾刻工艺早在商代即已出现。清代,錾金工艺被较多地运用在各种金器工艺品上。


    金胎錾胎珐琅嵌画珐琅执壶,清乾隆,通高18.8cm,口径2.8cm,足径3.9cm。执壶黄金为胎,铜镀金龙首纹流,如意曲柄,盖顶置红珊瑚珠钮,圈足。通体錾花填绿色珐琅,腹部两面开光,内彩绘西洋仕女图。盖、颈、足等部位亦作开光处理,内分别绘饰折枝花卉、胭脂色山水风景图。足底镀金,双方框内属“乾隆年制”阴文宋体款。

    执壶的制作同时运用了錾胎珐琅和画珐琅两种工艺,其花纹图案以西洋人物为主题,并间以传统的山水花卉纹,是一件中西合璧的金属珐琅作品。


    金嵌珠杯盘,清,通高7.3cm,杯口径7.1cm,盘高2.2cm,盘径18cm。金杯为圆形,敞口,圈足。内壁光素,外壁錾刻双龙,间饰宝相花,近底处有海水纹一周。杯两侧分别镂空透錾篆书“万寿”、“无疆”为耳,双耳顶端均饰莲花托,上嵌东珠。金盘亦为圆形,折沿上錾宝相花一周,等距嵌饰东珠4颗。盘内錾朵云纹、莲花纹,嵌珍珠4颗。盘心起杯托,其上錾刻云龙纹。

此杯盘金质上乘,造型端庄,装饰华丽,工艺极其精湛,应是清代中期皇帝寿辰时所使用的酒具。


    金錾云龙执壶,清,高31.5cm,口径6.6cm,足径9.9cm。执壶八成金质。束颈,鼓腹,通体錾刻龙戏火珠纹,颈部为10条龙,腹部为20条龙,颈、腹之间以两道玄纹间隔。弯弧形兽吞式长柄及长流,柄端与盖顶之间有金链相连。盖呈四层圆形尖塔状,每层均饰双龙戏珠纹,共8条龙。底足为外撇形高圈足,其上饰有龙戏珠纹和海水江崖纹。

珍宝二室


    青玉嵌红宝石炉瓶盒三式,清,一套三件,炉通高10.5cm,足径6.5×8.9cm;瓶高11.8cm,口径2.6×1.9cm;盒通高3.2cm,口径6.7cm,足径3.8cm。炉、瓶、盒均为青玉质。

    玉炉仿古代青铜盨制成,器身趋近于椭圆,口部长方形,有盖,盖上有椭圆形环状钮,圈足。炉腹部及盖面上均琢夔凤纹并有几组出戟,两侧凸雕双龙为耳,龙眼嵌翠玉及红宝石。在炉的

口沿下、圈足上、龙耳两侧、盖近边缘处和盖钮上均镶嵌红宝石一周。 玉瓶为扁平式,口、足均为椭圆形。肩部凸雕两兽衔环耳,颈部镂空凸雕一螭,螭双眼嵌红宝石。腹部镶嵌红宝石两周,两周之间浅浮雕两两相对的夔龙纹。

    玉盒呈扁圆形,圆形口、足。盖顶中央凸雕莲瓣纹一周,中间嵌纽形红宝石一粒,每个莲瓣上嵌水滴形红宝石一颗。盒盖边沿及盒底沿均嵌红宝石一周。炉、瓶、盒常在一起搭配,三件一组被称为“三式”,是清代宫廷重要的陈设用品,在书房、厅、堂的几案上均可设置。炉可燃香,瓶插铜铲、箸,盒可贮存香料或盛放印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式”质地很多,而在青玉上嵌红宝石唯此一套。在青白色的玉石上镶嵌着颗颗鲜红色的宝石,尽显华丽与富贵。 


    翠白菜式花插,清,高24.3cm,口径12.8×7cm。花插为翡翠质地,圆雕作一整颗白菜,菜叶碧绿,叶片肥硕,挺拔直立。中部有一椭圆形孔,以供插花。底以菜根为足,下配以镂雕山石、灵芝、竹叶纹的红木座。

    翠玉制品在清中期后才大量出现,但多为佩饰、首饰等小件器物。此件翡翠白菜花插虽为翠根琢制而成,质地一般,干绿色中有褐色的绺纹,工匠利用了这褐红的翡色雕琢成叶脉纹,层次

更加分明,立体感极强,一些叶片边缘的黄褐色更接近于自然状况。


    翠卧牛,清,高6.6cm,长15.1cm,宽7.7cm。卧牛翠质,微透明,头、角及身体的一侧留有深黄色玉皮,黄绿相衬,色泽极美。牛呈卧伏状,四肢均屈于腹下,尾则搭于一足旁。下配以海水纹紫檀红木座。此作品虽然素身而不琢纹饰,但牛之身体肌理明显,神态刻画生动。

    翠为矿物质,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绿色鲜亮者价值最高。因其质地坚硬,故多不琢纹饰。翠在清代中晚期开始盛行。


    翠鼻烟壶,清,高6.6cm,口径1.7cm。鼻烟壶翠质。器呈扁圆形,坡肩收底,椭圆形圈足,通体光素。烟壶盖为红碧玺制成。此烟壶风格素朴简约,红色壶盖则为作品的点睛之笔。

    芙蓉石双耳三足炉,清,通高11.2cm,口径9.8cm,足距4.3cm。炉为芙蓉石制成,粉红色。圆形口,口沿凸雕二椭圆形耳,腹部略鼓,底出三乳足。通体光素。其下配有红木秋葵叶形三足底座。

    清代的玉炉很多,但用芙蓉石制作的炉却极少,这是因为做炉需要较大块的料,而芙蓉石一般裂纹很多不宜使用。中国芙蓉石的产量小,颜色与质地亦欠佳。此件芙蓉石炉颜色艳丽,用料

多,虽有天然形成的冰裂纹,但已实属不易。 


黄玉佛手花插,高16.3cm,口径8.2×4.5cm,足径5.2×5cm。
花插为黄玉制作,质地极佳,滢润如脂,局部略有褐斑。圆雕一立式佛手瓜,中空而成花插。器身外侧凸雕盘绕的枝叶并形成为足。底配镂雕梅花纹木座。此物选材精良,造型丰润鲜活,与深色器座相配更显出了庄重大气的艺术效果,为清中期玉器的代表作。

    黄玉是玉石中最名贵的品种之一,其色泽由淡黄至深黄,最名贵的黄玉色泽纯正,材料极其难得。此件黄玉佛手花插,黄玉质地极佳,莹润如脂,是玉中的佼佼者。匠师将黄玉圆雕为立式佛手瓜,中空而成花插。器身外侧凸雕盘绕的枝叶,花插底部配有镂雕梅花纹木座。佛手本是植物,因其名中的"佛"字与"福"谐音,被当作吉祥物,常与桃及石榴一同出现并被称为"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


    珊瑚狮子,清,高14.3cm,长23cm。狮子红珊瑚质。圆雕,立式,三足着地,右前足抬起,头向左侧,双目圆睁,张口露齿,尾呈花枝状。其下配以镂雕山石状红木座。

    珊瑚是海中的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骨骼堆积而形成的,呈枯干的树枝状。在古代,珊瑚与黄金同价,极受人们的珍视。珊瑚虫分雌雄,可活十几年。珊瑚干径一寸、高一尺者即为好品种

,径二寸、高三尺者便很名贵。珊瑚细腻柔韧,可做非常纤细的饰品。在清代,珊瑚是二品官阶的顶戴标志。珊瑚还可以入药。


    孔雀石山水人物插屏,清,高13.6cm,宽8.5cm,厚2cm。插屏为孔雀石制,长方形,片状,配木质插座。一面雕山水人物图,画面中崇山披绿,溪水蜿蜒,石阶次第上升至方亭。半山崖平台上一老者拱手而立,身后一童子持杖随侍。山崖下的碧流中一渔翁头戴斗笠,稳坐船头似在垂钓。另一面山石林立,雕松、鹤及灵芝等图案。此插屏使用的孔雀石质地细密无孔,颜色鲜亮纯正,深浅不同的条带状纹理清晰夺目。工匠充分利用了上述特点,使一片郁郁葱葱、富有生机的山景跃然屏上。


    田黄三连印乃是乾隆皇帝喜爱之物。据记载,此石在康熙年间进贡入宫,直到乾隆年间,才有幸呈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对其一见倾心,命工匠精心雕琢成三连印。于是工匠将石体刻成相连的三条石链,每条石链连一方印章,左边的印为正方形,刻有"乾隆宸翰"字样,中为椭圆形,刻为"乐天",右边亦为正方形,上刻"惟精惟一"。在乾隆皇帝上千方私印中,这枚印体现了他的施政思想,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其后历代皇帝的珍视。后来,此印被末代皇帝溥仪缝在棉衣里夹带出了紫禁城,之后又随其辗转长春、远东、抚顺等地。后来溥仪将这枚珍贵之印捐献给国家。



    青玉十二生肖,清,玉件高5.9cm,宽4cm,玉盒高5.7cm,径10.4cm。十二生肖放置于紫檀木盒内,青玉质地,圆雕。生肖为兽首人身坐像,身着交领长衫,手中或执书卷,或挥羽扇,或提花篮,或捧宝珠,或持弓箭,或攥棍棒,或握拳并举起,或双手拢于袖。它们的底部打磨平整,是用来制作玉印的。坐像下均配紫檀木座。在盒内,十二生肖围成一圈,中间有青玉雕十二章方形玉盒(现盒内已空)。玉盒盖面谷纹锦地上凸雕四螭及夔龙纹

,正中琢“꘡”字纹。玉盒四侧面饰谷纹锦地,上有圆形开光,共计12个,内浅浮雕十二章纹。盒的每面边缘都有浅浮雕卷草纹花边。盛放玉器的紫檀木盒为十二角形。盒盖面中间为阳文篆书“万年甲子”,外围篆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周,再外围是两圈各种篆体组成的“万寿”字样。盒盖内为填金隶书

“用十二辰本事题四库全书”,末署“乾隆乙未夏御制”,并阴刻“几瑕怡情”篆书四字方印。盒外侧十二面有隶书填金乾隆御制诗。木盒底座为镂空雕花十二面围栏,并出十二云形足。故宫收藏了多套此类成套的玉十二生肖,此套的个头稍大,有的则更加精致小巧。玉兽的底部均磨平,可作印章。玉盒放过什么已不可知。这类十二生肖的玉质亦是上佳,多为上好的青玉和羊脂白玉,所雕琢的动物神态各异,十分生动有趣。


    玛瑙卧莲鸳鸯,清,高8.5cm,长15.2cm,宽10.7cm。作品为白、褐双色玛瑙质。运用镂雕、巧作等技法将料中的白、褐两色分别进行圆雕,形成两只鸳鸯衔莲嬉戏的喜庆图案。下配荷叶形红木座。 巧作,也称俏色,主要是利用材料本身的不同颜色进行加工。玉俏色最早见于商代,如安阳小屯商代遗址曾出土两件俏色玉龟。唐代以后,特别是清代,巧作技艺更加成熟。由于玛瑙自身具有丰富的纹理和色彩,施以巧作,魅力更显独特,所以历代留下不少玛瑙巧作的作品,如唐代用缠丝玛瑙雕成的牛首杯、明代红白玛瑙李白像以及清代的本件作品,均展示了玛瑙俏色作

品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芙蓉石双耳三足炉,清,通高11.2cm,口径9.8cm,足距4.3cm。炉为芙蓉石制成,粉红色。圆形口,口沿凸雕二椭圆形耳,腹部略鼓,底出三乳足。通体光素。其下配有红木秋葵叶形三足底座。清代的玉炉很多,但用芙蓉石制作的炉却极少,这是因为做炉需要较大块的料,而芙蓉石一般裂纹很多不宜使用。中国芙蓉石的产量小,颜色与质地亦欠佳。此件芙蓉石炉颜色艳丽,用料多,虽有天然形成的冰裂纹,但已实属不易。


    金嵌宝石葫芦式盒,清,高6cm,长15cm,最宽10.5cm。盒九成金制,累丝工艺,为葫芦形状。盖面嵌玉质大葫芦一个,大葫芦上嵌一青金石小葫芦及枝叶。盖面另嵌有粉色碧玺葫芦、翠玉小葫芦各一,并有青金石、绿松石制作的枝叶和藤蔓。盒内附蓝宝石一块、铜镀金小如意一枚。葫芦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结食累累,籽粒繁多,故被视作象征和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葫芦蔓上结着数个葫芦的图案被称为“子孙万代”。葫芦又谐音“福禄”,有福禄万代、喜福无边之寓意。 


    金嵌宝石镂空花卉纹八角盒,高6.9cm,长15cm。此盒用金成色较高,盒上以镂雕、累丝及镶嵌三种工艺组成不同的纹饰,共镶翠、蓝宝、红宝、碧玺等上好的各色宝石318粒。


    水晶天鸡尊,清,通高14.2cm,口径2.3-3.6cm。尊以无色透明水晶圆雕而成。天鸡翘首直立,双翅贴体,长尾卷曲支地,背负螭耳尊,尊的盖纽亦为一直立小天鸡。天鸡尊在隋代已出现,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241号隋墓即出土有青瓷四系螭耳天鸡尊。到了清朝的“康乾盛世”,天鸡尊的造型已趋成熟并且广泛流行,用各种材质制作的天鸡尊层出不穷此天鸡尊利用水晶晶莹剔透的质感,运用了挖空、透雕、圆雕多种工艺手段,其效果清透灵动,光彩夺目。


    水晶带链花篮,清,通高5.1cm,链长12.7cm,口径8.3×6.1cm,足径2.4×3.1cm。水晶质,无色透明,无瑕无绺。雕作花篮状,椭圆形海棠花式口、足,口沿外折并凸起。腹部

随形琢四开光,开光内分别浅浮雕梅花、水仙花、海棠花、竹及灵芝等植物。口沿处凸雕一对椭圆形环,其上各套6个活环为链,两链有横梁连接,梁上套一夔龙环,夔龙的口足相连处有孔,以铜钩穿孔将整个花篮挂于木架上。花篮系一块整料制成,设计精巧,琢磨圆润,为清中期水晶制品之佳作。 

珍宝三室文物陈列


    金镶珠宝帽顶,清,高14.2cm,底径4.5cm。
帽顶金质。所分三部分均累丝制成。上端为一朵花形顶托镶嵌大红宝石一,中部东珠之下是累丝四龙戏珠,再下端东珠之下圆形底座之上亦为四龙戏珠,底有螺旋圆托。


    金龙形帽顶,清,长6.5cm,宽3.4cm。 帽顶椭圆形。镂空錾一龙纹,龙回首,口衔东珠一颗,四足立于云中,尾部高高翘起,身前及两侧各嵌东珠一颗。座及边沿均錾云纹。 


    金累丝花囊,清,长5.6cm,宽5cm。花囊圆形,分为器与盖两部分。器、盖均以细金丝镂空累制而成,饰为五瓣花形锦地,其上均有三组点翠花叶纹。花囊上下用黄丝绳穿系大小珊瑚珠及米珠。花囊的开关位于下部。花囊可开合,既可盛放香料,亦可盛鲜花等,香味从镂空的孔中溢出,是悬挂于腰带上的饰物。


    碧玺珠翠手串,清,周长30cm。手串由18颗粉色碧玺珠穿成,间有翠质结珠两个,俗称“佛头”。其中一佛头下接佛塔一,系丝线及一珊瑚杵,下连翡翠盘肠背云,上下各系珍珠一,再下为果实形深绿色翠坠角两个,坠角上有小珍珠二。共有红白米珠10组。碧玺的颜色柔和清澈。此手串为十八子手串。十八子手串是由佛教念珠演化而成的一种饰物,可以佩带于衣服上、挽

在手腕上或闲暇时把玩,由18颗珠子组成,故而得名。其材质一般为翡翠、珍珠、碧玺、蜜蜡、珊瑚、伽楠木等。


 金镶宝石蜻蜓簪,清,长14.8cm,宽5.4cm,重15g。簪为银质。簪柄以金累丝制成蜻蜓形。蜻蜓须端嵌珍珠,腹部、翅膀镶嵌红宝石共5粒,尾部及装饰飘带等处点翠。此簪累丝工艺细腻精工。装饰题材蜻蜓取其谐音寓意“大清安定”。  


 银镀金嵌珠宝蝴蝶簪,清,长18cm,最宽4.5cm。簪银质镀金,单针。簪柄饰蝴蝶。蝴蝶的身体以银镀金累丝为托,头部嵌红宝石一枚,蝶翅为金托点翠,上嵌红宝石及淡粉色碧玺各两块。蝶须嵌珍珠各一颗。这支簪造型生动,工艺细腻,彩蝶似翩翩起舞,且“蝶”与“耋”同音,是延年益寿的象征。


   孝端皇后凤冠,明万历,高35.5cm,径20cm,重2.95kg。 1956年北京市昌平区定陵出土。凤冠的主人是明神宗孝端显皇后。孝端皇后是万历皇帝的元配,生前当了42年皇后。凤冠是皇后的礼帽,是皇后在接受册命、拜谒宗庙祭祀祖先、参加朝会时所佩戴的。据明永乐三年(1405年)的《明会要》记载,当时规定皇后的凤冠为“九龙四凤冠,漆竹丝为圆框,冒以翡翠,上饰翠龙九金凤四,正中一龙衔大珠一,上有翠盖,下垂结珠,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大珠花十二树,小珠花如大珠花三数”。此凤冠以髹漆细竹丝编制,通体饰翠鸟羽毛点翠的如意云片,18朵以珍珠、宝石所制的梅花环绕其间。冠前部饰有对称的翠蓝色飞凤一对。冠顶部等距排列金丝编制的金龙3条,其中左右

两条口衔珠宝流苏。冠后部饰六扇珍珠、宝石制成的“博鬓”,呈扇形左右分开。冠口沿镶嵌红宝石组成的花朵一周。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清,通高30cm,口径23cm。冠圆式,貂皮为地,缀朱纬,顶以三只金累丝凤叠压,顶尖镶大东珠一,每层之间贯东珠各一,凤身均饰东珠各三,尾饰珍珠。朱纬周围缀金累丝凤七只,其上饰猫睛石各一,东珠各九,尾饰珍珠。冠后部饰金翟一只,翟背饰猫睛石一块,尾饰珍珠数颗。翟尾垂挂珠穗五行二就(横二排竖五列),中贯两面金累丝“心”形结,珠穗饰有金累丝与珊瑚制成的坠角。清代皇太后和皇后冬季所戴的朝冠形制与皇帝的冬朝冠基本一致,但装饰所用的珠宝更多。夏朝冠的形制和装饰与冬朝冠亦基本相同,只是把金累丝凤变成金镶桦皮凤。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清,高14cm,宽30cm,重671g。钿以铁丝、纸板为架,其外缠绕以黑丝线编织成的网状纹饰,表层全部点翠。前部缀5只金累丝凤,上嵌珍珠、宝石,口衔珍珠、宝石流苏。金凤下排缀9只金翟,为银镀金质,口衔珍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红蓝宝石等贯串的流苏。钿后部亦有几串流苏垂饰。钿又称钿子,是皇后、妃、嫔们平时戴的便帽。这种帽子一般用藤丝编成帽架,也有的在纸板或细铁丝上缠绕黑色丝线为胎并编成方格纹、钱纹、盘肠等形式,再用各种宝石、珍珠嵌于帽架上,组成各种吉祥图案。此钿子用大珍珠50颗,二、三等珍珠几百颗,宝石二百余块,珠光宝气,珍贵豪华,主要是在吉庆场合和传统节日时戴用的。 


 金珀光素扳指,清,高2.5cm,口径3.2cm。扳指圆柱形,通体光素无纹饰,深桔黄色,全透明,内含多道冰裂纹。金珀与琥珀、蜜蜡都是指松树的脂液被埋藏于地下多年后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固体。金珀因其颜色为金黄色而得名,金珀形成的年份较短,琥珀形成的年份较长,所以有“千年的金珀,万年的琥珀”之说。扳指的前身是古代所称的“韘”。《说文》云:“韘,射决也,所以拘弦。”可知韘是一种专供射箭拘弦时以保护手指的器具。商代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玉韘,圆筒状,一端平齐,一端为斜口,一侧面有一凹槽。汉代时玉韘已变成了韘形的鸡心佩,到了清代玉韘又演变成圆筒状、无凹槽的扳指,一般套在大拇指上,仅起到装饰的作用。扳指在清代大量制作,非常盛行,质地以白玉、青玉、翠玉为多,有的还饰有纹饰和诗句。用金珀制作的扳指极少,且如此晶莹剔透,非常珍贵。


 金镶翠戒指,清,戒面长1.5cm,宽1.1cm,戒圈口径2cm。戒面为翠制,长方随形,翠绿色,鲜碧通透,水头很足。18开金戒圈,戒圈为死口。戒圈内里镌刻“善记”、“18”等戳记。


 猫睛石,清,高0.69cm,长1.44cm,宽1.06cm。重11.77克拉。猫睛石呈椭圆形,在光照下可清晰地看到光带闪动,成色上佳。猫睛石,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由于其内部含有金红石的针形内含物或羽毛状的流体内含物,从适当的角度看,折射光会形成一条明亮的光带,并可随光线的移动而发生变化,似猫的眼睛,故名。猫睛石是五大珍贵宝石之一,主要产于斯里兰卡、巴西和中国等地。


 金嵌珠宝圆花,清,直径7cm。此花为圆形,金质底托上镶嵌珠宝。中心为一颗大块的祖母绿宝石,外围嵌两圈小颗的祖母绿与红宝石,每圈各15粒,宝石皆随形。最外嵌一圈珍珠,共16粒,且外围皆有可系缀的套环。圆花中心及外圈宝石中所选用的祖母绿宝石号称“绿宝石之王”,它晶莹通透,碧如新柳,肉眼可见祖母绿宝石内部天然生成的包裹体,这些俗称“蝉翼”的绵绺纹等天然杂质是其他宝石所少有的,更是人工制品所不能的,丝毫不影响其本身的价值,也为鉴别其真伪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碧玺带扣,清,长5.5cm,最宽5.2cm。带扣为银累丝托上嵌碧玺制成。碧玺粉红色,全透明,局部有棉绺。银托累丝双钱纹,环环相套。银托背后錾刻小珠纹“万寿无疆”、“受命永昌”,旁有“鸿兴”、“足纹”戳记,中间为细累丝绳纹双“寿”及双“蝠”。碧玺为矿产品,原矿石为六角形的透明柱状晶体,玻璃光泽,颜色以粉红色为多,以桃红透明者最珍贵。带扣是腰带上的装饰品,元、明时期盛行,但多以玉饰,到清代已很少用。以碧玺制成带扣尤为少见,更显珍贵。


 翠翎管,清,高7.4cm,径1.5cm。翎管圆柱形,中空,一端有半圆形钮,中穿孔,光素无纹。翠料颜色均匀,水头足。翎管是清代官员礼帽上插饰花翎的饰物。清代官员以及宗室成员,如有功勋,皇帝都赐以花翎以示荣誉。花翎为孔雀羽毛制成,插入管内,戴在脑后,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等,三眼最高。翎管的质地有翡翠、白玉、碧玺、珐琅、陶瓷等多种,以翠、玉为最优。


 东珠朝珠,清顺治,周长137cm。朝珠由108颗东珠穿成,以四个珊瑚结珠(亦称分镶)等分,结珠两侧穿有青金石结珠共8粒。其中一珊瑚结珠连接绿松石佛头,以黄绦与背云相连,背云上嵌金镶猫眼石一颗,并将珊瑚雕成蝙蝠形状制成结牌,有东珠结珠四粒,坠角以金累丝为托,下坠红宝石一颗。朝珠有纪念三串,每串穿绿松石10颗,坠角为红宝石,上系东珠结珠各一。清朝典章制度规定,东珠朝珠只有皇帝和皇太后、皇后在宫中举行大典时才能佩戴。清代皇室非常看重东珠这种产于东北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的淡水珍珠,曾作出规定,只有宫中可以支配,王侯大臣不得随意使用。其大而圆者饰于皇冠或朝珠之上,异形珠则用于镶嵌。据宋蔡滫《铁围山丛谈》记载,这种珍珠在北宋时期就非常名贵,径寸者价值二三百万。


 青金石朝珠,清康熙,周长150cm。朝珠由108颗青金石珠穿成,有珊瑚结珠四个,上端结珠(亦称分镶)下有小珊瑚佛头相连,佛头有孔,用黄丝带与银镀金托嵌碧玺结牌相接,下有银镀金托嵌碧玺坠角。以珊瑚珠组成纪念三串,坠角分别嵌红、蓝宝石。皇帝在不同的场合佩戴不同质地的朝珠,祭地时佩戴琥珀或蜜蜡朝珠,祭日时佩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时佩戴绿松石朝珠,祭天时佩戴青金石朝珠,并着青色衮服,戴熏貂皮冠。


    翠嵌珠宝蜂纹耳环,清,一对,长2.7cm,宽0.6cm。耳环翠玉质地,半圆形,一半为绿色,一半为白色,绿白分明。绿色一端部有铜镀金质蜜蜂及长弯针,蜜蜂腹嵌粉红色碧玺,翅膀由两组米珠组成,余皆点翠,两根长须之须端各有珍珠一粒。


    金镶珠宝二龙戏珠钿口,清,长19.5cm,宽5.5cm,重69g。钿口长条形,稍有弧度。主体为金累丝二龙并嵌东珠4颗,二龙中间饰以红宝石为火珠。二龙以点翠朵云镶边。钿口下为11串珍珠,每挂分别为7颗,以红蓝宝石作坠角。钿口是装饰在冠帽钿子上的饰物,钿子上除了钿口还有钿花、钿尾等装饰物。这种二龙戏珠纹饰的钿口为清代皇后所使用。 


    银镀金点翠串珠流苏,清,一对,通长27.5cm,钎长20cm。流苏由银钎和三串珍珠构成。银钎顶端为银镀金点翠云蝠纹饰,两端嵌红宝石。云蝠有孔穿环,与三串珍珠相连。三串珍珠每串为34颗,共计102颗。每串珍珠有珊瑚制成的喜字结珠两枚,珠下端有红宝石坠角。两块结牌将三串珍珠相连,结牌作银镀金点翠云蝠纹,两端各嵌红宝石一块。流苏为清代后妃的首饰,俗称“挑子”,属于“步摇”一类。每逢宫中帝后大婚或吉庆节日,

后妃的头上都要佩戴流苏。

    故宫石鼓馆主题为“秦国石鼓专题系列”。在幽静的宽大展厅里,乍原、而师、吾水、吾车等10尊石鼓依次排列,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石鼓上的书法艺术,研读其中生动诗篇。据我国著名的金石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在其《石鼓文秦刻石考》一文中论证,石鼓文为东周秦国的刻石。为突出主体,展厅里营造了一个秦文化的氛围,系统展示了与石鼓时代相近的秦国铭刻,以期观众对石鼓文的递嬗之迹有概括性认识。


本人对石鼓文实在没兴趣。故没进去参观。

    养性门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中三间开门,前有汉白玉石栏杆,金龙合玺彩画。养性门的造型与乾清门、宁寿门、慈宁门相仿,但体积略小,台基较低。



    门外有镏金铜狮两座。就是这对铜狮用了黄金三百三十四两。造型别致,连同颈部的项圈都非常逼真。


养性门东西两侧都有数颗老树。树后有值房。


    畅音阁和扮戏楼是一体建筑,只不过后半部分的功能是演员穿戴化妆的场所,而畅音阁则是表演场所。


    畅音阁三重檐,台基高1.2米,通高20.71m,总面积685.94平方米,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与南边五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  


戏台

    阅是楼位于畅音阁大戏楼的北侧,为清宫观戏场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楼座北面南,前有月台,初建时东西有配楼。嘉庆十三年(1808年)拆去月台,改安踏跺,二十三年拆东西配楼,改建厢廊。同治十三年(1874年)为慈禧四十寿辰观戏曾修整此楼。

    阅是楼单檐二层,卷棚歇山顶,覆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绘金龙和玺彩画。楼面阔5间,进深3间,前出廊。下层明间开玻璃门3扇,次、稍间为槛墙、支摘窗,上支窗为双步步锦格心,下为玻璃窗。上层明间安槅扇6扇,次、稍间装修与下层相同。


    阅是楼下层东西次间靠南窗均设有宝座床。楼东西辟门与两侧转角庑房相通,再与东西厢廊相连,经南部转角庑房可直达畅音阁南扮戏楼。


    阅是楼为皇帝、后妃、皇子等人观戏处,厢廊是王公大臣陪观处。  

在阅是楼的两侧庑廊墙壁上,每侧有五副壁画:

西庑廊:










东庑廊:










阅是楼内现在是“清宫戏曲陈列”的场所。



颐和园德和园戏台

重华宫漱芳斋戏台

畅音阁结构模型。台内不设立柱,采用抹角梁。台面后部设有4座楼梯,接平台,上楼梯可抵达禄台。
台面中部下方设地井,地井内安装有绞盘,平时用木版盖着,盖板可开合,可以根据戏剧的内容,把布景和人物从地下托出台面,造成从地下或水中钻出来的戏剧效果。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边中间有一眼水井,可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  

禄台、福台则均将前沿(北侧)做为台面,使观戏者抬头便可看到。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禄台、福台井口安设辘轳,下边直对寿台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例如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戏目时,用辘轳把幕景和演员从上面送下来,造成从天而降的戏剧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