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药部位」 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 「性味」 辛,温,小毒。 《别录》:'味辛,温,无毒。' 「归经」 入肺,肝,肾,膀胱经。 「功效」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活血止痛。 「主治」 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头痛,龋齿痛,齿痛,痧气腹痛,胃痛,瘰疬,肿毒,蛇咬伤。 「附方」 1、治风寒头痛,伤风伤寒,头痛、发热初觉者。 马蹄香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少顷饮热茶一碗,催之出汗。(香汗散) 2、治呼吸喘息,若犹觉停滞在心胸,膈中不和者。 瓜蒂二分,杜衡三分,人参一分;捣、筛,以汤服一钱匕,日二、三服。 3、治哮喘。 马蹄香,焙干研为细末,每服二、三钱。如正发时,用淡醋调下,少时吐出痰涎为效。(黑马蹄香散) 4、治暑天发疹。 杜衡根(研粉)三至四分。开水吞服。 5、治损伤疼痛及蛇咬伤。 杜衡(研末)每次吞服二分;外用鲜杜衡,捣敷患处。 6、治蛇咬伤。 杜衡根一至二钱,青蓬(菊科牡蒿)叶、竹叶细青(兰科斑叶兰)各等量,金银花三至四钱,野刚子(马钱科醉鱼草)五至六钱,水煎,一日三次,饭前服。 7、治疮毒。 杜衡根、青蓬叶各一至二钱。捣烂敷患处。 8、治无名肿毒,瓜藤疽初起,漫肿无头,木痛不红,连贯而生。 杜衡鲜叶七片,酌冲开水,炖一小时,服后出微汗,日服一次;渣捣烂加热敷贴。 9、治蛀齿疼痛。 杜衡鲜叶捻烂,塞入蛀孔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g;研末,0.6-3g;或浸酒, 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鲜品捣敷。 「禁忌」 体虚多汗、咳嗽咯血及孕妇忌服。 「性状」 杜衡:常卷曲成团。根茎圆柱形,长约1cm,直径2-3mm,表面浅棕色或灰黄色,粗糙节间长1-9mm。根细圆柱形,长7cm,直径1-2mm,表面灰白色或浅棕色,断面黄白色或类白色。叶片展平后呈宽心形肾状心形,长宽均为3-8cm,先端钝或圆,上面主脉两侧可见云斑,脉上及近叶缘有短毛。偶见花,1-2朵腋生,钟状,紫褐色。气芳香,有浓烈辛辣味,有麻舌感。 小叶马蹄香:根茎短。根直径l-2mm,灰黄色,断面灰白色。完整叶展开后呈心形、卵。状心形,长3-6cm,宽3.5-7.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上面主脉两例时有云斑,脉上及边缘有短毛;叶柄长3-15cm。气芳香,味麻辣,略麻舌。以根多、香气浓者为佳。 「原形态」 杜衡: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叶柄长3-15cm;芽胞叶肾状心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睫毛;叶片阔心形至肾状心形,长和宽各为3-8cm,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上面深绿色,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及其近缘有短毛,下面浅绿色。花暗紫色;花便长1-2cm;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长1-1.5cm,直径8-10mm,喉都不缢缩,喉孔直径4-6mm,膜环极窄,宽不足lmm,内壁具明显格状网眼,花被裂片直立,卵形,平滑,无乳突皱褶;药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先端2浅裂。柱头卵状,侧生。花期4-5月。 小叶马蹄香: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叶柄长3-15cm;芽胞叶卵形或长卵形,边缘有睫毛;叶心形、卵心形、稀近戟形,长3-6cm,宽3.5-7.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上面通常深绿色,有时在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或近边缘处有短毛,下面浅绿色,或初呈紫色而逐渐消退,或紫色。花紫色;花梗长约1cm,有时向下弯垂;花被管球状,直径约1cm,喉部强度缢缩,膜环宽约1mm,内壁有格状网眼,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基部乳突皱褶区;药隔伸出,圆形,中央微内凹;子房近上位,花柱6,柱头卵状,顶生。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杜衡:生于林下或沟边阴湿地。 小叶马蹄香:竽于林下草丛或溪边阴湿处。 「分布地域」 杜衡: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小叶马蹄香: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收藏」 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炮制」 原药拣去杂质,拍去泥屑,用水洗净,稍润后切断,晒干。 「药理作用」 1、黄樟醚有麻痹作用,能使动物的呼吸中枢麻痹。长时间给猫及家畜以少量,则引起和磷中毒样的肝、肾脂肪变性,对犬给予0.75g则发生呕吐,犬的致死量,皮下注射或内服均为1g/kg。 2、煎剂29g/kg灌胃,对小鼠有镇痛作用。 3、马辛挥发油0.15ml/kg腹腔注射,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0.025、0.03、0.05ml/kg腹腔注射,对小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有协同睡眠作用;0.075、0.15ml/kg能延长小鼠硫喷妥钠的睡眠时间;0.25ml/kg可对抗戊四唑引起的小鼠惊厥,也对抗电休克惊厥;0.15、0.25ml/kg可增强小鼠对缺氧的耐受力;0.075、0.15ml/kg对大鼠有降温作用。 4、用0.02%-0.1%马辛挥发油0.2ml灌胃,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血脂,并呈量-效线性关系。 「相关论述」 《别录》:'主风寒咳逆。' 《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 《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 《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 《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本经逢原》:杜衡香窜,与细辛相似,故药肆以之代充细辛。但其气浊,不能搜涤少阴经中之寒,稍逊细辛一筹耳。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