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从宛平南路600号放出来啊? “精神病院”、“疯人院”,长期以来,位于宛平南路600号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常常被外界贴上冰冷、可怕的标签。 而这种印象的原因 或许 是受到太多影视剧的影响... 或许 是因为许多久远的传说... “有一次我坐车,刚上车就听到一个老伯伯指着我们医院说,这个是精神病院,里面的人都是疯子,他们医生护士也不正常的,我就坐在他后面,就一滴汗。”这是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一位年轻医生的亲身经历,而她的同事们其实都会或多或少有过相似的遭遇。 “精神病院”、“精神病”、“精神病医生” 这群被妖魔化的群体究竟是什么样? 话匣妹今天就为你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 ● ● 其实这里很明亮… 从大门,到院落,到大厅、到走廊、到病房... 这里没有传说的铁栏杆 这里其实都很明亮 ● ● ● 这里可以听黄小琥的歌 每天上午,是医生的查房时间,与其他疾病的查房不同,精神科的查房,其实就是一种与病人内心的对话。查房的地方,是一个小小的玻璃房,其实许多病人很喜欢到这里,因为这样他们可以和好几个医生聊天,说各种奇思妙想的话也不会被嘲笑,说心中的烦闷也一定会得到理解… 每个人查房结束后,走出玻璃小屋,就会再叫一个病友进来,就这样以此类推,直到每个人的心灵都被“体检”一次 查房的时候,外面走廊里会飘来黄小琥的歌,那天印象最深的是《没那么简单》,许多病人甚至会跟着哼唱,这是医院社工每天给病人们做的康复项目,而到了下午,他们的康复内容更有趣,那就是————搭乐高LEGO。 夏天,医院会给大家送来冰棒,这是许多病人的最爱,许多人会坐在一起一边舔着冰棒一边打牌。 ● ● ● 他们的确有些不同… 他们的确很不同,这里有单向的抑郁症患者,有同时患有抑郁和躁狂的双向情感障碍的人,也有患上精神类疾病中的肿瘤——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医学生称他们为“S”。 在这里你会看到有人一直在打拳 有人会不停的对着玻璃窗外的医生挥手打招呼 刚刚入院的病人,由于还未得充分的治疗,在情绪不稳定时,也的确需要被“约束”,而这种约束,并非像许多影视剧里展现的场景那样,五花大绑,而是用这种高高的椅子,病人坐进去后,只有双手被束缚在两侧的扶手上,前方的小桌板可以用来进食,或者放上一个枕头,供病人趴伏休息。 当然他们的不同,主要源自心灵上。 话匣妹这里截取部分医患的对话片段。 片段一:他是一个厂子里的普通检验员,文化程度很低,可却觉得天生理解黑洞医:你上次说你要研究黑洞 患:其实像那种量子力学这种东西,还有微观力学宏观力学的东西,我小时候就思考了,我对这方面其实有天赋。 医:但是你要达到这个天赋要有基础的,你现在都31岁了,退休以后作为兴趣关注一下是可以的。 患:我总觉得你们对毛病的理解和我的理解有出入,因为从小到大我总觉得做事很困难,很艰难,我觉得我自己思考的都是我能力范围内的,没什么特别难的,我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启动不起来,就好像总有个阻力在那里… 片段二:她是一个长得清秀的姑娘,总是回忆起许多“前世”。医:你怎么知道前世的? 患:我回忆起来的,回忆多的,很多名人是我前世,我们重复做人的。 医:你说你母亲是外国人,现在的妈妈不是亲生的。 患:我没有说过,我说我的前世当过外国人。 医:你现在有什么计划么? 患:我去过海南旅游的,帮别人查案破案子。 ● ● ● 他们其实很可爱… 每天这些病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就是走廊和大厅,他们也会和学校的学生一样,有自己喜欢的伙伴,女生和女生们,男生和男生们,三两成群的一边说着话,一边在走廊里散步,或是聚在角落里聊天。 如果有要好的朋友进到玻璃小屋和医生谈话,他或她的好朋友就会经常在玻璃房外面徘徊,急切的等待着,这样的情景让人不禁想起,校园的淘气学生被叫到老师办公室后,他们的好朋友也会同样关心的等在门外。 每周理发师来的时候,他们会非常听话,无论年纪多大。 到了睡觉时间,每个病人都会乖乖的躺到床上,走廊里安静异常。其实很多时候,他们也会睡不着,也会翻来覆去,也会在护士查房时赶紧闭上眼睛假装睡着,有时候听话懂事的,像幼儿园里不想午睡,又不得不午睡的孩子。 ● ● ● 关于他们你所不知道的… 《欢乐颂》中安迪对家族遗传精神疾病的担忧是否科学?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类型的精神类疾病都与先天的器质性不足有关,通俗的说就是,许多时候病人先天生理上的某些缺失是精神类疾病的主因,而研究表明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向障碍这四种疾病都有不同比例的遗传性。但剧中,有些过于夸大安迪的担忧,因为即使有遗传的可能,也可以通过事先的心理疏导和适度的药物控制,来预防和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解读:强迫、孤独、焦虑、失眠、抑郁、毒瘾、幻听,其实这些或轻或重的症状都是精神类疾病的一种,根据统计,实际上人群中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几率已超过100%,而尽早的发现病症十分重要,当情绪长期处于焦虑忧郁,或者极度亢奋的状况时,请不要忌讳踏入医院的大门,因为那里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躲避,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不知道大家对《沉默的羔羊》里有一个片段是否有印象,主人公欺骗了所有的医生,以康复的姿态最终出院,然而实际上在他住的房间里,他用特殊的方式藏了整整一面墙的药。实际上,这种藏药现象十分常见,病人假装服药后,并不吞下,而是藏在舌头下方,趁医生不注意吐出,而这样做的动机一般有两种,一是担心吃药后自己会变得迟钝,二是许多严重的抑郁症患者都有自杀倾向,他们希望通过囤积药物,最终一次服用自杀。因此,在医院每次到了服药时间,医护人员会格外谨慎,不但要亲眼目睹病人服药,还要检查病人的口腔,同时在这一时段,暂时关闭所有的厕所,防止病人呕吐,有时候还会将药品磨成粉末,让病人直接送服。 解读:对于精神类疾病药物的误解由来已久,或许几十年前由于过多的镇定成分,的确容易造成病人的迟钝,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精神类疾病的药已越来越安全有效。比如抑郁症目前最权威的假说就是五羟色胺地址的缺乏,许多抗抑郁药就是对五羟色胺的补充,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病情得到控制后,家庭和社会对他们之后的支撑很重要。在病房里,不乏被家人彻底放弃的病人,将所有的责任抛给医院。在这里,就有一个已经住了十几年的女孩,她曾经是一个漂亮的大学生,中文很好,但是患上精神分裂症后,曾由于幻听一个声音说喜欢她的眼睛,而亲手将自己的一只眼睛挖出,父母将她送来后,没过多久就将她抛弃了。其实现在这个姑娘,情绪很稳定,她会很有礼貌的问医生好,会劝新来的病人不要伤心,但是由于没有家人和社会的接纳,十多年来,她只能住在这个地方,或许余生也是如此。 解读:认真配合医生的治疗,其实精神类疾病并没有那么可怕,如果给病人足够的关心,认真服用药物,让他们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那么疾病也将会和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得到很好的控制。 ● ● ● 与病人们永远站在一起的他们… 他们是一群不被社会太多关注的医生群体,他们永远在给病人鼓励,他们也一直不断地在给病人家庭带来希望。 -本文完- 版权声明:本文系话匣子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