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我什么时候才能学会闭上嘴巴?” I:“我为什么刚才不那样说?” E(英文:Extraverted)——外向的。 I(英文:Introverted)——内向的。 现实生活当中,可能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在推崇“外向E”,而贬低“内向I”。在当今极度发达的商业社会的背景下,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好像也在称赞着“外向E”,而批判着“内向I”。 你是否也这样觉得呢?不过,E可不要沾沾自喜哦,I更不要郁郁寡欢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不一样的E和I。 以下的分析,不一定逐条都符合你,但总有偏向的一面。 通过EI维度,可以了解我们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模式,以及我们释放能量的方向——即“偏好外部世界”和“偏好内部世界”。 01 外向型(E) 1)动力来源 外向型(E)的人动力来源于自身以外的外部世界,他们倾向于通过在外面世界的社交活动中取得能量。 2)具体表现 有表现力的外向型(E): 为人态度——友好且乐于交际; 健谈——常常在说话的同时完成思考,甚至是先开口再动脑筋想怎么说; 交际广——呼朋唤友,众人簇拥,在人多的地方会更有精神动力,自己一个人待太久则会精疲力竭; 一心多用——喜欢同时开展多项事务,往往是边阅读边看电视、边写作边听音乐; 自来熟——第一次与人见面就能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叙旧”,滔滔不绝,往往停不下来静静地听对方的表达; 集体探讨——通过与大家一起探讨问题,来找到方法,得出结论,如果只能自己在一边冥思苦想,那么很快就会能量耗尽。 会议发言——喜欢在会议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没轮到自己发言,就会很不高兴; “找东西”——如果自己的东西不见了或者是思路断了,会喋喋不休地用嘴来寻找——“我的手机丢了,有人看到我的手机了吗?那可是刚刚上市的最新款,我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的,你们可知道这一个月我是怎么节衣缩食的吗……”,而不是用眼睛去发现; 02 内向型(I) 1)动力来源 内向型(I)的人动力来源于自身内部的内心世界,他们主要通过独自的思考和独处来取得生命力量,而那也是一种让人奋发向上的力量。 2)具体表现 矜持含蓄的内向型(I): 处世态度——喜欢安静,爱好独居; 慎言——“三思而后说”,说话之前考虑再三,语言谨慎,并希望别人也这样做; 爱独处——喜欢自己一个人享受安静、平和的时光;为了抵御外在的干扰(嘈杂声、电话声等),他们努力地培养出了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保守——在与别人,尤其是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会显得有些保守和矜持,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不能侃侃而谈; 朋友少——“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能和一个或少数几个亲近的知心朋友分享珍贵的时光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 发言时——不喜欢有人抢在自己之前发表与自己相似的见解;不会打断别人的讲话,也不希望别人打断自己的发言; 自我充电——应付紧张、激烈的讨论时会精疲力竭;虽可以参加会议、聚会或者电话访谈一类的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的事情,但必须抽出充足的独处时间来“自我充电”,恢复精力;上面的事情越多,就会越没能量、越疲惫。 沉默是金——更愿意倾听他人的谈话,但对于他人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观点或重复别人意见的行为,也会感到不耐烦——“能不能让我静一静?” 03 接受差异 如果你接受和欣赏这些差异,你一定会获益良多;如果你忽视或批判它们,那么,你失去的必定会比得到的多得多。 E和I都在用各自的行为方式来获取能量和动力,而无论你是属于哪种偏好,请不要否定它,如果长久地违背自身的性格做事,即便是可以取得极大的成功,也会因为过于扭曲自己而心力交瘁。 由此看来,社会上大多推崇“外向E”、贬抑“内向I”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外向者(E)更喜欢说话,而且又比内向者(I)的声音大的多。 实际上,E、I无好坏——E带给我们广博,I带给我们精深。有差异,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精彩。 04 文末一笑 1)外向E的“半个菠萝” 一天,在超市工作的E遇到了一位不同寻常的顾客。 顾客:“我想买半个菠萝,可不可以切一下给我。” E觉得有些可笑:“呃。。这个我得请示一下领导。” 于是,E转身向不远处的经理走去,不过,他可没意识到那位顾客跟着他一起走了过来。 E看到经理,把内心对那位顾客的不满脱口而出:“有个傻瓜说想买半个菠萝”,话音未落,他眼角的余光就落在了怒目圆瞪地看着他的顾客身上,他急中生智,很自然地转向那位顾客,面带微笑地对经理说道:“不过这位好心的先生已经答应买下另外的半个。”…… 2)内向I的“雨靴” 下雨天,教室门口,一位一年级的老师在帮小朋友们穿雨靴,然后送他们回家。 她花了五分钟的时间帮小I穿上并系上了鞋带,“好了,现在可以回家了。” 这时,小I却弱弱地说:“这,这,这不是我的靴子。” 无奈的老师摇了摇头,深深叹了口气:“唉——”,然后又花了5分钟的时间帮他解开鞋带并脱下,换上旁边的另一双雨靴。 在经过了又一番穿靴子、系鞋带的过程后,这位老师如释重负、笑容满面地说:“这次好了,现在我们走吧。” 没想到,小I却站在原地不动,指着之前换下来的那双靴子,怯怯地说:“呃。呃。刚才那双是我哥哥的靴子,emmmm,我妈妈说了,让我今天必须穿他的靴子回家。。” 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