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大人 前两天,公众号后台有个读者留言: Jenny是一名大二学生,学习成绩都挺好的。可能跟成长经历有关,她在学校一直独来独往,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食堂…… 之前也都好好的,不过最近她很纠结,是不是自己的性格有问题,认为自己不擅长与人沟通,不太合群显得自己很另类。 我就简单回复了Jenny几句,不知她理解了没,所以今天专门聊一聊有关“不合群”这个话题。 曾经我们所受的教育,一直要求大家做一个合群的人,但现在都9012年了,我们没必要为了表面的合群,而去委屈自己。 还是胡适得说,狮子老虎永远都是独来独往的,只有狐狸和狗才成群结队。 深以为然。 01刻意合群,让你变得越来越平庸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樵夫遇到了牧羊人,两人坐下来聊了一天,樵夫讨教放羊的经验,牧羊人讨教砍柴的经验。 等到太阳落山时,牧羊人的羊吃得饱饱的,很满意地赶着羊回家了,而樵夫这一天却一根柴没砍,最后空手而归。 其实樵夫本可以用一句“不好意思,我还有柴要砍”,来拒绝牧羊人。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为了迎合牧羊人,浪费了一整天的工作时间。 在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表面的合群,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最后既浪费了时间,也没见到效果。 三观不合的人,往往很难玩到一块,友情如此,爱情亦如是。 当年刚进入社会的我,对人情世故不太懂,也不太会拒绝别人,有些自己应付不了的事,为了面子也一口答应下来,最后丢了更大的面子。 公司同事一个电话打来,我就屁颠屁颠地去参加一些没必要的饭局,最终喝了过量的酒,不仅出了洋相,也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 我其实不太喜欢夜店这种环境,但为了给哥们庆生,也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另类,于是一整晚就坐在吧台喝酒,自己并不开心。 当经历的事情多了,我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本质上就是一种等价交换。 努力逼自己合群的样子,真的很丑。 在《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段话:
你为了合群,放弃了自己的目标,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平庸,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作家刘同曾说,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02真正优秀的人,往往都不太合群其实,一个优秀的人往往更有逆流而上的勇气,更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诱惑。 作为世界著名设计大师的山本耀司,从小就是一个“不合群”的人。 在他还不到1岁的时候,父亲在二战中阵亡,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也养成了“叛逆”的性格。 大学毕业后,山本耀司放弃了庆应大学高材生的身份,不顾家人和朋友反对,进入一家服装学院学习时装设计。 此后的十多年,他凭着自己反时尚的设计风格,在日本小有名气,但却因为“离经叛道”受到排挤。 当时的西方时尚,一直秉持剪裁精致、色彩高雅和造型对称的设计理念;而山本耀司的作品,则是粗糙感十足、无彩色的黑色系和宽松的造型。 《卫报》就曾刊文:“在那之前,巴黎从没有过那种黑色、奔放、宽松的服装,它们引起了关于传统美、优雅,甚至关于性别的争论。” 每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艺术天才,都是极其固执又有个性的人,当然也不太合群。 如今,尽管还有一些人不认同他的作品,但这丝毫不影响山本耀司的优秀。 因为时装设计师成千上万,但山本耀司却只有一个。 就像他说的那样:“我不被理解,也不需要被理解。对我来说,通过服装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是成功了。做自己,你不需要合群。” 很多人害怕被别人贴标签,担心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于是就在纠结中放弃做自己,变得随波逐流,沦为一个庸俗的人。 英雄永远是孤独的,只有小喽啰才扎堆,那些内心不强大的人,才会计较是否合群。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03你不是不合群,只是不想跟不喜欢的人合群众所周知,人是社会性动物,合群与不合群也只是相对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乔帮主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是美国梦的代表,也是硅谷创业教父。 乔布斯是一个被领养的私生子,母亲乔安妮·席贝尔在大学未毕业就生下了他。 为了完成学业,她只得找人领养,要求是领养者必须读过大学,当时时间紧迫,这样的人并不好找。 养父母并没有大学经历,但他们保证会送乔布斯去读大学,尽管他从小就敏感、孤僻、不合群,但他们却非常疼爱这个孩子。 长大后的乔布斯,也没有多少变化,与同龄人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多年后,一位同学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孤独、爱哭的男孩。 史蒂夫与这位同学曾参加过同一支游泳队,这也是他屈指可数的群体活动。
直到后来遇到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两人一见如故,相处的非常融洽,因为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不合群,也不爱开玩笑。 于是这两位少年天才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并合伙创办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苹果。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很多人不是不合群,只是不想跟不喜欢的人合群。 无论你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只需要做到不违心,不勉强自己,以及不后悔就行。 人生这么短,何必活得这么累,不必刻意勉强自己做一个合群的人,而不能愉快地做自己。 就像《生活大爆炸》里面说的:
找到自己的方向所在,勇敢地去做自己,你会越来越优秀。 04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会离开你,朋友会疏远你,爱人也会遗弃你,唯一陪伴你的还是自己。 爱默生曾说过,如果有两条路,我选择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有些路你需要一个人走,一个人体会孤独,一个人领略悲伤,一个人分享欢愉,一个人感受光芒。 所以当我们不再为了合群而合群,不再为了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不再为了陪伴别人而作践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当我们开始懂得尊重内心所想,不勉强自己,不讨好别人,懂得取舍,学会拒绝的时候,你就已经掌控了自己的人生,你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好。 不要害怕自己不合群,也不要刻意去融入某个圈子,当你坚持做自己,变得优秀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主动加入你的交流群。 人生何其短,愿你我尽其欢,亦欢其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如此甚好,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