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一部分在初中成绩非常好的同学到了高中之后,成绩下滑的非常迅速,尤其体现在一些具体科目上。在初中的时候对这门科目非常拿手,但是到了高中的时候,在班级里的成绩却不太好。这种现象其实是普遍存在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个原因:比较粗心大意 有一些同学虽然学习比较用功,而且智商也很高,可是在做题的时候明明自己有很好的解题思路,可是在写步骤的时候比较粗心,尤其是一些男同学,字迹比较潦草,有的时候自己写的字都不认识。做题之后不仔细检查一遍,导致某一步骤数字算错了,最终的答案全错了。 第二个原因: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有的学生本身是不太愿意学习的,但是在初中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其实都差不多,再加上知识点比较简单,不用怎么学就可以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可是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周围的同学成绩都是比较不错的,大家都是凭借着高分考上高中,自己在这些同学面前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在高中这样一个关键的阶段,很多老师对于学生的管控比较严格,一些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觉得自己完全是在被动时,就对学习失去了乐趣,一点点的就不愿意再努力了。 而有一些同学由于身边的学霸比较多,即便是已经很努力了,成绩也不会取得明显的提高,甚至有的时候排名还有些落后,对于心理上的打击比较大,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而且在这样一个阶段,如果某个知识点没有听明白的话,就会越攒越多。 第三个原因:偏科 高中要学习的科目,一共有六门,有一些同学会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比如说有的同学数学成绩比较好,那么他就格外喜欢数学这门课吗,和老师的互动也比较频繁,一般同学们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长的科目当中,因为这些成绩如果比较高的话,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但是这种做法明显就是错误的。同学们更应该重视自己薄弱科目,然后寻找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找到的正确方法去解决。 那么看完了这三点原因之后,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呢? 第一点就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学习方法,这时候可以通过和老师的交谈,找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也可以询问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自己在这样一个阶段应该格外注意什么。 第二点就是心态问题,即使成绩不好,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是有补救的方法的,不要因为自己一次考试成绩有所下滑,就从此丧失信心。这个时候应该更注重自己的薄弱科目,然后加强练习。 第三点就是善于提问,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勇于开口是格外重要的一件事。在有问题的时候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或者是老师。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收获到很多,有一些同学觉得问其他同学题目是非常丢脸的一件事,如果持有这样的想法的同学那就是自己害自己了。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善于汲取他人的长处,并且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才能够最终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绩。除非在班级里成绩总是第一,否则其他人都是你值得学习的对象,而且高中班级里只有几十个学生,到了其他地方你会发现周围比你强的人还有很多。 当然,每个人在学习上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然后寻找解决办法。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休息,这样才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学习效率。 |
|
来自: hong guangmi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