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聚物,木材和煤,金属的燃烧过程及其燃烧产物各自有哪些特点

 黄昌易 2019-04-11

1、高聚物的燃烧过程主要分为(1)加热熔融;(2)热分解;(3)着火燃烧。其燃烧具有发热量较高、燃烧速度快、发烟量较大等特点。

高聚物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氟化氢、二氧化硫和光气(COCl2)等一系列有害气体,加上缺氧窒息作用,对火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燃烧产物中除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外,还含有各种各样的固态、液态、气态热分解和燃烧产物。

2、木材的燃烧过程:

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由碳、氧、氢和氮等组成。木材的燃料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一是有焰燃烧阶段,即木材的热分解产物的燃烧;二是无焰燃烧阶段,即木炭的表面燃烧。单个木材的燃烧行为受到多种自身因素的影响,如纹理结构、密度、含水量、比表面积等,木垛的燃烧取决于通风状况,与木垛堆放的紧密程度有关。

木材的主要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分解并释放挥发分,一般为:半纤维素200~ 260℃分解;纤维素240- 350℃分解;木质素280 ~ 500℃分解。当木材接触火源时,加热到约110℃时就被干燥并蒸发出极少量的树脂;加热到130℃时开始分解,产物主要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加热到220- 250℃时开始变色并炭化,分解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氢和碳氢化合物;加热到300℃以上,有形结构开始断裂,在木材表面垂直于纹理方向上木炭层出现小裂纹,这就使挥发物容易通过炭化层表面逸出。随着炭化深度的增加,裂缝逐渐加宽,结果产生“龟裂”现象。此时木材发生剧烈的热分解

3、煤主要由碳、 氢、 氧、 氮和硫等元素组成。煤的燃烧过程几乎同时存在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主要受炭化程度、颗粒度、岩石学组成、受风化情况及含水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煤受热时,低于105℃,主要析出其中的吸留气体和水分;200 - 300℃时开始析出气态产物如CO、 CO2 等,煤粒变软成为塑性状态; 300 ~ 550℃ 时开始析出焦油和CH4 及其同系物、不饱和烃及CO、 CO2 等气体;在500-750℃时,半焦开始热解,并析出大量含氢较多的气体;760 -1000℃时,半焦继续热解,析出少量以氢为主的气体,半焦变成高温焦炭。煤热分解产生挥发分的组分及其含量主要取决于煤的炭化程度和温度。炭化程度加深,挥发分析出量减少,但其中可燃组分含量却增多。加热温度越高,挥发分逸出量就越多。

4、金金属燃烧通常热值大、温度高,某些金属燃烧时火焰具有特征颜色。其中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对其燃烧能力的影响比较显著。根据熔点和沸点不间,通常将金属分为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

挥发金属(如Li、Na、 K、Mg、Ga等)在空气中容易着火燃烧,熔融成金属液体,它们的沸点一般低于其氧化物的熔点(K除外),因此在其表面能够生成固体氧化物。由于金属氧化物的多孔性,金属继续被氧化和加热,经过→段时间后,金属被熔化并开始蒸发,蒸发出的蒸气通过多孔的固体氧化物扩散进入空气。

不挥发金属(如AI、Ti、Zr等)因其氧化物的熔点低于金属的沸点,则在燃烧时熔融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这层氧化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金属和空气中氧的接触,从而减缓了金属被氧化。但这类金属在粉末状、气熔胶状、刨花状时在空气中燃烧进行得很激烈,并且不生成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