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我国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8.5%,实现全国出口额的68%,纳税比例超过60%,承担了80%的就业岗位,提供了75%的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全国中小企业总数虽然已突破4300万家,但企业平均寿命周期却不足3年,并且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国家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随着进入市场的主体量逐年攀升,注销企业数量也较改革前大幅增长。据统计,2014至2018年底,全国年度注销企业数分别为50.59万、78.84万、97.46万、124.35万和181.35万(见图1)。从注销和新设企业比例来看,2018年新设企业与注销企业的数量比达到了3.69比1。即平均每进入市场3.69户企业,就有1户企业通过注销退出市场,在注销的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在少数欠发达城市和地区,每年新开的中小企业数几乎与关门停业的中小企业数持平。这是因为,一方面营商环境的改善使同类型中小企业的业务不断扩张,同行中小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政府为了解决就业,不断划拨资金扶持,不断新加入的中小企业数量使本来就生存艰难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如重庆市2018 年一年就新增加了中小企业38万家,社会的进步在给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又加大了企业间的生存压力。 图1 全国2014-2018年度注销企业情况 二、管理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中小企业要生存发展,除了外部市场等客观因素外,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是第一要务,目前,在中小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普遍缺乏管理创新意识。主要问题表现在:1)很多企业由于在领域内办公司早,依托创业者的胆识和魄力,特殊的客户资源,企业钱赚了不少,但由于管理工作做的并不到位,企业虽然做大了,但是大而不强,缺乏后劲;2)企业管理仍依靠传统的管理方法,靠高薪留人、情感留人,没有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管理方法,没有依托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留人、管人;3)没有形成健康的企业文化,没有引入优秀的管理团队,企业领导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只在就事论事地处理事务。 三、改变管理方式是大势所趋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中小企业企业发展需要在管理上产生革命性的变革。目前,虽然企业自身有危机感,但没有去想办法改变传统的意念,企业的管理方法大同小异,离不开传统的管理方法的理念和约束。这些原有的管理方法对新时代的企业内部组织和80、90后员工起不到应有的管理、激励和制约作用,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逐步丧失,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企业的管理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新东方老总俞敏洪在2018年年底集团内部会议上就明确指出,新东方的管理要摈弃现有以人为主的管理模式,今后要以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作为新东方未来发展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非转不行的。当前,标准化管理、价值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区块链管理等新型管理模式方兴未艾,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小企业只有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