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适龄壮苗 采用72穴 穴盘育苗,自根苗一般苗龄70-80天,嫁接苗苗龄85-100天。育苗基质营养要充足,白天保持25℃-28℃,夜晚保持15℃-20℃。适当浇水,使秧苗生长健壮,要注意预防苗期病害,定植前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 2、合理密植及植株调整 每亩栽1600株左右,露地定植株距60厘米,行距70厘米,保护地株距50厘米,行距75厘米左右。采取双杆整枝法,适时去掉下部老叶和两杆之间遮荫的叶子,利于通风透光,增加果实着光。同时及时采收果实,以防坠秧。 3、肥水管理 茄子连续坐果能力强,需肥水量大。选择晴天合理灌溉,宜小水勤浇,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每采收一次后及时追肥。定植时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保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定植至开花前追2次肥;门茄采收后重施1次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后期露地高温干旱时加强水分管理,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4、病虫害防治 茄子的病害主要有黄萎病、菌核病、绵疫病等。生产实践中防治黄萎病的主要措施是嫁接,而其余病害主要为细菌和真菌性病害,可用相应杀菌剂提前预防和控制。虫害则主要来自于蚜虫、白粉虱、红蜘蛛和茶黄螨。注意防治。 5、保花保果 保护地栽培时,由于温度和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不采取激素处理常常会落花落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