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圆满生命集团旗下的 福州三山陵园举办纪念中山舰福州籍抗日将士活动 清明期间,关于殡葬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当前,社会和民众对于殡葬行业的认知存在着模糊、神秘的色彩和偏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及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殡葬行业该如何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市民又该如何去了解与之息息相关的殡葬活动和殡葬服务业?带着这些问题,《福州晚报》记者日前对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福州市殡葬协会会长林军进行了专访。 ▲ 福州圣泉陵园开展福建消防烈士纪念活动 Q 记者:殡葬活动涉及千家万户,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多数人崇生忌死,忌讳与死亡相关的一切,包括殡葬服务行业。您作为殡葬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是如何定义殡葬行业的? 林 军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 福州市殡葬协会会长 林军:由于几千年传统丧葬习俗的影响,市民对殡葬及殡葬服务行业总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愿意去触碰和了解它,并由此产生了带有一定偏见的模糊认识。实际上,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必然的过程,是生命的自然回归,它並不可怕。生命的死亡与生命的诞生一样尊严,也只有重视、照顾好生命的终结过程,生命,才称得上圆满和完美。殡葬业是服务生命的事业,让逝者尊严的离去,让亲人庄重的告别,并在丧仪过程中感受关怀和慰藉,让殡葬从冷漠到有温度,是所有从事殡葬业的同行要做到的。 ▲ 2019年海葬公祭活动 ▲ 遗体与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 Q 记者:那您认为如何能保持殡葬属性,并做到保障民生需求呢? 林 军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 福州市殡葬协会会长 林军:我认为,殡葬,首先应具有公益特性。从政府角度说,就是关注民生需求,对关乎民生的基本殡葬服务需求实行政府兜底。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个方面,福州市已迈出坚实的一步,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自2019年3月1日起,免除福州市五城区群众的基本殡葬服务费,同时大力推广海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等生态节地葬法,并对骨灰海葬实行费用全免。 在政府实现社会保障兜底政策的基础上,殡葬行业协会有责任引导殡葬企业,做好社会化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有温度、且周到、贴心的服务,并且留存良好的公益心态,以做公益的心态做好现代殡葬服务。可以各尽所能、创造条件,在基本殡葬服务方面推出便民、利民、惠民的举措,协助政府做好殡葬惠民工作。 ▲ 遗体与器官捐献者纪念活动 ▲ 纪念抗战志士活动 Q 记者:日前,2019年福州市“我们的节日—清明”文化周活动举办,全市开展了多场清明公祭和纪念活动,您对开展这些文化活动有着什么样的思考? 林 军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 福州市殡葬协会会长 林军:殡葬文化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殡葬活动不是简单的对逝者遗体(遗骨)的处理过程,而是对生命的总结,是生命的记忆。现代的殡葬活动通过各种仪式,表达着人们的哀思,传导着人们的情感,留存着生命的故事,更传承着美好的品格。因此,殡葬还应该是深厚的文化事业,肩负承载和保留优秀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的重任。而殡葬业者不仅要做好社会化的殡葬服务,同时也要在温暖服务的过程中留存逝者珍贵的记忆和文化遗产、体现生命过程的美好与情怀。 行业协会也有责任引导殡葬企业重视殡葬文化研究,探索优秀传统礼俗与现代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摒弃奢华攀比、乱埋乱葬、封建迷信活动等丧葬陋习,倡导移风易俗,以生态文明的方式开展殡葬活动。殡葬企业要重视对历史和名人精神遗产的保护、弘扬和传承,通过举办各类人文纪念活动,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念和传承先贤先烈不朽的精神,传导社会正能量。 ▲ 生态葬集中公祭 Q 记者: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并加快推进殡葬改革,殡葬行业如何参与其中?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林 军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 福州市殡葬协会会长 林军:我认为殡葬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都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课题。殡葬协会应该顺应新时代的潮流,积极参与推动新时期殡葬改革的健康发展。 首先,殡葬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殡葬活动应该从原来的“家庭互助”变成由专业的殡葬服务机构提供规范的服务。殡葬行业应该具有规范的市场规则和秩序,应该有行业的服务标准,应该有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其次,殡葬产品应该是丰富多样,可供消费者自主选择的;第三,殡葬业者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应该守法、合规、诚信经营,并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关心、尊重和支持。 殡葬行业协会的责任就是协助政府主管部门,依照市场规律,推动殡葬行业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服务行业。同时,殡葬行业协会也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会员单位,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殡葬改革。在做好殡葬现代服务业这篇文章的基础上,今后,应重点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要大力推行生态殡葬。要因地制宜,推广植树葬、草坪葬、鲜花葬、海葬等生态葬法,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元化的生态殡葬服务设施和途径,引导群众将生态理念贯穿到殡葬活动全过程。 二是要大力引导文明祭祀。积极协同有关方面组织开展集体共祭、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现代祭祀活动,推广植树缅怀、鲜花祭奠、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倡导观念变革及文明节俭新风尚,营造崇尚移风易俗、绿色殡葬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科技创新。协助政府和主管部门采用“互联网 殡葬服务”的模式,综合利用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等现代科技方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殡葬服务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透明化。尤其是要将现代服务业质优、价廉、快速、便捷的理念贯穿殡葬服务的始终,同时,还可以让民众对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服务规范、监督渠道等主张权利,且网上同步公开,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对接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打造幸福之城作出殡葬行业应有的贡献。 (摄影《福州晚报》记者 陈建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