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夏季到了,牧人们开始从过了一冬一春的冬营地搬往夏营地了,搬到夏营地是为了换草场,也就是让冬营地草场的草长高长好,以备秋天打草,为冬天羊群回来过冬准备足够的草料,还有就是到夏营地能更好的给羊抓膘。牧人们就这样每年初夏搬往夏营地;赶着羊群,拉着拆下来的蒙古包,带着牧羊狗上路了。


 通常跟不上羊群的羊,牧人会把他们抱上车,狗会自己窜上来稍做休息。
以前牧人们都是赶着勒勒车搬迁,长长的一串,一个接着一个,统称叫勒勒车,其实,各有各的名字,打头的车叫“哈玛
”,就像电影里看到的满族人的篷车一样,一般老人小孩和女人坐在里面,由较有经验的女人赶着,满族人的篷车是用马拉的,蒙古人的“哈玛”是用牛拉的。其后跟着的车叫“胡烈”,就是铁皮包木头做的大箱子,放粮食和奶制品,肉干等食物,一般人家有两到三个,装衣物和被褥等用。再其后就是装蒙古包的车,有两到三个。最后是装干牛粪羊粪的车(搬迁途中用来生火做饭的燃料),这种车叫“兴格勒格”。(在平板车上用木板围起来的斗车)。这么多形状各异的车,前后连在一起慢悠悠的在无边的草原上行进,远看就像一节节列车,所以人们管它叫草原列车。
现在,牧人们不用勒勒车了,改用拖拉机和”半截子了”,就这样,从冬营地到夏营地也得途中住一宿,累的狗狗们都上了车了。牧人们就更幸苦了。
 
途中生火做饭就是女人们的事了,男人们可以休息一下。只能休息一个做饭吃饭的工夫,吃完简单的饭还要赶路。牧人们说,途中能吃上简单的饭就感谢老天爷了,如果遇刮风天气,那就是饿死也不能生火做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说一点点火星就能把草原烧光吧,所以牧人的防火意识特别强,没有人强调,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像这样能坐下来安静的吃饭的光景也不多见。
  

经过两天的劳顿,终于到达目的地了。男人们开始搭羊圈,搭蒙古包,女人们收拾家什,羊群也在夕阳下赶到了。
美丽的夏营地——莫尔格勒。那里水草丰美,景色宜人。那里是天然大氧吧,是上苍赐给牧人的天堂。牧人们世世代代赶着羊群,不辞辛劳迁徙到这里,享用着上苍赐予他们的山、水、草、木。大草原养育着世代牧人,大草原是牧人的魂!是牧人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