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运动时气短、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咳嗽、咳痰等症状,重者表现呼吸困难、胸部膨满、肢体浮肿。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肺虚脾弱、卫外不固所造成的。 气管炎是由于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哮喘则是由于对于花粉、粉尘、虫蟎等过敏而引起的。前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多痰、哮鸣音等,后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痉挛、喘息有鸣音等。 这几类病症,虽然疾病名称不同,但是,按照中医临床辨证理论,均与肺、肾、脾三脏的功能减退有关。调理和治疗的原则就是止咳、化痰、平喘,重点要从理肺、强肾、健脾入手。祖国传痛医学理论认为,虽然肺主气,司呼吸,但是肾主纳气。如果肾虚,纳气功能减弱,则呼吸浅表、气短、哮喘。痰与肺、脾有关,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为痰饮,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可见,只有通过理肺、强肾、健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练功调理方面,以练习六字诀为主,在全面练习的前提下,每遍当中加练“呬字功”十八次,以理肺气,改善肺的呼吸功能。“呼字功”和“吹字功”各加练六至十二次,以健脾、强肾。六字诀每天练习不少于六遍。辅助功法以练习“理肺润金”为主,每天练习不少于三遍。待到身体完全康复了,再逐渐减少练功次数。也可以配合单独练习腹式呼吸,以加强呼吸肌的活动,增加膈肌的活动能力和舒缩幅度。每天练功时间以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分段练习,但以晨起为好。 凡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大多久病气虚,练功时一定要保持呼吸顺畅、自然,动作要轻柔,毫不用力。还要注意保暖,防止风寒侵袭,少食辛辣之品。(马孟昌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