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martisan OS 写作工作流

 树悲风 2019-04-11

现在的写作环境很多,传统的纸笔到电子化office再到智能设备的平板和手机等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对我呢,一篇文章从积累、写作、修改到发布,我都是在一部手机上完成的。

记文章

人们开始提起笔,准备写作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局面:大脑一片空白,无处可写。写作往往被视做「输出」,而人们往往忽视「输入」。文章不是无垠之水,鲜有的天才大笔一挥,文章就一气呵成。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章都是积累出来的,写作也该从记开始。

1.灵感收集

灵感收集是每一个文字工作者肯定会面临的痛点。记得幼时看过刘心武老师的文章《下一次》里面有这样的描述:「一个灵感闪过,电话铃忽然响起,接完电话,俗世俗事令人心烦,下次再写吧,但几天后竟再点不起那灵感的火花,哪里有“下一次”?」

对于这种现象的惋惜,我也深有同感。我特别注重对自己灵感的收集,我使用 Smartisan OS 的闪念胶囊是目前体验中最快捷和好用的。相较于其他的方式,闪念胶囊只需要:「 按住一个键→说话 」就完成了灵感记录,无论是走路上、睡梦中等等恶劣的情况,都能很好地胜任。

记录灵感
记录灵感

在语音不方便情况下,也可以左划呼出闪念胶囊进进行打字输入,同样具有很强的快捷性。说了那么多闪念胶囊,是因为灵感—它来的时候快如闪电,稍纵即逝,无数人为灵感的转瞬即逝而叹息。

抓住自己的灵感,就成为一个创造者的重中之重。

2.素材积累

个人觉得写作过程中人们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就是素材积累,「厚积薄发」是古人对于写作的很好的总结,读懂领悟到积累得多了,写文章就越发自然了。

素材的积累,关键在于吸收理解和记录,这一点和读书笔记就特别类似。《管锥编》就是钱钟书先生的读书笔记汇集而成的书籍,钱老读书,凡书必摘,凡摘必记,分辨别人之好坏,写下自己的心得。我在锤子手机上摘抄记录的整个流程都特别顺畅,比如:从印象笔记的文章段落摘录到闪念胶囊或是锤子便签。在内容比较多的时候,通过利用闪念胶囊再统一输出到锤子便签。

积累素材
积累素材

之后,在锤子便签里面进行分类管理,定期清理。素材管理,也是无数设计师的头疼的大事。而我更加倾向于扁平化的标签管理,只有一层标题对内容进行分类,主要通过搜索来寻找我所需要的内容。

3.文章结构的梳理

文章结构的梳理,俗称叫「列大纲」,来明确文章发展线索,就是让自己明白文章的方向。不是公文写作中那种规范定死的小标题,但是要知道大概要写什么内容,大脑要在什么主题上进行发散。

目前,有思维导图和各大outline等等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最后,我还是回归到笔和纸,因为胡萝卜粗般手指在有限屏幕上操作憋得费劲,并且无论纲要、连线、布局都有十分大的受限,总感觉APP里的条条框框拴住天马行空的大脑。不如一只白纸来得随心所欲,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梳理和调整。

但是书写纸上的内容,不利于携带和保存。我就用「照相」这种通往现实的方式,对纸和笔书写的大纲进行照相记录,然后转存到闪念胶囊中随时调用查看。

照片大纲保存到闪念胶囊
照片大纲保存到闪念胶囊

写文章

我写文章比较灵感式,因为本人脑子里的闪念比较多,使用闪念胶囊快速捕捉。我把这些闪念积累起来,然后不断完善和修改他们之后一篇文章就自然而成,有个时候甚至一个闪念就写成了文章。

我采用了类似于「卡片式」写作方式,一个 Smartisan OS 的闪念胶囊对应文章中的一个章节。我原来的写作方式好比盖房子,先搭好框架,然后在填充内容。记得小时候写作文常常因为大纲中的某个不得见解的要点而绞尽脑汁。

我采用卡片式写作方法后,整个的写作前后逻辑发生了变化:先有我的闪念 → 排列组合 → 文章。

在部分情况下,脱离原来的从结构到内容的模式,而转变为由内容决定结构。让文章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自己精辟的独见,让脑中的想法字里行间活灵活现。

1.从文章到卡片

作家拖稿,举世公认的现象,尤其记得马男波杰克中到截稿前一天才开始撰写自己传记的片段。仔细一想,一部长篇大作在任何作者的脑中都是巨大认知负担。卡片式的写作,从书写几万字的长篇大论到几百字的文字卡片,把宏远的目标不断简化和细化到一张几百字的卡片,解脱了原来的沉重的认知负担。让拖延变得困难起来,打破行为的瘫痪。

一篇文章到一个胶囊
一篇文章到一个胶囊

2.思维的单点爆破

卡片式写作让我围绕着一个闪念胶囊的主题进行最大化的思维创作。妙语连珠原来就是困难的事情,更别说受到了文章框架的制约,在全局中思前想后,在章节里瞻前顾后。

点亮思维的灯
点亮思维的灯

在 Smartisan OS 中的一个闪念胶囊中进行创作,让我跳脱原先的文章框架,让写作思路在明确的闪念胶囊小主题中漫无目的的全方位延伸,思维得到有效地发散和单点地爆破。

原来作家的心力被分散到了密密麻麻的文档中,而在我眼前的只是几百字小卡片,文字创意的密度变大,也更好地聚焦特定的主题。

3.闪念胶囊的逻辑整理

在写完了预先框架的闪念胶囊之后,就开始对这些胶囊进行逻辑拼接。人的大脑,有天生的惯性行为,比如在看到缺了一边的六边形,总会下意识地把它补齐。打破这种惯性,迎来文章结构上第二次创造。

这样创作方式在电影很普遍,最典型的是昆汀—「低俗小说」。颠倒或是抽掉部分章节顺序,可以给文章带来一种新生。像我之前的文章关于这个工具就是脑子里面的想法直观的记录下来,而后续的我在使用「工具」时遇到的几个误区是立足于之前文章内容对于逻辑结构进行了第二次创新,文章思路是从现象→内在→本质的层层递进设计,但是第二章与第三章的内容有些平行而递进关系不明显。让文章结构上存在明显瑕疵,而我还需不断修改。

其次,通过对闪念胶囊的文章逻辑整理,也是对预先设定文章结构的一种审视和推敲。谁也不能确定一开始设定的文章结构就是最完美的。从自己书写的内容,对文章结构进行修改和优化,是对文章的升华。如果说卡片式写作是对思维的发散,这个环节就是对思维的收拢。

4.一步的配图

我用markdown语言来撰写文章,因此会使用到图床来生产图片链接。我通常在编辑完文字信息之后统一进行配图,这个时候就会使用到Smartisan OS的一步模式。

首先使用了全局性近期图片,然后直接拖拽到「图床猫」,图片链接复制到剪贴板,使得我无需在各类app中进行切换(PS:这些需要借助第三个的app实现拖拽,markdown的标记符我直接预存在快捷语调用也比较方便)。

一步模式的图床上传
一步模式的图床上传

改文章

写文章,可以靠灵感;那改文章,决定文章的质量好坏。但是,改文章又是一件漫长而需要耐心的事情,每一个创造者都迫不及待地看到自己的作品诞生,但作品不一定好。像暴雪游戏公司就是最容易调票的公司,它有一个理念——不要在没有准备好之前发布游戏。

1.闪念胶囊快速预览与修改

既然改文章是一件很不耐烦的事情,就应该降低改文章的难度,让我更加容易做培养行为惯性。保存在闪念胶囊的文章,一键呼出就可方便查看进行修改。

胶囊查看
胶囊查看

比如做地铁、茶歇、偶然得到的空歇,都是拿出文章来看看。让我自然地开始阅读自己的作品。

使用闪念胶囊来修改文章真的很快,比如我脑子中关于某个段落有了新的想法,垂直式找到胶囊章节进行补充。相比于原来的文章书写环境,寻找到那篇文章就是一个过程,后续还需定位到指定段落。

2.局部与整体地对照

所有的闪念胶囊章节,写完之后就统一输出到锤子便签中进行统稿。先修改原先完全分离独立章节的衔接,在对照整体和局部进行修改。

整体与局部对照
整体与局部对照

因为,在使用锤子便签的时候,也可随处切换出闪念胶囊,局部与整体对照起来很直观。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直接就可修改。

写在最后

一部手机可以干什么?可以写一篇文章,如果可以写一篇文章的话,说不定就可以写一部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