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读得多,走得多,见得多有什么好处?

 天地可查图书馆 2019-04-11
  珍惜十来岁孩子“恋父恋母”最后时光的方法就是:读得多、走得多、见得多,那孩子读得多,走得多、见得多,对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行当、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所了解、接触与认识,这对他们往后的成长发展有什么好处呢?
  孩子读得多,走得多、见得多,对他们往后的成长发展有如下好处:
  第一,可使孩子成为一个性情温和、性格开朗、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

  孩子喜欢走、喜欢看、喜欢与人交往,是身心健康的表现。孩子在走的过程中,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既了解了社会和他人,又排遣了自身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还从各地的风物人情里获得美和愉悦,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孩子能不享有这样的人生权利吗?
  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都与电脑、电视、作业、课本、房间打交道,长此以往,不就成了家中的一个物件、一个摆设了么?孩子小时候有着怎样的性格、习性,长大后就可能会有着怎样的前途、命运。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孩子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而不是在家中设想、勾画出来的。孩子不走动、不交往,只会成为一个性情孤僻、思维简单僵化、惰性十足的人;孩子善走动、善交往,才能走进一片新天地,与那里的人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第二,可使孩子成为一个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了解世间真相的人。

  书本、电脑、电视、网上的世界,都是经过别人加工改造的二级世界,这二级世界再怎么绚烂多彩,都与原本活生生的一级世界有距离。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孩子长期不接触社会,不与人交往,做什么都从书本出发,从他人加工改造的二级世界出发,这会使孩子成为一个闭目塞听、沉湎于虚幻、假象、骗局,而不能自拔的人。
  古人都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现代人更应该知道跟真人、真事打交道的重要性。跟一个人了解的情况也许不足信,跟一拨人、一群人、一帮人了解的情况,就不能不信了。书本、传媒或许能反映真相,但绝不能代表真相。
  孩子每天都与现实中的人打交道,即使不能了解当今世界的全部真相,但也不至于轻易就蒙受现代传媒的愚弄和欺骗。孩子与人接触越多,了解的情况越多,知道的真相就会越多;孩子知道的真相越多,与公开、公平、公正的愿景就会越近。孩子从小养成了凡事问实情、追究竟的习惯,会永远站在民众一边,与民休戚与共,成为民众的知心人与代言人。
  第三,可帮助孩子了解人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防止孩子钻牛角尖,走极端。

  孩子读的少,走的少,见的少,会以为人就是那么简单、纯粹:不是红就是黑,不是富就是贫,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不是好就是坏,不是存就是亡……他们会把一次考试、一次批评、一次挫折、一次不幸的后果看得很重——以为一次什么就能决定一切
  孩子读得多、走得多、见得多了,什么人都见识了,什么事都目睹、亲历了,就不会那么偏激和绝对了。他们会看到,每个人都不是那么简单、纯粹,都是正与反、好与坏、成与败、逆与顺、贫与富、善与恶、强与弱、先进与落后、幸与不幸……相生相克的矛盾结晶体。
  世上没有圣人,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孩子对他人了解多了,对遇到的挫折、不幸就不会那么草率、轻易下结论了。“天无绝人之路,没有过不了的坎”——孩子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可借鉴的东西,遇事就不会再有“天崩地裂、死到临头”的悲观情绪了
  第四,可对孩子进行早期的职业启蒙,帮助孩子预测、估量未来的职业走向和人生定位。

  一直待在家里的孩子不知职业为何物,只有走访了一些人,有过交往之后,才知道这个叔叔是干什么的,那个阿姨又是干什么的,从而对长辈们的职业有个大致的了解。孩子与人接触少、交往少,对人的职业当然知之甚少。孩子走得多见得多,对各行各业有所了解,才能有所比较和鉴别。
  一般而言,孩子们都会热衷于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的职业。可孩子们也许并不知道,人的收入和他所受的教育,拥有的知识、学问和本领成正比:所受教育时间短,所学知识少,学问浅的人,工资收入当然低,被淘汰的可能性相当大;所受教育时间长,所学知识多,学问深的人,当然工资收入高,不易被淘汰。
  就像大街上的小商小贩,事事都面临被追、被赶、被打、被压、被淘汰的可能;而名牌医院、名牌大学、名牌企业的名医、名师、高工总工等等,当然不易被淘汰了。在职业接触和思考前,孩子们的学习是悬空的、漫无目的的。这样的学习在未成年阶段虽有必要,但也不是长久之计,越往后,这种学习的弊端会越明显
  因此,孩子在学得过程中就应发展自己的职业喜好。单仅靠读书、读报发展不了职业喜好,只有见识了具体的人,才能发展与之相近的职业喜好。这就是说,孩子的职业理想,大都是从身边的人,认识熟悉的人,耳闻目睹过的人开始的;带着孩子多走多看,对其现今的职业启蒙和熏陶,对往后的职业选择与定位都大有裨益。
  第四,会给孩子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会滋养、温暖、照亮孩子的漫漫征程。

  

  童年读过的,听过的,看过的,经历过的、见识过的,就像拷贝、储存在人脑里的电影、电视一样,即使暂且不想不用,也不会马上忘记。一旦有了新的刺激,往日的经历、见闻又会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童年、少年时代的经历、见闻是人的宝贵财富;无论人到何种年龄,都会回过头来从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提取财富。孩子没有经历,就没有财富。如果父母不是那么急功近利、僵化呆板,就应顺着孩子的天性,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
  让她多去读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书,但对人生有用的国学经典,让他去见他想见的人,玩他想玩的东西,让他的童年、少年充满温馨、浪漫和亮丽的色彩。孩子小时候的某些经历、见闻或许一时半会儿没法估量其价值,但这形象会始终储存于孩子的记忆里,等着日后被破译和解密。
  就像老作家杨绛说她九岁听到的一句话,九十岁才懂得其中的寓意。这就是经历、回忆的魅力。孩子小时候听过的,看过的,都会成为她生命银行的财富,虽然现在还不能理解,或许似懂非懂,但一旦遇到了某事、某情、某景、某物,就会快速的提取出来,消化、理解和运用。
  孩子小时候读的书越多,接触的人越多,经历越丰富,以后可资提取的宝藏也会越多、越丰厚。要想孩子往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现在就得和孩子一起诵读、一起游历,一起积蓄。
  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可以有很多,但是,有形之礼总是不及无形之礼珍贵:有形之礼用过即过,不可重复、再生;无形之礼,会融入孩子的身体和血液,化成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带着孩子读国学经典、经风雨、见世面,把整个世界尽收眼底,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宝贵、最厚重的礼物。每个父母都不要忘了,送孩子这样一份无形之礼。
  只有存在脑子里的东西,才会成为孩子人生永远提取不尽的资源。这种资源不能遗传,但可以不断变化和再生,创造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财富。
更多关注可以 国学梦 http://www.guoxuemeng.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