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 Bruce Lee
一九四○年,龙年,李小龙在这一年诞生。正如他的名字,也正如他日后在事业高峰期拍下的电影《The Way of the Dragon》(即《猛龙过江》),他的一生虽然短促,但却以"龙"的方式去演绎这璀璨且充满传奇性的一生----那是充满变幻(由童星到街头霸王到武术宗师到电影巨星)、力量及智慧的道路。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一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三藩市出生,"振藩"便是与这出生地有关吧。他是当年粤剧名伶李海泉的次子,故此注定与电影业结下不解缘;甚至,当他只是两个月大还在襁褓时已献出了银幕处男作----在电影《金门女》中出现。
之后李小龙跟着父母亲返回香港过童年及青少年阶段,期间陆陆续续竟拍摄了十多部粤语电影。除了拍戏外,李小龙童年时的另一兴趣就是学武。或者是兼顾太多分散了注意力吧,也可能他天性根本不喜欢读书,李小龙学习成绩不好,而且五年内转过三间学校(曾读过喇沙及圣芳济书院),那时候李小龙可算是小霸王一名,爱出锋头、爱撩事斗非。直至他遇上叶问。
就象武侠小说的情节一样,一位放荡不羁的练武奇材给高人收伏并点化,从此踏上一代武术宗师的道路。叶问是永春拳的一代大师,而永春拳是讲求实用及打法直接的功夫,故此在叶问师傅的土教导下,李小龙为求在实战中汲取经验,便时常与别人"切磋武功"(其实李小龙日后自创的截拳道之倾向实用性、‘欲习泳必须跳入水里',也多多少少启发自此时期的永春拳修习),导致他树敌越来越多,他的父母唯有将他送返三藩市读书。
关于李小龙有一点比较少人知道,这就是他除了是武林高手外,也是"舞"林高手。在五八年(即赴美留学之前一年)他曾参加校际拳击比赛,击败了当年的三届冠军而勇夺拳王宝座;而有趣的是在同年他参加了全港Cha Cha 公开比赛亦夺得冠军,而且在只身投奔三藩市初期,也是以教授Cha Cha 维持生计的。
李小龙后来转往西雅图的"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他虽然从来都不太喜欢读书,但却在读哲学期间赢取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智慧和女人。他后来与同是哲学系的Linda Emery 结婚,并诞下一子一女;虽然他并未完成哲学学位课程,但这段学习期间赋予了他敏捷清晰的思路,并促使他将哲学和武术结合起来,创立了摆脱传统武术门派思维的"截拳道"。
他凭这自创的"截拳道"在六四年一个加州长堤市国际空手道大赛上表演,后来证明了这次表演乃改变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的表演被拍下,由此被霍士电影发掘,在《青蜂侠》中饰演助手加藤(Kato)而崭露头角。
李小龙在荷里活的发展引来了香港嘉禾电影的注目,与他签约先后拍下的《唐山大兄》(The Big Boss)及《精武门》(The Fist of Fury ),后来李小龙自组电影公司拍下《猛龙过江》及与美国华纳合作拍摄了《龙争虎斗》( Enter the Dragon)。在最后一部电影《死亡游戏》(The Game of Death)的拍摄工作只完成三分之一时,李小龙却突然暴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