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圈追星女孩的人是什么心理?

 长春佬斯基 2019-04-11

前几日,热搜弹出一个话题“追星有让你变成更好的人吗”,不知觉点了进去,因为潜意识里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迷恋着心中的爱豆;也想多角度多维度地了解、去认知爱豆在粉丝心中究竟有哪些闪光点;更想倾听追星人群身上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故事。

毫不夸张地说,我有位同学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清早起来打开窗,因为爱豆的一句“早安,世界”,不管之前的心情是好是坏都转为美美哒;白天上课听爱豆的歌,看爱豆的电视剧;晚上依旧是追剧、刷微博看评论;甚至有时候讲梦话都是“好帅鸭”。

万千世界,汹涌人潮,这种现象无独有偶,追群人群正呈指数幂形势增长

追星已经变成了很多人的生活日常,占据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茶饭可以不思,星不可以不追。

屏幕那端爱豆的一举一动、一个生活vlog、一张自拍、新剧、新综艺......点点滴滴于粉丝而言都是一种“精神鸦片”:喜其喜、哀其哀、乐其乐、愤其愤。

生活被追星填满,人生轨迹势必会被追星这件事深刻影响。追星者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下面来看两个例子吧:

北理工18级的Candy从高中时代就开始疯狂迷恋易烊千玺。追随千玺、混饭圈使她的性格由之前的内向渐渐变得开朗,开朗的性格令她收获了比从前多的自信。

她原本成绩平平,但因为跟千玺同年参加高考而变得异常努力。自习课上总是在焦头烂额地处理当天的错题集,大脑宕机时就戴上耳机听一段《宠爱》,恢复平静后继续啃题目。

她在微博上记录着自己奋斗的日常“每个想要放弃的瞬间,总想着要离你更近一点”。高考落幕,Candy收到了心仪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不得不说,这是一段励志的追星人生。

第二个例子想讲一下极致追星的代表群体——站姐

何谓站姐?现在每个明星背后都会有数个追星站子(也就是图文博、安利博、后援会、官方贴吧等各大网站大v),粉丝在站子里聚集,站子的领导者就是站姐。

我听说过成都一位85后站姐的故事,追星的三年里,她花费了近30万元。平均一年10万的追星费,显然是经济实力“雄厚”,也难怪说“追星使人穷,不追惹人痛”。

那么这30万到底用在哪些地方了呢?站姐的日常开支如下:拍宣传图以及制作周边至少需要一台顶配camera,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摄影器材,要花费几万元;买爱豆行程的费用、跟机的机票和入住酒店的费用;给爱豆送大排面的礼物、组织应援(如集资不足需要自己掏钱)......

总有人说站姐靠贩卖周边能赚钱,站姐的工作中确实存在这一环,但跟站姐付出的代价相比,这小小私利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除去经济方面的开销,跟爱豆行程其间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

以我的了解,普通粉丝还可能一做三四年、七八年,但做站姐一般坚持不过两年。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到,追星的确能让我们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也的确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有动力去做那些我们认为值得的事情,但不理智地追星是一项对生命的巨大损耗。

发生在很多年前的极端事例依旧刻在大家心中:07年,刘德华的粉丝杨丽娟苦追刘德华,扬言“见不到刘德华,我就终身不嫁”,最后逼死自己的父亲;09年6月,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12名粉丝因为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而选择自杀,漠视自己的生命。

赌命去追星,对于社会和自己的家庭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诚然,我们需要信仰与精神寄托,但是选择一份信仰它必须是理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能让自身变得更好的,否则和邪教有什么区别。

我不反对追星,但是我鼓励大家追星明确自己的动机。如果是纯粹为了娱乐消遣,那就不要让它占据你太多时间,只当娱乐休闲便好;如果是追一道光,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实现其积极意义。如果是沉迷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劝你尽早抽身。

青春,让我们热烈地去爱吧!爱美好的爱豆,爱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