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听说。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城:长安城。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纨绔:指富贵子弟。 ▲不饿死:不学无术却无饥饿之忧。 ▲破万卷:形容书读得多。 ▲如有神:形容才思敏捷,写作如有神助。 ▲挺出:杰出。 ▲顷:不久前。 ▲见征:被征召。 ▲歘然:忽然。 ▲蹭蹬:行进困难的样子。 ▲怏怏:气愤不平。 ▲踆踆:且进且退的样子。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