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悲剧人物朱占奎(一):组建抗日游击队

 铁血老枪 2019-04-11

提到安次县抗日游击队的建立,就不能不提到这支游击队的创建人——朱占奎。

朱占奎,号仲武,安次县今廊坊市小益屯人,生于一九○九年。祖父曾是义和团团员,这使朱占奎从小就受到朴的爱国主义熏陶。他早年唱过戏,当过吹鼓手,也曾为富户做过护院的家丁。

一九三五年七月,当上了永清县保卫团队长,驻防龙虎庄。 龙虎庄属永清四区。朱占奎一到这里就立刻卷入到王派以王治中、王建中兄弟俩为首与赵派以赵润民、石金甫为首的斗争中。王派受汉奸殷汝耕所谓“自治运动”的影响,密谋策划永清、安次、固安等县的“自治运动”,并已和夫津曰寇取得了联系。而以知识分子和开明坤士为代表的赵派,多数读书识字,富有民族意识和朴素的爱国心。所以,朱占奎很快就站到了赵派一边,积缺反对王派的卖国投敌的罪恶行径。

“七·七”事变打破了平南安次、永清一代农民的“一头耕牛半亩田”的幻想,同时也激起了朱占奎、石金甫等;些爱国青年的抗战热情,几经商议,一致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尽快利用永清保卫团的武器,组织抗日队伍,打击日本侵略者。但是,龙虎庄朱占奎的保卫团,仅有一支手枪,两支大枪,怎能抗击日寇呢 为求得政府的委任和资助,朱占奎、石金甫、于富之永清人等人决定写出“公事”送给在永清县城筹备抗战的张专员,以待得到委任、资助,然后再拉队伍抗日。

张专员,名汉权。抗战前被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冯治安委任为安次县县长。此人精明强干,有爱国思想和军事修养。“七·七”事变后,他立即组织安次民团操练,随时准备歼灭来犯之日寇。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日军一举攻占廊坊。张汉权县长一面动员安次县人民积极为抗击日寇的驻廊坊的国民党二十九军三十八师一二九旅筹措和运送给养;一面于二十六日亲率一部分民团赶往廊坊战场,配合国民党爱国将士反击日本侵略者。

战斗中,张汉权身先士卒,从二十六日晚上一直忙到二十七日拂晓前。由于军民同仇敌忾,密切配合,使三百多名鬼子死亡大部,而我抗日军民伤亡无几。这给了刚刚踏上廊坊土地而落足未稳的日寇当头一棒。 为了集结更多的抗日志士更大规模地抗击日寇,一二九旅和县长张汉权带着胜利的喜悦和全体抗日将士一起于二十七日拂晓回到安次县城,早晨移驻永清县城,在那里砺兵秣马畜集力量,准备歼寇。

八月上旬,张汉权被国民党前线指挥所委任为河北省第五专署专员兼前敌执法官等职。他见到朱占奎的“公事”,第二天就派人到龙虎庄把朱占奎请到永清县城。他们一见如故,当即张汉权专员让秘书写了“安次抗日游击队长朱占奎”的委任令,并要求朱在组织队伍中自筹枪支,在可能的情况下,政府尽力配给。朱占奎接受委任后,他首先靠在龙虎庄一带的关系,动员龙虎庄的爱国青年参加游击队,而后返回安次,拿着张专员的委任令,请父老乡亲资助武器,向青年壮士宣传抗日道理。仅仅两天就有二十九人报名加入抗日队伍,光安次县小益屯一个村就有范国瑞(四十三岁,在游击队里年龄最大)、朱占英、田宝林,三人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八日,安次县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正式成立。这支抗日游击队共三十人,下设三个班,借得了给养费,分发了仅有的八支枪。

历史悲剧人物朱占奎(一):组建抗日游击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