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来, 他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 也没有想过买房、买车, 一家三口每月的开销只有2000元。 有孩子后, 一个月也就多花一两百块。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莫皓光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并拥有香港浸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却没有在城市中从事体面的工作,而是隐居郊外,选择当一名农夫,和太太、儿子一起,过着贴近自然的简朴生活。 “身边好多朋友在城市工作了大半辈子,都想归隐田园,我觉得他们很傻,既然田园生活那么好,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过呢?” 让莫皓光过上“野人”生活的原因,是16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香港的垃圾填埋场将很快饱和,再也堆不了城市产生的垃圾了! 他当时很震惊,觉得自己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渐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2004年从香港大学教育学系毕业之后,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学校当老师,而是选择搬到郊外,成为了一个环保组织的自然活动导师,和社会上不同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带他们感受和体验大自然。 △莫皓光在香港元朗八乡山脚下的家 0 1 衣食住行样样省 一家三口每个月仅花2000元 莫皓光现在月收入一万元,在香港,这个收入水平的确不高。但对于他来说,一万元已经足够。事实上,一家人的开支,不算房租的话,每个月也就2000元左右。 简朴生活对于他来说,不仅是要降低自己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尽量不要问大自然去索取。其实用很少的钱,也可以过得很开心。 衣:穿二手衣服 十几年来没买过新衣服,穿的都是别人不要的二手衣服,或者是公司、学校机构丢弃的一些新衣服。这个是他觉得最环保、最简朴的一个生活习惯。 食:一家人都吃素 他们一家三口都吃素。家旁边有一块小农田,他们就在田里种菜。基本上每天有一两顿会从田里拿这些食材来煮。 需要去外面采购食材的时候,他和太太会特别留意食物的保质日期,但跟普通人不太一样的是,他们反而会购买一些快要到期、甚至是过期一两天的产品。 因为这些食物如果他们不吃,就很有可能成为垃圾,非常浪费。很多过期一两天的食物其实都还能吃,只是不是最佳状态。 △莫皓光用捡来的材料制作家具 住:自制生活用品 家里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所以一个月的电费只有30元左右。家具九成都是二手的,剩下一成则是他自己捡材料回来做的,譬如家里的木柜、书架、煮饭的灶头等等。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他们不使用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这类化学产品,清洁方面主要是用清水。 △自己制作环保酵素 △莫皓光一家的小屋 行:步行、骑车或坐巴士 莫皓光工作的地方离住处很近,一般都是步行或者骑车去上班。如果要外出,他一般会坐巴士。 住在郊外当然没有城市那么方便,曾经有朋友建议他买车,但生产一台车耗用的资源是很大的,使用它还要不断耗油。香港有那么完善的交通网络,其实坐公共交通已经很好了。 因为一家人消费低,他就不需要赚那么多钱,每周只工作三天,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太太和孩子。 0 2 大自然里找材料送礼物 追到志同道合的太太 2003年,他和太太阿牛在一个环保课程上认识了。他们是同班同学,当时一起去登山、露营,接触什么是环保生活、绿色生活。那个课程除了改变了莫皓光,也改变了他太太。对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让他们渐渐走在了一起。 两个人都是不太喜欢物质的人,所以谈恋爱时才更加需要费心思去想,送什么东西给对方,如何去让她开心。于是莫皓光常常尝试在大自然里找一些材料,制造惊喜送给她。 △年轻时的莫皓光和阿牛 0 3 环保又接地气的婚礼 只花2万块搞定 2012年,他们结婚了。为了贯彻环保自然的信念,又要有婚礼的喜悦和浪漫,他们费了一番心思。 他们一共花了2万元,办了一场还算大型的婚礼,有300多个亲朋好友出席。 婚礼在室外举行,他们租了一所村校作为场地。选下午的时间,是因为不需要灯光,也不需要空调。白天有阳光,明亮一点,也开心一点。场地布置,都是尽量就地取材:用树叶、花瓣等等,非常简单。 结婚当日没有迎亲车队,莫皓光和亲友一起坐巴士,去阿牛家接亲。他穿了一套借来的中山装作为礼服,太太的婚纱也很简单,是由朋友用白布编织后送给她的。 △婚礼上的素食糕点 婚礼上的十几道素菜,都是他找朋友做的,所有的宾客都自备餐具来参加婚礼。 朋友送的贺礼也很绿色:种菜的朋友送了几棵蔬菜,有朋友送了有机米,也有些做了手工皂,总之有很多不同的创意礼物。 △莫皓光与阿牛用草编织的结婚对戒 他们用草编织了对戒,在婚礼上完成了交换仪式。第二天再把这双对戒埋到泥土里,让它们回归了大自然。 0 4 每月100元养小孩 不让儿子活在别人的期望中 2016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孩“麦皮”,现在已经两岁多了。 △野人和阿牛的儿子“麦皮” 养小孩要多少钱?莫皓光说,小孩出生了之后,每个月只多了一两百元,一年也就多花一千多元。 麦皮的玩具,大部分都是别人不要的、或者送的,还有一些是和朋友交换的。 其实,到底什么是新玩具?莫皓光认为,对孩子来说,第一次接触的就是新的。所以,麦皮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买过全新的玩具。 还有一些玩具,是他自己做给麦皮的。 他把平时推货物的一辆手推车,改装成为麦皮的“婴儿车”。前面有麦皮的专属座位,后面用来装货。 儿子现在很开心,这种开心是源自于他可以参与到大人的生活中。 他会一起去摘青菜、做面包、上螺丝钉、铲沙子。虽然和小孩一起工作会减慢效率,他有时候也会调皮捣蛋,但莫皓光觉得都没有问题。不能以成年人的效果去要求他,麦皮开心最重要。 再过大半年,麦皮就要上幼儿园了。当他开始接触小孩的时候,同学之间的攀比心态,迟早都会出现。 “我想父母要做的,不是要给到小孩最丰富的物质,让他在和别人比较时更有优势,而是要教育小孩如何去面对每个人的不同。” 麦皮的真名叫莫期,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长大后不要一直活在别人的期望里,做一个有主见的人,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开心不应该离我们很远, 它不应该像广告里的一样, 要有房子、有车、有很多东西才可以开心。 你只要调整下自己的心态, 明白到我们用很少的资源 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过得很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