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巴水资源之争——克什米尔硬币的另一面!

 白发布衣cexroq 2019-11-27

为了克什米尔这块面积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巴两国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小的边境摩擦无以计数,两国在付出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后,陆地边境基本确立,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3/5的面积,称为“印控克什米尔”,而巴基斯坦控制的其余2/5称为“巴控克什米尔”。

随着两国在各自实际控制区管控力度的加大,边境线上已呈现相对平衡的态势,双方都无力彻底改变局面,一个长期对峙的危险平衡已经形成。

陆地领土的固化并不代表争端趋向化解,另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的资源逐渐成了双方的焦点,这就是克什米尔水资源分配的问题。

克什米尔背靠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段,皑皑雪峰下的冰川是南亚次大陆地区所有河流的源头,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的印度河成了印巴双方注视的焦点。

很多人都以为印度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但其实恒河才是印度的母亲河,印度河大部分流域都在巴基斯坦境内,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印度河应该是巴基斯坦的母亲河。

但印度河的上游及其主要支流,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这就让印度河的水资源成了印度控制巴基斯坦的一个筹码。

这次2月14日的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后,15日印度便取消了巴国最惠国的待遇;16日又宣布将对所有巴基斯坦货物征收惩罚性的200%关税。

2月21日,印度水资源部部长尼铤·加德卡里表示,印度要在印度河上游修建水坝,停止与巴基斯坦分享水资源。把河水引流到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和旁遮普邦去。

事实上,印度河水之争由来已久。

印巴两国尚未诞生之前,英国殖民的英属印度时期,旁遮普邦和信德邦就成爆发针对水资源分配问题的争端,当时的英国工程师在印度河流域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运河灌溉系统以缓解各方的诉求。

等到1947年印巴分治时,这个巨大的工程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流域和运河都被一分为二了。在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之后,双方对如何分配水资源的问题针尖对麦芒,

1960年9月,在世界银行的斡旋下,时任印度总理贾·尼赫鲁、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和世界银行副行艾利夫在卡拉奇签署了《印度河水资源条约》,简称(IWT),暂时化解了两国间长达13年激烈的、几乎要动武的河水争端。

这个印度河水资源条约中规定,印度获得东边三条支流拉维河(Ravi)、比斯河(Beas)、萨特莱杰河(Sutlej)的使用权,巴基斯坦获得了西三河即印度河主干道(indus)、杰卢姆河(Jhelum)、杰纳布河(Chenab)的使用权。

《印度河水资源条约》划定的河道分配图

条约规定,在10年的过渡期内,印度继续从东部河流向巴基斯坦供水,而巴基斯坦需要修建一系列水利工程,引流西部河流以取代从东部河流的引水。

同时条约还规定,印度不得截流属于巴基斯坦河道内的水源,并负有不危害河水饮用标准的义务。

应该公允的说《印度河水资源条约》签订后,两国虽然依旧口水不断,但双方基本上都遵守了条约的规定。

双方官员也都承认,如果没有这个条约,克什米尔战争不一定打到第五次还是第六次了。

1960年之后,印度在自己所属的河道上修建了多个径流式水力发电工程,巴基斯坦表示了强烈不满,但这种做法符合条规条款,因为条约规定的是不造成下游河道流量变少,而发电后的水流确实都重新流回了河道。

但在1999年以后,印度开始筹划在属于巴基斯坦的西部三条河道上(杰卢姆河和杰纳布河)修建水电站,就让巴基斯坦怒火中烧了。

印度水资源部部长尼铤·加德卡里

而这次,印度水资源部部长尼铤·加德卡里威胁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要用大坝将属于印度的东面三条河流彻底断流,不给下游的巴基斯坦用水;另一部分则是要在杰卢姆河上游修建水电站,并将河水导入引水渠,减少下游输水量,而这条河的用水权属于巴基斯坦。

关于东部三条河道用水的问题,这些年印度其实做的还算仗义,在截取了部分河水后,依然有大量的河水流到了属于巴基斯坦的下游。

而这次尼铤·加德卡里明确表示:“在莫迪总理的领导下,我们政府已经决定停止与巴基斯坦分享水资源,我们将把东部河流的水转移引流,以便向我们在查谟-克什米尔以及旁遮普邦的同胞供水。”

而杰卢姆河上游印度修建的水电站,被巴基斯坦认为是在应对中国在下游援建的N-J水电站项目,通过减少河道水量降低发电站的发电效能。

葛洲坝集团援建的N-J水电站项目

面对印度用水资源做武器的施压,身在下游的巴基斯坦显得有点儿无可奈何。

而最让巴基斯坦着急上火的是,河道的水量确实在每年递减,这让巴基斯坦民众天然的以为是老对手印度在捣鬼。

说到这一点,其实印度也挺冤的,因为印度河上游的水量也在逐年减少。

要知道,克什米尔所处的喜马拉雅山麓西段和藏南地区不同。藏南地区可以接触到充沛的海洋暖流降雨极为充裕,即便中国彻底截断雅鲁藏布江,也不见得会对下游的布拉马普特拉河造成多大影响,说不定反倒会降低孟加拉国的水患。

但在接受海洋暖流较少的克什米尔地区就不同了,冰川融水是河流重要的补充,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的冰川逐步退化,在过去五十年中已经缩小了16%,有些冰川每年后退的距离达到了惊人的40米以上。

冰川的输水能力越来越低,而印巴两国的用水量却在逐年上升。

有经济报告分析,2006年印度的农业和工业用水总量就达到了8290亿立方米,预计到2050年,印度总用水需求将超过1.4万亿立方米。

同样由于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发展,巴基斯坦国内用水需求也正日益增长,巴基斯坦已成为南亚地区水资源压力最大的国家。

据估算,2025年,巴基斯坦的人口将达到2.21亿。到那时,该国人均可用水源估计将不到700立方米,而现在这一数据还是1017立方米。

另外,两国都存在水污染严重的情况,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大约四分之三的人家里没有饮用水,70%的水资源受到了污染。而卡拉奇则更差,有91%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导致,国际组织均将两国水资源危机列为其国内最大危机,恐怖袭击反倒只能排在第三位。

从长远来看,印巴两国的水资源,将成为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而水资源紧张带来的贫困加剧,将会很容易转化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蔓延。

但目前,两国领导人还顾不上遥望远方,把现在能够控制住的资源捏在手里是最现实、也最有成效的方案。

因此,莫迪才会在2016年巴武装人员越境杀死18名印度士兵后,威胁道:“印度的血和水不能一起流”。

并第一次挥舞起控制水资源的大棒,不但重启了杰卢姆河上的巨型水坝工程,还宣称将重新审议、甚至废除《印度河用水条约》。

巴基斯坦军方在谈到水资源问题时也表示:“印度如果废除《印度河用水条约》的话,巴基斯坦将会把这种行为看作是‘战争行为’,这是一种对巴基斯坦充满敌意的行为。”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巴之间以领土为诉求的战争,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但日益稀薄的水资源和水资源分配正成为斗争的焦点。

会不会有一天,两国因为一条河道大打出手,这将是考验两国领导人的一道难题。

如果您对类似内容感兴趣,烦劳关注老布吧!


本公众号,全部都是老布原创的历史文章,要是您看着觉得还凑合,顺便关怀一下也是极好的!哈哈哈!

对老布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这个,保您满意,哈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