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习效率低,一做功课就喊累?快跟扎克伯格学学“精力管理”!

 北京领学者 2019-04-11

陪孩子做功课简直是世界上最无奈的事了,一遍两遍教不会,三遍四遍做不对,你急得百爪挠心,他依旧磨磨蹭蹭,做几道题就喊累,学什么都提不起劲……

关键是,脑袋上白发一大撮、还上了一整天班的你都没嚷累,娃就先累了??还有天理吗???

明明年纪轻轻、本该活力满满的娃,为什么比人到中年的我本人还容易觉得累啊?

问题很可能出在“不会休息”上。

与学习、沟通、表达、时间管理一样,休息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休息的本质,是管理精力。决定我们工作效果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并不是我们投入了多少时间,而是投入了多少有效精力。

不会休息的人,总会有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的感觉,学习和工作效率往往十分低下,而会休息的人,则永远精力充沛。

休息是必须的,但它同时也是个技术活,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休息。那到底应该怎么休息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恢复精力、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学习/工作任务?我们先来看看大拿们都有什么绝招吧!

牛人怎么做“精力管理”?秘诀就在“换脑子”!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是出了名的高效人士,每天工作量大到令人发指(约是Facebook普通员工的6倍),但从来没人听过他喊累,这小哥是天赋异禀吗?

他在Facebook内部分享会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不是,自己就是一普通青年,工作效率之所以比别人高,只是因为擅长做精力管理。让工作和休息交替进行,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

怎么个放松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换脑子”,不是让大脑停止活动,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也就是调整你的聚焦点,切换到不同的工作上去,激活大脑的另一块区域。

比如写2小时代码,就看20分钟人文类书籍进行休息;再比如开会2小时,就学20分钟中文进行休息(学习中文是小扎的兴趣爱好之一)。

为什么要让大脑改变活动内容,而不是彻底的停下来呢?科学研究显示,大脑皮质拥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组合成为功能各不相同的联合区,当一个区域活动时,另一区域就休息。

而当大脑不积极参与某种有意识的活动时,它会处在一种随时准备与外界交互的预备状态中,原本你以为该放松下来的区域,其实都在暗中紧张着。因此让大脑在不同的任务间切换,比让它“无所事事”的休息效果更好。

前段时间刷爆社交网络的哈佛小哥John Fish也是通过交叉休息的方法来让大脑的不同区域轮换放松的,比如写论文写累了就做会儿线性代数,让大脑refresh一下。这种交叉工作/休息法被称为“莫法特休息法”

除了小扎和这位红透youtube的哈佛小哥之外,还有很多牛人都是“莫法特休息法”的践行者↓↓

刘慈欣在研究所上班时期,钟爱的休息方式是写科幻小说;

六神磊磊当记者期间,喜欢通过看金庸小说并写各种读书感想的方式来休息;

电影明星吴彦祖偏爱的休息方式是画建筑设计图;

维密超模Karlie Kloss喜欢的休息方式则是编程。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在多个领域都有出色表现、坐拥多个title的“斜杠青年”,与他们擅长“换脑子”有很大关系。

大科学音频课,让孩子高效“换脑子”

研究显示,普通美国人靠这三样东西休息:沙发、披萨、Netflix,而大牛们的休息方式则是:拓展知识边界、提升个人技能、发现新观点。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

普通人一得到休息机会就让大脑停下来,而牛人们则更擅长“换脑子”,休息、学习、充电三不误。

想让孩子养成牛人般的精力管理模式,更高效地“换脑子”吗?不妨从“拓展知识边界”开始,学而思网校大科学音频课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1
比听相声还有趣,让孩子放松大脑又长知识

柠檬明明是酸的,为什么属于碱性食物?为什么金属镁着火了不能用水或者二氧化碳灭火?欧洲的“炼金术”和中国的“炼丹术”有什么关系?最早的“炼丹术”为什么用尿液作原料?

学而思网校大科学音频课的每期课程时长约为10分钟,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形式展开,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神奇且有趣的小知识,并懂得其背后的奥秘。

学累了就听10分钟换换脑子,让大脑中平时不活跃的区域充分活动起来,让大脑中用于做功课的区域得到良好的放松和休息,这相当于给大脑做了一场体操,让大脑的各个区域都保持劳逸结合的舒适节奏。

在听这门课之前,我从未想到科学还能有这种讲法——将知识点融入“对口相声”脚本中,两位老师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巧妙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拓展知识面,并将新增的见识愉悦而深刻地印在脑海中。

在内测阶段,96%的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

2
涵盖面广 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知识都包括

可乐瓶底为什么要凹进去?为什么手机电池越用质量越差?香菜为什么是香的?南极为什么比北极冷?飞机为什么能在天空中拉出一条白线?为什么有些屁能被闻到,有些屁就闻不到?

相信很多孩子都问过类似问题,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认真的答复,他们中有的人被大人随口编造的一句应付话糊弄过去了,有的则直接被视为“故意找茬”,挨一顿臭骂。潜在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就这么被压制在摇篮中。

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也是孩子们接触到趣味科学启蒙时会觉得愉悦的原因,正如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所言,对科学的探究和思考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大脑的快乐源泉。

科学启蒙,不仅能为孩子今后的理科学习打好基础,还能激活大脑,为孩子打开创造性思维的一扇窗户,让孩子成为未来社会中炙手可热的创新型人才。

3
知识点准确 中科院博士把关

给孩子听的有声书,光有趣还不成,其内容必须得经得起推敲。学而思网校大科学音频课特邀中科院理学博士段春阳为所有脚本把关,确保课程所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严谨、准确。

图为中科院理学博士段春阳

与市面上普通的有声读物不同,学而思网校大科学音频课绝不是对科普书籍的简单照搬,而是集结了数十位资深教师的智慧,原创了一系列蕴含科学知识的“小剧场”脚本,再找专业配音演员进行演绎,让孩子像追剧一样,轻松地长知识、放松大脑。

课程在正式上线前,经历过5轮内测,每一轮测试结束后,都会结合孩子们的感受和反馈来进行修改和润色。

脚本修改团队中不仅包含理工科背景的老师,还包含文科老师,使得“小剧场”在严谨性和趣味性兼备的同时,也在细节处暗藏巧思,加入了一些历史小知识和小典故,打破学科界限的独特授课方式,让孩子们听得相当带劲。

最后,惊喜来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