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篇之西周(下)

 秦岭之尖 2019-04-11

作死的周厉王奔彘死后,宣王立,宣王本身没啥特点,但是他有一个政策,料民于太原。料民,即登记户口,准备落实税收,这是周王室财政日益窘迫的表现,这本身也没问题,但是贸然行动,缺乏铺垫,自然引起民众的不满,毕竟这是关乎切身的利益。宣王死,幽王立,这是千古作死第一人。如果说幽王他爷爷厉王得罪了自己国都的国民,那么幽王就得罪了尚且愿意服从他指挥的诸侯们,这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

值得注意的是,幽王二年,西州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这一段是古代很著名的关于亡国征兆的文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分开来看。中国古代认为天灾是亡国征兆,或者是上天对统治者的不满,要么要亡国了,要么统治者要自责、罪己,亦或者大赦天下什么的以求上天平息愤怒。我们现在当然知道这其实没有本质联系的,但是这个理论出现也有并非全无道理。

第一,古代出现天灾,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发生地震、洪水等,就预示着大范围死亡,古代条件简陋,直接死亡人数已经不少,其次生灾害也更严重,大灾之后很容易出现饥荒和瘟疫,进而动摇统治基础,如果统治者处理不善,那么称之为亡国征兆也不算错。

第二,地球并非一个安稳的星球,地震出现几率很高,数年一次地震并非罕见,任何一个朝代或者国家亡国,你回溯一下,十年内几乎肯定发生过地震,所以就会说“你看,这就是征兆吧”。但是实际上盛世也会有地震,这时候没人会把它和亡国扯上关系,一般都会主动忽略掉。

第三,中国古代的阴阳气论,用来解释地震,如今看当然缺乏科学依据。阴阳气论是中医的理论基础,实际上现代科学一直无法证实,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医是伪科学,是无效的。我觉得很可笑,治疗了中国人近五千年的中医如果全都无效,华佗、李时珍、张仲景一定会从棺材里跳出来的。确实中医有些药方有问题,但是你能因为一个人手上长疮就说此人已经病入膏肓了吗?确实以现代科学是无法解释中医的一些治病机理的,但是五百年前解释不了重力,难道就认为没有重力吗?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研究还只是皮毛,谁都不敢说自己研究透了这个世界,就因为你所了解的科学知识解释不了中医,就要全盘否定它,不觉得很可笑吗?当然我并没有说中医取代西医,只是希望我们看待中医能够更加理性。

回到周幽王,幽王爱褒姒,有子伯服,幽王欲立之而废太子。褒姒者,褒国献之以求免罪之美女。褒姒的出身和许多朝代祖先一样有极强的神话成分。夏朝时期收集的龙之精气,装在坛子里,到了周厉王时期,打开之后,化为玄鼋,遇到一个七岁宫女,女娃到了十五岁无夫而孕,因弃之,出于褒国,是为褒姒。

这段颇具神话色彩的来来,和那些朝代祖先一样,真实性存疑,我大胆猜测,褒姒母亲未婚生育是有可能的,但是否因为接触玄鼋有待商榷,未婚生育乃不详,编个理由还是可以的,毕竟,踩巨人脚印都能怀孕,这理由也不算什么了。而且西周灭亡太具有戏剧性,编出这么一个故事,来表明周亡于天意,也有一定市场。

褒姒不爱笑,幽王就想尽办法,然皆无用,幽王于是点燃烽火,烽火是有贼寇入侵的 时候召集诸侯勤王的,诸侯军急至,而无寇,褒姒大笑,幽王喜,遂多点烽火。诸侯怒,多次后,诸侯军遂不至。

(小龙谈史:简单来说就是狼来了的故事,只是这次幽王玩的有点大。)

如果只是戏诸侯 ,那么危机还不至于马上到来,周幽王还有一个致命的举措,他要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这引起申侯的不满,申侯,太子母之父也,加上幽王用虢石父为卿,用事,石父佞巧,善谀好利,国人皆怨。可以看到即使没有烽火戏诸侯,也可能出现第二次国人暴动,不过这次他想废太子,引发申侯的愤怒,申侯与缯、犬戎勾结,进攻镐京,幽王点烽火,诸侯不至,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诸侯立故太子宜臼为王,以奉周祀,迁都洛邑,以避戎寇,东周开始。

(小龙谈史:烽火戏诸侯不仅仅是一个玩笑,他破坏了周王与诸侯的之间的信任,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君臣乏信,破灭之兆也)

(小龙谈史:立信极难,凡事皆信,民方信;破信极易,一事不信,民不信。一个不公正的审判比十个犯罪危害更大。所以为人处事,立法施政,必以信先,是故前有商鞅立木为信,后有曹操割发代首,皆有欲成事而先立信之意。若信一失,万事皆休矣。)

(小龙谈史:幽王最致命的还是欲废太子。立太子是中国几千年来一个令皇帝头疼的事,立太子乃国之大事,立太晚,一旦皇帝出现意外,很容易天下大乱,如秦始皇,虽欲立扶苏,却被矫诏,间接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大多会选择早立,多选择嫡长子,但是早立又有诸多问题,太子不贤;抑或出现太子权柄过大,威胁皇权,甚至发生兵变,此种事情极其常见。这就为皇室争斗添加了一个父子相残的剧本,所以立太子之事需要非常慎重。)

(小龙谈史:立太子要慎重,废太子更要慎重。若昭示太子过错而废,则子不教父之过,皇帝本身自揭伤疤,自然震动朝野;若无过错而废,则昭示天下父子不合,相互猜疑,更易动摇国本。何况太子不仅仅是一个人,其背后还有太多的利益纠缠,欲废太子,太子背后势力相当于多年徒劳,对政局自然产生诸多影响。古代诸子夺嫡事件屡有发生,太子虽主东宫,但是面临的却是所有意欲夺位皇子的对手,稍不留神,就面临万劫不复。而皇上一方面不希望随便废立,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太子做大,所以乐见其互相争斗,党争就不可避免了。如幽王欲废宜臼,其祖申侯采取极端措施,勾结犬戎击杀幽王,这虽然极端,但是也多有类似,如董卓进京,八王之乱,都是争夺皇位的负面产物。)

夏商西周到此基本简述完毕,接下来开始进入先秦东周篇,分春秋与战国两部分,春秋主要写列诸侯,战国开始按照时间顺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