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2月12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服毒自尽,那天必定分外寒冷。仰慕其德,此次皖江之行特意前往其出生地——庐江县石头镇丁坎村,寻找丁军门的遗迹。
军门是苦出身,要不也不会去投太平军——后人掩饰说他本想参加政府军,不想被长毛抓了壮丁。世事难料,最终因甲午之役竟成为淮军将领中最著名者。作为中国近代首任海军统帅(日本资料将北洋水师这一官衔译为“海军大将”),丁汝昌勇敢、忠诚、为人宽厚、敢于舍生取义,堪称楷模。然而,就理解和接受源自海盗的西方海军战法精髓而言,天朝上下远不及倭寇传人。必须指出,他缺乏决断意识和主动进攻精神,对部下管束松懈,最终导致全军覆灭的悲剧,由于临终竟未废掉自己的关防大印,被投降派盗用,背负“投降”罪名,遭受朝廷的严厉惩处。李鸿章曾为他和北洋水师诸将请求抚恤,别人均可,唯有丁军门被认为要对旅顺失守,罪行颇多,以死相抵而已,赏赐是绝对没戏的。
石头镇位于合肥——庐江公路中段,镇中悬挂有“渔网之乡、汝昌故里”的横幅,传有丁汝昌雕像一座,但我没有见到。
东行去丁坎,首先看到一些整洁的多层楼,还有一座颇为气派的“汝昌大酒店”。
查2011年11月当地媒体报道,庐江县制定的“汝昌故里”规划要在丁坎村征地千亩,除修复丁汝昌故居及纪念馆外,还要建仿古老街、丁汝昌豆腐店(丁汝昌绝对穷人出身,年轻时做豆腐为生,不禁联想起山本五十六也成了日本啤酒饮料和家乡土产的商标)云云。然而时隔一年毫无进展。我个人不太看好“汝昌故里”前景,虽然孙立人故居和三河古镇都距此不远,但如何吸引游人来到这里仍是一个大问题。
继续前行,估计这就是未来的“丁汝昌观光大道”。
经过乡间水田,很快到达安静的小村。村内很少看到男人,貌似贫困,但发现了一辆宝马5系停靠。。。。。。
丁军门在丁坎村故居已不可寻,同治三年他自庐江迁居巢县,可能是认为“钉入炉釜”不吉,墓地(文革捣毁,实为空墓)也在那里。丁坎仅余丁氏宗祠,位于小村东端,正门南向,前临乡道和池塘,挂出县级文保标志,只存可怜的三间门厅,西墙与邻家相接,后面有一空院落,门前的抱鼓石应该也是新加。

隔窗内窥,西墙供有观音,上面悬挂一副丁汝昌的便装头像,戴“六合统一”帽。
1879年丁汝昌被李鸿章调去北洋办海军,十年后荣归故里,亲手修建宗祠,分三进共24间,李鸿章特为爱将题写门匾“嗣祠厥武”,时值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和他就任提督的次年,丁军门必定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数年后提督身败名裂,这里自然就无人顾及,文革时期,祠堂大部被拆除。网查这三间房是厢房,那原来祠堂的轴线呈东西向?觉得可能有误,也许这就是原祠堂的正门。
石头镇北不远即是三河镇,英王陈玉成指挥最杰出的战斗——消灭“湘军之花”就发生在这里,但除了一些仿古商业街,没有看到太平军的任何遗迹。三河自古为水陆集市,杨振宁故居现在被开发为旅游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