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到底应该怎样练才是对的?

 昵称38341247 2019-04-11

对于如何练好太极拳,很多前辈名家给出了不少建议,如:

1、太极拳第一重要的是要放松,用意不用力。

2、太极拳要慢练,要快慢相间。

3、太极拳要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4、太极拳要沾粘连随,不丢不顶。

5、太极拳要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

……

以上除了第一条,其它都有些道理,但只能作为注意事项,而不是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为什么阿福对第一条有不同意见呢?

经常读阿福文章的拳友们应该知道我对“放松”一词多次强调过其对练功的误导和危害。因为阿福自己就是放松理论的受害者之一,以放松为准则练了二十多年的太极操。

放松是练功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和感觉,而不是习练方法。拿结果当手段,自然不会出功夫了。如果一定要强调放松,就要用“松开”来代替。或松沉,松落,松柔,松弹。所以松不是目的,它是为了沉,为了落,为了柔韧,为了弹簧劲。

阿福又通过过去一年的练功突破和对“松”的研究体悟,对松作出了更新更深入的理解。所谓的放松指的是肌肉不要紧,要松开,否则筋就无法伸展开,筋之力就练不出来。“用意不用力”也是指的类似的意思,即用意之力而不用肌肉之拙力。而意之力就是筋之力。因为意一动筋之力就启动了,但外形还没有动。这就是在静中即可生出六面混圆力或八面支撑之力来。

筋骨之力是中国功夫最独特最核心的东西。但很多门派或者由于传承的原因缺失了,失传了,或者由于保守而秘不外传,使我们今天的中国武术走偏了路。各种练法五花八门,但就是缺少了最重要的筋骨训练之法。我们把最历害的东西丢掉了,自己的长处没有了,练得不伦不类。筋骨之力没有出来,肌肉之力也没有练好,自然练不出什么功夫来了。难怪是个阿猫阿狗都敢来欺负一下传统武术。

尤其是太极拳,因其受放松理论之害最深,而习练人数又最多,所以操友人数庞大。即使排除了公园退休老人外,随便抽出几打太极拳习练者,也基本都是挨打的拳。其表现是自己练起来又松又柔,潇洒飘逸,总之看起来很精彩,很好看。但实战起来就僵了,要么变成了王八拳,要么一触即溃。

大众也因长期受到放松理论的洗脑,形成了惯性思维,认为只有放松的拳才是太极拳,否则就是错的。这样练者和评判者共同努力,把“放松”推到了最崇高的地位。

但这样放松着练能出功夫吗?肌肉之力固然没有练到,但大筋同样没有练到。这些假松者稍一动手就会现原形,因为他们没有练出筋骨之力,只要用大力推他,他的肌肉自然就收紧,就僵了滞了,那些松柔就全都不见踪影了。因此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放松练法是有很大问题的。

大家看看下图中万籁声前辈身上的大筋。

那么,太极拳到底要怎样练才是对的呢?

阿福的回答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

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呢?

适合自己当前水平的训练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当然有具体可供参考的阶段和相应的习练方法。

阿福把太极拳的修练过程总结为1个基础+7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侧重点和练法,自己的功力到了哪个阶段了就重点练这个阶段的功法。这就是适合自己的。

阿福看过洪均生前辈的晚年的练拳视频。洪前辈随陈发科公学习陈氏太极拳多年,功力浓厚,一生勤学苦练,不断钻研探索,为陈氏太极拳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晚年功夫已经大成,已经由外而内,由大圈到无圈,由有形到了无形。因此他晚年的视频看起来动作很小,显得有些内抽和回缩。

如果初学者按照他那时的视频来学习,那肯定练不出功夫来的。因为那种练法适合晚年的洪公,但不适合大家,你离那个阶段还太远。阿福认为自己如果按照那种练法也是不合适的,练功的效果会很有限的。我想即使洪公自己年轻时这样练的话也不可能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现在具体来说下这1个基础+7个阶段都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1个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以桩功和抻筋拔骨为主的筑基功法。主要包括:

1. 抻筋拔骨功:拔腰功,展臂功,开肩功,开肩胛,开胯功等。
2. 站桩功:无极式(秘传返先天,培元气法),混圆桩(通内劲,得混圆力法),技击桩,活步技击混圆桩(手法,身法,步法合一法) 

3. 太极龙虎接劲,发劲单操手(阿福就是从此式入太极拳之门的), 推墙功。

4. 身法要领:虚领顶劲,涵胸拔背,沉肩坠肘,蹋腰坐胯,圆裆,裆走下弧等。

以上这些不光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也是形意拳,八卦掌等所有中国内家拳的基本功。

对于太极拳来说,学习了基本功几个月后即可进入太极拳的进阶学习。但基本功在最初的几年也还是要同时与各阶段配合习练的。阿福把太极拳的学习分成了七个阶段,但也可以把它们作为七种练法。因为虽然这七个阶段是逐级提高的,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可以在练完第六阶段后再回过头来练第一阶段,但此时第一阶段的练法和内涵就与刚开始学习时不在同样的高度了。

现在阿福就来说一下这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胯的松开沉落及裆走下弧来行拳。

落胯是第一步,说白了就是下蹲。蹲谁不会啊?但事实是大部练太极拳的人都不会落胯。常犯的错误有两个:

1.胯落不下去,沉不下去,坐不住胯,即不会蹋腰坐胯。练拳时跟个木头杆子一样,直挺挺的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劲气更无法沉到脚底。同时胯和裆一点也盘练不到。如果胯和裆练不出来,内家拳是永远也无法入门的。

2.身体看似蹲得很低,但只是膝盖处的弯曲,胯没有松开沉落,大转子处没有多少转动,身体的重量都落到膝盖上去了,也就是跪膝。这个比上面的木头杆子似的练法危害更大。不但练不出功夫,日久还会伤害膝盖。

只要胯会落了,裆走下弧就容易了。偏沉则随,借大地的引力,由一侧胯的沉落启动拳势。胯一落就会生出一个势能,只要给它一个方向引导,走下弧,转换重心,变换虚实,真正的太极拳就运行起来了。有了这些就会练出裆劲,就会引动丹田。

阿福自己的经验是,开始的时候因动作刺激特别是落胯和裆走下弧而领动丹田。几年之后有几个月的时间即使不练拳时腹部也会不自主地向内收缩,而练拳时内收外放就更加明显。再接着会感觉到腹部随着身体的动作而进行着各个方向的运动,此时才真正体会和明白了丹田内转的含义。

再之后动作和丹田完美协作,可以作到丹田之动在动作先。此时练起拳来味道就完全不同了,真是妙不可言。

先不说技击作用,仅从健身养生角度来说,整个腹部由内而外的立体运动和对肚皮进行表面的按摩比起来,效果不知会高出多少个层次。一些疾病,如男子的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女子的月经不调,子宫,卵巢等妇科问题,肠胃,膀胱等毛病都会因大丹田的根本性的生理改变而彻底解决。

第二个阶段:

以肩和肩胛骨的撑开抻拉行拳。

我们后天养成的用力习惯,通常是喜欢手自作主张,一遇到外力时就会起肩和耸肩,这样便只有手臂的局部之力了,因为脊椎的力没有到肩,也就没有腰胯的力了。

怎样才能力由脊发呢?

先要开肩,然后才能沉肩坠肘。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开肩胛骨,两个肩胛骨向两侧展开再下沉。这样肩在上下方向便和腰的力就接上了,在左右方向便和脊椎的力连成一体了。武术中的熊膀,其实就是开肩和肩胛后的外在表现。

虽然我们在基本功中已经进行了开肩和肩胛的训练,但那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在拳架中让肩反复地进行抻拉和伸展。即在行拳时手臂和身体要有相反方向的力,比如手臂回来的时候要由脊椎先动,再带动肩胛骨,肩胛拉动大臂,小臂和手。手出去的时候顺序正好相反。这样练拳就是在练抻筋和开肩的功夫了,而不是单纯地舞动胳膊展示轻柔和流畅的空架子。

第三阶段:

以根带梢,以胯带手行拳。即腰胯先行,梢节随之走。

在太极拳的第一阶段,其实已经由胯启动拳势了。此阶段更加明确了胯的主导作用,腰随胯而动。太极拳论中说“以腰为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其实作者要么是故意留了一手,要么当时的生理解剖学不够精细,把腰和胯统称为腰了。如果没有胯哪里来的腰?

第四阶段:

梢节领劲,根节催动。即梢先走,根后推。

在前一个阶段我们以腰胯带动四肢行拳,但意劲气要贯注到梢节。初期不可能真到,但先要有到梢节的意识和由脚而手的顺逆缠丝。功行日久则力贯四梢。在此阶段要侧重手领劲的训练,先要以顺逆缠丝的螺旋拧转形成手与肩背的对拉对争。之后达到由手而脚的整个身体的顺逆拧转。

如果只停留在第三段而没有这一阶段的训练就不会有完整的根节与梢节的劲力的贯穿,或者说只有五十分的成绩,离一百分还差一大截子呢。所以如果你现在的水平只能免强达到第三个阶段或者更低的层次,就以你的标准来否定第四或更高阶段的太极拳习练者,那你真的是还不够评判的资格。更不用说上来就骂了,骂人多少等于骂自己多少。

现在网络上有一群喷子,一部分是对传武一无所知甚至仇视传统武术的人。还有一部是会一点武术的传武习练者。这一部分人现在也加入恶嘴毒妇的队伍。以自己对功夫的一知半解和浅薄的认知就张口骂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因角度和距离的不同造成的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判断。

因自身境界和高度的局限更会作出错误的判断。所谓井底蛙不知天之大,塘中鱼不知海之阔。判断错了只是自己的事,也没有多少关系,但如果根据你自己自以为是的错误判断就进行恶毒的攻击和辱骂,那就不可原谅了。

从来伤人就会伤自己,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因为,首先,只会挑毛病不知道发现别人长处的毒舌们是很难学习进步的。其次别人也肯定不会指点这些无知浅薄的喷子们。而且本来到眼前的机缘也会从他们身边溜走,而且再也不会光顾。

因此这些人骂的是别人,毁的是自己的成长、进步、前程、富裕、健康和快乐。

阿福前几天在公众号上发了几位陈氏太极拳名家的视频,让大家发表意见。一个目的是大家学习人家的长处,另一个是发现喷子。一经发现立即从公号中清除出去。我们的队伍中不允许这些人存在,不允许几条烂鱼就腥了一锅粥。好东西不是给这类人的。最奇码他们是看不到阿福今天和以后的文章和视频了。这就是因果报应的实例,而且是现时报。

我不敢说我的文章有多高明,但只要经常读我文章的拳友们一定会有收获和进步的,甚至会因此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习拳之路。不是我的水平有多高,而是现在错误的东西太多了,而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却都很有道理。对于没有入门的拳友们来说是很难判定真假的。走错了路,时间,健康,功夫是再也追不回来的。

第五阶段:

以脊椎为轴行拳。

把脊椎作为轴来练拳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很多人打拳喜欢晃来晃去,不懂拳的人以为拳打的很活泼很潇洒。其实那种练法与真正的拳越走越远了。

记得年轻的时候看过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太极张三丰”。非常喜欢里面的太极拳发力动作,有很长一段时间模仿那些动作练习太极拳。当然练不出什么名堂来,因为那只是在左晃右晃,只是表演,只是外表好看,根本没有轴,没有根,分不出阴阳,没有动静虚实。

所以武侠类的影视作品和小说一方面培养了我们的兴趣,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这是好的。但另一方面也误导了我们对武术的理解和习练。这个影响至今还是很严重的。

阿福前段时间发的视频中有懒扎衣。其中的最后一式就是以脊椎为轴分阴阳的方式来习练的。大家可以看到左右胸是向两边分开的,也是节节分开的练法。两手也是向两边分劲的,是对争发力。而去年发的懒扎衣是以根和梢的方式来练的,两胸和两手是合住劲的,是向同侧发力的。

所以同一动作,因处在不同的阶段,或不同的侧重点练法却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轻易地断定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只要是在练真东西的就是好的。

第六阶段:

以节节贯穿行拳

这一阶段的练法是因前五段反复习练和积淀而达到的。要节节贯穿首先要节节分开。我们大部分拳友是不会分节的。比如上面的懒扎衣就是左右胸分开的练法。即左右分节,还有前后分节,上下分节,里外分离等。如果你练的时候没有这种分节的练法,只有整个身体和手脚完全同步的运动,便只能停留在初级整劲的水平上。

有位粉丝留言说您能否通过节节贯穿的方式演练一下,让我看一下你的真功夫。

其实所谓的节节贯穿并不仅是外在的,更主要的是内劲内气的贯通和内部筋网的一线贯穿。如果你的层次到了,自然会看出来,如果不到,即使我一边练一边讲解你也是看不明白的。不过以后有时间我会抽出一两式用以上六种方法分别演练一下,让大家有个直观些的认识。

在外形上的协调和贯穿方面,很多其它运动也都有,比如舞蹈,体操,杂技等。但它们只是肢体上的一致和协作,而我们的太极拳等内家拳是从里面先开始的贯穿,是意一动而内中先动,然后才有外形上的动,而且即使在静态中也有贯穿之力。

记得阿福在学了二十多年太极操后,准备重新学习真传太极拳。彼时网络已经非常普及方便了。于是先在网上搜索有关信息,特别是陈氏太极拳的视频。有一次看到了一个和尚(释延弘)演练的老架一路。当时为之叹为观止。觉得真是打得太好了,认为整套拳节节贯穿,行云流水,架子沉稳,舒展大方,松活弹抖,赏心悦目。

但当我学了真传太极拳一年多后,再看他的视频是就感觉有些不太顺眼了。但具体的毛病还说不太上来。昨天我又上网看了一遍这个视频,下面的评论中也是好评如潮,这在近两年来说实在是难得了。人们很容易被表面所迷惑,也很容易从众,随大流。然而这种表面很精彩但内中空空的拳才是最误导人的。

现在以阿福上面所列的标准来检查,释老师的任何一式都没有做对以上六条中的任何一个。胯没有沉下去,裆没有撑开,身体是上浮的,没有根与梢的意识,没有身轴,没有分出阴阳,更谈不上节节贯穿。但他沉肘坠肘还是不错的,身体的韧性也比一般人好,可能是从小练过武术的原因吧,身体协调性较好,所以练起来好看些。

第七阶段:

以神意行拳。

前六段的功夫有了,便会内外合一,以内引外,由手到脚一气贯通。日久便可全身通透,周身无涩无滞,意到形随。便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了。此乃吾辈的努力目标也!

以上七段是阿福自己对太极拳习练过程和方法的大致划分,不是绝对的。也可以分得再细些,或者分得再简单些。不过里面的东西是相同的。

重要的是拳友们要认清自己当前的水平,找到现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要领,按之着手习练。然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上去,该练的都要练到,不要急于求成,可能某一天你会发现太极拳的大门就在眼前了。

==========================

我们的内家拳网络辅导已经开始新年招生了! 点击这里了解详细情况。

阿福老师一对一辅导,欢迎报名。从头开始,明窍要,得真传,走对路。老师根据自己三十多年内家拳习练的经验教训,给学员有针对性的指导,抻筋拔骨,校正站桩和拳架,指明方向,告别太极操和花架子,尽快获得内劲,迈入真传内家拳的大门。

通过现代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并充分利用远程视频时代的便利,老师可以随时帮助学员校正和指导,已经和当面教拳相差不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