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全班第一的他,是如何被老师和父亲推向最后一名的?

 长沙7喜 2019-04-11


孩子为什么讨厌学习? 来自每周微课 10:04

↑↑↑戳上方绿色标,收听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

文:王金海

曾经在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我不想去上学了》中,读到这样一段话:

我不想去上学了,我病了。你看不出来吗?只要有人一说学校这个词,我就感到恶心,会胃痛,连奶都喝不下。

我走进教室坐了下来。我真想变成外面的云彩。橡皮,本子,钢笔:拿它们去喂鸡吧!

……

我想这也是现今许多孩子的真实写照:厌学!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孩子会讨厌学习?

01

在学习中有两个循环,一个是正向循环,也就是良性循环;一个是恶性循环,也就是说:一旦当孩子学习有落后,就会产生很多消极和负面的暗示。

第一步是学习落后,第二步是消极暗示,时间久了就会带来第三步负面信念,之后就会带来第四步厌恶行为,第五步就会导致学习更加落后这是个恶性循环的闭环循环。

反过来,正向循环是不管孩子学习进步或落后,孩子都能够产生积极的暗示,然后形成正向的信念。这样就会带来爱学习的行为,最后学习就会更好,这是个良性循环。

所以通过这两个循环我们看出,最关键的点不是孩子的成绩好不好,而是对孩子成绩的好坏所形成的是消极的暗示还是积极的暗示,所以今天我们要重点谈谈消极暗示这个环节。

02

为什么消极暗示对孩子伤害这么大?

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有个孩子,他以前数学全班第一。

有一次上课,他稍微做了点小动作被老师发现,老师就让他回去把题目包括答案罚抄五遍。因为他一直是班里第一,所以数学老师原来也一直很喜欢他,他也认为,所以他对罚抄就漫不经心。

第二次上课时,老师发现他没有做,便很生气,于是让他罚抄50遍,孩子就更加不愿意了。

有个孩子,他以前数学全班第一。

有一次上课,他稍微做了点小动作被老师发现,老师就让他回去把题目包括答案罚抄五遍。因为他一直是班里第一,所以数学老师原来也一直很喜欢他,他也认为,所以他对罚抄就漫不经心。

第二次上课时,老师发现他没有做,便很生气,于是让他罚抄50遍,孩子就更加不愿意了。

后来老师更加生气,开始让他罚站,但孩子依然屡教不改,于是老师恶狠狠跟他说:“再不写完就不要来我的课堂!”

老师最后还叫来了孩子的爸爸,爸爸知道以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书包重重地扔在孩子身上。

当爸爸做完这一切,孩子觉得非常丢脸,他非常委屈地坐在教室里,情绪非常低落,他跟数学老师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化解。

就这样,一个班级数学第一的孩子,在其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成绩一下子跌入班级数学的最低档。

事情发生之后,孩子认为数学老师从此对他失去了信心,后来他读书的状态非常糟糕,最终也没能考上一个好学校。

后来老师更加生气,开始让他罚站,但孩子依然屡教不改,于是老师恶狠狠跟他说:“再不写完就不要来我的课堂!”

老师最后还叫来了孩子的爸爸,爸爸知道以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书包重重地扔在孩子身上。

当爸爸做完这一切,孩子觉得非常丢脸,他非常委屈地坐在教室里,情绪非常低落,他跟数学老师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化解。

就这样,一个班级数学第一的孩子,在其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成绩一下子跌入班级数学的最低档。

事情发生之后,孩子认为数学老师从此对他失去了信心,后来他读书的状态非常糟糕,最终也没能考上一个好学校。

这个惨痛的例子也然我们认识到,消极暗示对孩子的伤害有多么大。

其实,人之所以会产生消极暗示,是因为他产生了消极情绪,这对人的影响非常重大。

有一次,有个孩子来我的教室,我在开会时,他不停地把灯的开关开起关上,我们开会也因此受到干扰。

碰到这种情况,大部分的父母会说:“不许捣乱!”可越这么讲,这个孩子可能会越捣乱。

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当着所有人面说:“来,这位同学,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从现在开始到中午吃饭的三个小时,你就一直把这个开关开起关上,开关三个小时,而且中午还不给你饭吃。”

这时,孩子明显感觉到刚才的捣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他觉得压力很大,所以孩子很快就不不捣乱离开了。

其实,让孩子终止捣乱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给他添加了负面的情绪,给了他消极暗示。

03

为什么要对孩子说你能行?

我们做父母的,要非常在意我们平时讲的每一句话。因为哪怕是无心一句话,也有可能会渗透到孩子的潜意识中,给孩子造成不同的暗示,从而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都知道要经常鼓励孩子,而不是批评孩子。但我们仔细想想看,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挑剔和批评孩子,而不是在鼓励孩子。

比如我们经常会说:

你怎么不及时完成作业?

你做事真的越来越磨蹭了!

你怎么总是马马虎虎的?

你脑子怎么这么笨,学什么都这么慢……

当孩子得到了这些消极暗示后,这些消极暗示会慢慢渗入到孩子的信念中去,从而影响他的行为,这太可怕了。

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其实最初是源自于我们对孩子的看法。

如果我们不停给孩子灌输“行”的意识,孩子也会觉得自己行,但如果我们不停否认孩子的努力,认为他“不行”时,孩子自己最后也会得出结论:我就是不行。

从现在开始,认真去挖掘孩子的进步点,并在他身边的圈子里大力表扬这些进步点,让孩子形成积极暗示,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在思想和行为上变得更加积极。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讲的主要是:孩子厌恶学习,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产生了消极暗示。

那么,明天我们给各位讲的话题是:如何深度的影响孩子潜意识的行为。明天晚上9点我们再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