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11月27日今晚报《日知录》古人的“鬼诗”

 我执斋 2019-04-12
毛乐耕
田申刻
  薛涛是中唐著名女诗人。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中收有她的一首《赠杨蕴中》:“玉漏声长灯耿耿,东墙西墙时见影。月明窗外子规啼,忍使孤魂愁夜永。”编选者在此诗题下还特意作注:“死后作。”此诗写得中规中矩,但“死后作”这几个字让人生疑。人死了还能作诗,岂非天方夜谭!

  关于此诗,同是南宋的计有功《唐诗纪事》倒是有一段记载:“进士杨蕴中下成都狱,梦一妇人曰:‘吾薛(涛)也。’赠诗云:……”赠的就是这首“死后作”。按照计有功的说法,这首诗是已经故去的薛涛托梦赠给大牢中的杨蕴中的。

  鬼能在梦中赠诗给活人,这当然是无稽之谈;然而有的书,如《万首唐人绝句》,如明本《薛涛诗》,却也一本正经地将其录入,可见编选者还是热衷于此道的。

  回首中国诗史,鬼诗和鬼文章一样,竟也不时能见。溯源起来,鬼诗滥觞于春秋,晋代以后,绵绵不绝,直至唐代,似乎更盛,《全唐诗》中就有收录。鬼诗当然是活人假托的,不过这假托的情况很复杂,有的是想让鬼替人代言,有的则纯为游戏之作。然而不管是真情抒发也好,游戏之作也罢;是有话要说,还是搞笑恶作剧,托鬼作诗,总让人有点怪怪的不爽的感觉。而且,假托伪造,以假乱真,也给后世的鉴别研究带来了困难。这首托名薛涛的《赠杨蕴中》,就是这样的鬼诗。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聊斋志异》卷首渔洋老人的题诗:“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