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放到现在适用吗

 历史子衿 2020-07-29

文/云梦

民间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放到现在适用吗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俗语都是经过老百姓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代代相传后便成为了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句子。

很多俗语总结的十分精辟,比如家中老人经常说“过了八月半,天都冷一半”,意思是当过了中秋后,暑气就会降下来许多,早晚也会凉快起来。而现实中也的确如此。

民间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放到现在适用吗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很多人都听过的一句民间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

我们先从字面意思解读一下。俗语中的月份基本指的都是阴历,这句话从字面来看,是说出生在阴历六月或八月的人是命带福泽之人,而出生在正月或腊月的人则是没有什么福气的人放到现在适用吗?

民间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放到现在适用吗

有道是金秋送爽,秋天是一个农民们开心丰收的季节。这时候如果农家生下了一个婴孩,简直称得上双喜临门既丰收了硕果,又喜得了孩子。这个时节,大人收获了粮食后,还有时间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不光大人开心,孩子也不会饿肚子。

所以在六八月这个时期出生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还有大人的关照,能够更加幸福地成长

民间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放到现在适用吗

但是正腊月就不同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时期是百姓最忙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为春节做准备。比如说购置年货和新衣等,提前很久就要开始忙碌起来。那么这个时候出生的婴儿,大人照顾的时间相比秋季就会减少很多

更何况腊月之际温度是一年中最低的时候。这个时候刚出生的婴儿就要开始抵抗寒冷,极大可能会受风寒而感冒,甚至发烧

民间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放到现在适用吗

过春节的时候,每户人家都会通过放烟花爆竹来庆祝新春,除旧迎新。虽然这是一个喜庆的习俗,但是对于刚刚出生的孩子来说,鞭炮声太大太吵,非常容易吓到他们。睡眠和精神肯定会受到影响,看来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还有一点,在腊月时期,很多粮食作物都还没有开始生长,相比之下粮食的数量不是很充足。那么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们不能吃饱,容易饿的经常大哭。

民间俗语:“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放到现在适用吗

由此可见,这个时候出生的孩子,光是吃饱或者穿暖都是一个问题,既有受寒的风险,又可能受到惊吓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俗语的后半句才说这个时期出生的孩子没有什么福气的人

但是事无绝对,俗语虽然是靠生活经验总结出来,但是它们的科学依据还是有待考察的。不能完全相信,但是自古以来,很多俗语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砖瓦,还是很有价值的,后人有兴趣也可以研究其中的规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