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多重角色:海盗、隆武朝权臣、清朝降臣

 执卷绨素 2019-04-12

1644年到1645年,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明朝接连丢掉了两京,失去了两位皇帝。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在北京自尽,1645年五月,继位的弘光帝又被清军俘虏。但是,此时的明朝还有抵抗的决心,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地方实力派的拥护之下,在福州登基称帝,成为南明的第二位皇帝,明朝残余地方政权在隆武帝的领导下坚持抗清。

关于隆武帝和郑芝龙的背景,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简单来说,隆武帝朱聿键原封唐王,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之后、朱元璋的九世孙,少年和青年时期曾两次被关在监狱之中,受尽磨难,最终得以大赦,独特的经历赋予了隆武帝不同于一般藩王的特质,他胸怀大志,志在恢复大明江山。而郑芝龙则是明末活跃在中国东南沿海、台湾附近和日本的海商和海盗结合体,崇祯初年被明朝招安,为明朝镇守福建,他还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

隆武帝在郑芝龙的支持下继位称帝,登基之后自然对郑芝龙投桃报李,隆武帝将他从南安伯晋封为南安侯,并且委其以军事重任,史载时内外文武济济,然兵饷、战守机宜俱郑芝龙为政,可以说郑芝龙虽然没有首辅、大学士之名,却是名副其实的头号实权派人物。

然而,在郑芝龙的辅佐下,隆武朝仅仅一年左右便被清军击溃,可以说,隆武朝的溃败,郑芝龙要负绝大部分责任。那么兵力强盛、权倾当朝的郑芝龙都做了些什么呢?

议战守

前面提到,郑芝龙是东南沿海最大的军阀,当时福建掌握兵权的除了郑芝龙之外,还有他的弟弟郑鸿逵、郑芝豹等人,所以战守事宜都由郑芝龙来决定。在隆武帝登基后不久,郑芝龙即召集朝臣们商议战守事宜,最终定兵员数量为二十万。自仙霞关(浙闽边界)外,确定了需要派兵驻守的地方有一百七十余处,总计需要兵员十万人。另外十万人,则计划在冬天练兵,第二年春天分为两支出关,一支出浙东,一支出江西。

整个计划看似完美,也十分富有进取心,但是后来的史实却证明了这不过是郑芝龙的表面文章而已,终隆武一朝,郑芝龙都没有派兵大举出仙霞关,仅仅派了少量部队出关象征性地做做样子,之后就一直龟缩福建,置江西抗清义师而不顾,贻误抗清大局。

议助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军队来说,粮饷是至关重要的,而郑芝龙养着庞大的军队,军队的开销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十月份,郑芝龙派人到广东催饷,有数十人因为交饷延误而遭到责问。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郑芝龙命令巡抚以下官员按照俸禄来捐献军饷,除了官员之外,还有绅助大户助,各地官府的库银也都被押解到福州,充作军饷。但是,郑芝龙犹嫌不足,甚至开始卖官鬻爵——“部司银五百两,武札仅数十两或银数两,导致倡优厮隶,尽列衣冠,如此明目张胆地明码标价,让百姓们都看清了郑芝龙的嘴脸,识者已知其必败也

遣子入侍

当时隆武帝还没有子嗣,所以郑芝龙乃令子郑森入侍,郑森就是郑成功的本名,但是郑芝龙送儿子入侍的动机却不单纯,他的目的是严密监控隆武帝的一举一动,隆武每意有所向,成功辄先得之,以告芝龙。但是,隆武帝却对年轻的郑成功十分欣赏,当然也有拉拢郑芝龙的意图在内,隆武赐国姓,改名成功,这就是郑成功名字中成功二字的来历,隆武的赐姓也是郑成功经常被称作国姓爷的依据。

也许正是隆武帝对郑成功的关爱有加,使得郑成功在日后能够与投降清朝的父亲划清界限,继续效忠明朝,此乃后话。

出关

隆武帝一直想出关抗清,但是郑芝龙却出于保存实力的想法不愿意出关抗清,但是君命难违,郑芝龙还是得做做样子。芝龙亦知不出关无以压众心,因分兵为二,声言万人,实不满千,所以这次所谓的出关不过是徒有其表的敷衍罢了。

其结果可想而知,出关队伍逗留了一月有余才缓慢出关,出关之后行动缓慢,最后走了四五百里之后,就借口粮饷不足而收兵回闽。

郑芝龙降清

郑芝龙不仅对出关抗清不热心,甚至对能否守住福建也心生动摇,而清军主帅、贝勒博洛也看出了郑芝龙的暧昧态度,于是在洪承畴的建议之下要招降郑芝龙,博洛命郑芝龙的同乡、招抚福建御史黄熙胤写信劝郑芝龙降清,得知清朝态度后的郑芝龙便开始策划降清事宜。

当清军进攻福建之际,郑芝龙不但没有抵抗,反而撤掉仙霞关的守军,清军得以大举进入福建,这让郑芝龙认为自己为清朝立了一功。另一方面,郑芝龙认为,两广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下,如果自己降清的话,两广总督可得,而博洛也以闽广总督之位诱惑之。

接到贝勒的书信之后,郑芝龙欣喜不已,下定决心要降清,甚至不顾儿子和诸弟的劝阻,亲自到已经被清军占领的福州晋见贝勒博洛,两人相见甚欢,折箭为誓,畅怀痛饮,就这样一连喝了三天,郑芝龙已经完全放松了戒备。不料,第三天半夜,清军突然拔营而起,郑芝龙被清军裹挟而去,跟随郑芝龙来福州的五百亲兵被清军与郑芝龙分隔开来,就这样郑芝龙被清军挟持北上,正如郑成功所担心的,郑芝龙成了“脱渊之鱼”。

在郑芝龙降清被挟持之后,郑芝龙的部队失去了领导,很快就分崩离析了,最终儿子郑成功收集了一部分残部在东南沿海继续抗清。

而隆武帝则因为失去了郑芝龙的支持,成了清朝的俘虏,后不屈而死,隆武朝灭亡。郑芝龙出身海盗,归顺明朝后镇守福建,在南明隆武朝权势到达了顶峰,成为权倾朝野的人物,但是却误判了形势,走出了投降清朝的错误一步,不仅导致隆武朝的失败,也导致了自己身败名裂。

参考文献:《明季南略》、《南明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