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离不开月饼,离不开团圆,然而中秋节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这篇文章让小编看的甚是感动,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一切都是平凡朴实的叙述,却娓娓道出了中秋节真正的意义。记忆如潮水般,让小编不由的想起了儿时中秋的场景。那时的月儿很圆,那时的月饼很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包装,却寄托着美好祝福和思念。那时与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而成年后,背井离乡,奔走他乡拼搏工作,又有多少机会能在中秋实现团圆的愿望,记得常回家看看。 “妈妈,为什么今天的月亮这么圆啊?” “因为今天是中秋节啊,今天月亮又大又圆,家家都吃月饼,吃了以后宝宝家就能团团圆圆啦~以后我们可以每年都这样一起看月亮,好不好啊? 中秋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小长假,对于老人们来说是一次对儿女回家的盼望,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一种记忆和温情。 小时候的月饼品种很少,莲蓉的,五仁的,椒盐的。可是听我妈说他们小时候就只有猪油白糖……那个香啊,虽然没有尝过,但是看她描述时的表情,就觉得好向往,好幸福。 每次问起妈妈的小时候,她总是会越扯越远,刹不住车。她的小时候物资匮乏,能填饱肚子就觉得很满足了,用妈妈的话来说,这些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就算上高大上的美食了。 过节时,外公会带回来各种礼包。用牛皮纸包的整整齐齐,上面贴上红纸,工整喜庆,往桌上一摆,看的人心痒痒。熊孩子总是对这些没有抵抗力,忍不住偷吃。 
舅舅说,因为看不见里面包的是什么,所以每次都是撕开一个角,偷点尝尝~最怕的是偷到白糖和蜜枣了。因为撕开一点点,白糖就一下子倾泻而出,再也复原不了了;蜜枣太大个,偷吃一个就一个角空了,太容易被发现,如果发现了,今天又要挨骂了…… 妈妈说,她最喜欢给外公送饭了,送到单位,就能拿到零花钱,可以在外公单位外的小摊上买根甘蔗或者吃完热腾腾的小馄饨,但是不告诉哥哥姐姐们…… 阿姨说,每年过年前,外公外婆每人的“年货”都是分好的,所以大家都藏在枕头底下,谁也舍不得吃,老是半夜起来看看还在不在,怕被兄弟姐妹偷吃了…… 妈妈小时候的生活清贫简单,却很满足,很快乐,有让人羡慕的滋味~ 我的小时候,已经过了这样困难的时期,虽然还谈不上物资有多丰富,但是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的校办企业——裕达饼家的榨菜鲜肉月饼!裕达饼家,可能杭州人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说起九月生活,一定不陌生。没错他们就是同一家,而且他们就是我们小学的校办厂。当时裕达饼家并不是一个企业,只是为我们学校做一些课间点心,没有零售。每年最盼望的就是中秋节的课间餐,香喷喷的月饼拿到手上还是温热的。 
顾不上烫手,一把抓起来,稍用力表皮就酥脆的掉一地,马上用另一只手在下巴处接住,把头仰高,生怕漏掉。里面的馅料鼓鼓囊囊的冒着热气,咬下去还有肉汁流淌出来,油润但是不油腻,榨菜的鲜咸伴着肉香容不得你多想,黑手又伸向点心箱了……第一个是有保证的,第二个就基本靠抢了。每次这个时候我都把第一个放进书包,马上抢第二个,所以都是妥妥的(邪恶的笑……) 回家的路上,生怕被月饼压碎了,捧在手上,又怕被我捏塌了。这一路小心翼翼,打开袋子闻一下,又系上。一到家,还没打开门,就大喊:“老妈,我给你带榨菜月饼啦!”妈妈总是很开心的说:“好好好,快进来,今天上课学了什么呀?” “妈妈,榨菜月饼我今天又抢到两个啦,我已经吃了一个了……” “回家作业多不多啊?赶紧做。” “妈妈,月饼我特地给你留的,很好吃类……” “赶紧做作业吧,妈妈烧饭了,等下给你做好吃的,今天中秋节,晚上我们赏月去……” “妈妈,月饼……” “放着吧……” 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很失落,好像她并不在乎我给他争取来的,所以每年的这个月饼最终都是我吃的。但长大后菜明白其实她是舍不得吃,把好的留给我…… 长大以后,月饼的口味越来越多了,吃的人却越来越少。倒是那些古早味的简包装月饼更受欢迎些。那里面除了诱人的美味,更多的是一份牵挂和祝愿。中秋,抽空回家看看,陪陪双鬓开始斑白的双亲,听他们说说小时候的故事…… “妈妈,为什么今天的月亮这么圆啊?” “因为今天是中秋节啊,今天月亮又大又圆,家家都吃月饼,吃了以后宝宝家就能团团圆圆啦~以后我们可以每年都这样一起看月亮,好不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