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165

 梦想童年594 2019-04-12

魏孝文帝拓跋宏塑像

NO.165

不过,根据郑羲等人的反应,冯太后也意识到这样的政策必然会遭到豪强的抵触

她从来不是个认死理的人。

除了原则性,她也有足够的灵活性。在她的眼里,大方向是绝对不可动摇的,具体措施是完全可以商量的。

因此,她在执行的同时也大大下调了税率,三长制这才得以顺利推行。

三长制实施不久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使得各地户口大增,从而继均田制后更进一步地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而且还大大加强了北魏朝廷对地方的统治。

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这三大制度的创立,是冯太后政治生涯中最为光辉的一页。

虽然这些设想并不是她首先提出的,但将其化为现实的却是她。

可以说,没有她无与伦比的远见卓识、无比高超的领导能力、无人可比的巨大威望和无坚不摧的非凡魄力,这样大手笔的改革是肯定不可能成功的!

而冯太后对北魏帝国的贡献还不止于此。

身为汉人的她深知鲜卑人文化落后,要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唯有走汉化的道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汉化创伟业,皇帝是关键。

为此,她尤其注重对皇帝拓跋宏的培养。

拓跋宏刚一出生,她就将其接到身边亲自抚育,亲自教他说汉语,写汉字,念汉诗,看汉剧,学汉家经典……

在她的影响下,拓跋宏自幼就以仁孝著称。

4岁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父亲献文帝拓跋弘身上长了疮,他居然不顾脏臭,一下子就扑上去用嘴把脓吸了出来,周围的人见此情景都非常感动——别的孩子只会吸母亲的奶,他却吸父亲的脓,这样懂事的娃,真是世间少有!

一年后拓跋弘把皇位禅让给他时,他没有欣喜若狂,也没有呆若木鸡,而是一直在默默流泪。

拓跋弘问他为什么哭,他的回答让在场的满朝文武都大吃一惊:代亲之感,内切于心——代替父亲的位置,内心非常痛切。

谁能相信,这样的话竟然是出自一个5岁幼儿的口中!

这些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年幼的拓跋宏声名鹊起,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一片称赞:此子真乃神童也,以后一定是个明主!

但这却让冯太后对拓跋宏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小皇帝太聪慧了,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不利?

据说她一度曾有过废掉他的念头。

当时正逢寒冬,她把拓跋宏关在一间四面漏风的空房中,三天没给他吃东西,同时又召来太尉拓跋丕、尚书右仆射穆泰以及李冲等几个心腹重臣,提出了废黜拓跋宏、改立其二弟拓跋禧为帝的想法。

没想到这个提议不仅遭到了拓跋丕等人的反对,连自己的情人李冲也竭力劝谏,冯太后这才不得不改变了主意。

此时又冷又饿的拓跋宏已经奄奄一息了!

然而他对这个差点将他折磨致死的祖母,却依然没有丝毫怨言。

你虐,或者不虐我,我都在这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我,我的手都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他始终对冯太后无比敬重,无比依恋。

冯太后出门他跟从,冯太后说话他听从,冯太后指示他服从,冯太后耍性子他顺从,冯太后不讲理他盲从……

我觉得,如果说“史上最牛岳父”的称号属于后世的独孤信,那么“史上最乖孙子”的头衔则非拓跋宏莫属!

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太后逐渐被他感动了,最终彻底放下了戒心,开始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他,也开始更加尽心地培养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