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港看云\快意江湖之后,不该让风雪落幕\郭一鸣 2019-04-12 03:18:09大公报 ![]() 图:香港树仁大学日前举办“咏春─传承与保育”讲座,叶问长子叶準师傅(站立者左)即场示範咏春\大公报记者 黄洋港摄 九十五岁的叶问长子叶準师傅与孙子、叶问宗师两代后人同台“过招”你见过吗?上周六下午在树仁大学邵美珍堂,数百名叶问迷亲眼见到这一场面,同场除準叔叶準师傅,还有其他七位叶问徒弟徒孙一起出席活动,包括梁锦棠、骆劲江、彭耀钧、李煜昌、严志伟、徐贯通和黄匡中,八位咏春师傅同台亮相,阵容空前,黄贯中、梁锦棠、骆劲江、李煜昌等多名师傅分别亲自示範叶问咏春功夫,虽然只是三招五式,十个八个动作,但掌风阵阵拳风习习,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每一位师傅示範都赢得掌声一大片。 笔者不谙武林完全不懂武术,对任何功夫门派包括咏春一无所知,纯粹因为看过叶问电影的缘故,喜欢咏春武功,所以,接获树仁大学新闻系副主任李家文邀请出席“咏春─传承与保育”讲座,立即应允,甚至取消与讲座日期相撞的一项安排,为的就是想亲眼一睹这一著名传统武术流派各掌门人的风采,顺便了解中国功夫在本港传承的情况。 出身佛山世家的叶问,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创立咏春拳,六十年代中期正式成立咏春体育会,成为一代宗师。準叔自七岁起随父亲叶问宗师习武,一九七二年宗师仙遊,叶準开始传授咏春拳,一同出席讲座的现任明爱莊月明中学校长彭耀钧便是準叔的入室弟子,準叔更曾於二○一○年凭在电影《叶问前传》饰演一代宗师梁璧,夺得第十三届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黄匡中师傅的父亲黄淳樑师傅,更是另一位武林宗师李小龙的授业师兄。台上其他各位师傅分别讲述自己投身叶问咏春门下的故事,或从好玩开始,或慕名而来,而学成之后各自设馆授武,传承咏春,準叔更远赴欧美澳纽等国传授武功。经过六七十年,叶问咏春拳在香港独树一帜发扬光大,弟子众多遍及世界五大洲。準叔及各位叶问弟子的故事,其实是中国传统武术传承的缩影。 叶问咏春在香港最兴盛之时,内陆的武林正受到衝击,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在香港、台湾或海外得到传承甚至发扬光大,九十年代我在台北见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比起广州武汉要正宗得多。香港潮属社团每年举办盂兰节之隆重热闹,在发源地潮汕一带反而不多见。一代宗师叶问当年如果不离开佛山来到香港,恐怕很难快意江湖,遑论有今日叶问咏春拳的局面。见多识广的老友许平兄提醒,叶问咏春拳与当今佛山永春拳属同一门系,佛山永春拳并未失传。我曾经在佛山岭南新天地见到有一个咏春堂,内陆媒体报道又叫道“咏春”,不知永春和咏春是否系出同门。令人高兴的是,近年内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育不遗余力,捨得花钱,据悉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的故乡,有“南派武林之乡”的佛山,正全力打造世界功夫之城,前年还举办国际咏春拳大赛。 反而在香港对於叶问咏春的传承和保育遇到现实问题。出席讲座的各位师傅,不少开设武馆授徒,并以教授咏春作为职业,但近年租金飞涨,一个五百平方呎单位的租金,可能需要用十个八个学生的学费去支付,再扣除水电管理费等杂项开支,师傅本人的收入非常有限,唯有凭传承咏春的信念才能坚持下去,但长此下去,今后还有谁愿意开武馆教拳?无人开馆授徒教拳,叶问咏春如何传承?讲座上主持人李家文问,应该如何传承叶问咏春的精神和文化? 其实,所谓叶问咏春的精神文化,包含在一整套咏春拳术武功之中,传承和保育咏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让咏春拳一代一代传下去。李家文和树仁大学商业、经济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树甘博士得到卫奕信勳爵文物信讬资助,展开“咏春的传承和保育”项目,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拍下各位师傅表演全套咏春拳路,记录第一手资料,而上周六的讲座,也是计劃的一部分。 前人快意江湖,后人不该让风雪落幕。希望除了学者、民间基金等有心人士之外,特区政府也能为叶问咏春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育,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
|
来自: 太乙ocwfrzeutj > 《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