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地理复习提纲(国家部分)

 初83班 2019-04-12

一、日本

读图识记:

1. 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 纬度(30°N45°N);3. 关东平原、富士山;4. 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自然特征:

1. 东亚岛国(位置),多优良港湾

2. 多山地、多火山、多地震、平原少

3. 海洋性季风气候(有梅雨),南北差异明显

4. 森林、水利、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经济:

1. 农业、渔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现代化特点),农业占比重小,农产品依赖进口,主要种植水稻

2. 制造业发达,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原料和市场对外依赖性强(石油、铁矿、煤炭来源地),新兴电子工业多分布在九州岛(硅岛)和本州东北部

居民:

人口稠密,单一民族,黄种人,国家重视教育

综合思考:

1. 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2. 为什么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二、印度

读图识记:

1. 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

2. 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3. 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

4. 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

经济:

1. 农业大国:自然条件优越(耕地多,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旱涝灾害),从事农业人口众多,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出口量少

黄麻——恒河三角洲,产量世界第一;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沿岸丘陵地区,出口居世界首位

2. 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矿产丰富(煤、铁等);传统部门——棉、毛纺织、重工业;新兴工业——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

居民:

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居民、宗教、语言复杂(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印巴冲突(宗教、科什米尔问题)

三、埃及

读图识记:

1. 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 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

3. 北回归线;4. 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自然地理:

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尼罗河定期泛滥淤积了肥沃土壤(青—埃塞俄比亚高原、白—东非高原)

经济:北非经济发达的国家

1. 灌溉农业,绿色走廊——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世界重要长绒棉产区

2. 经济支柱:旅游业(古埃及文化遗产、沙漠景观、尼罗河),苏伊士运河通行费,石油、纺织、食品和电力。

综合思考:

水坝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德国

读图识记

1. 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

2. 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

3. 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

4. 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

5. 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经济特征:

1. 工业大国(仅次于美、日):四大经济支柱:机械、汽车、电子电气、化学,新兴工业:石油加工、航空航天,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新兴工业向南部发展,注重环境保护

2. 农业的分布

3. 贸易大国(仅次于美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仅煤炭和钾盐比较丰富,大量进口原料、出口高技术工业产品

综合思考:

鲁尔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五、俄罗斯

读图识记:

1. 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

2.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

3. 北极圈

4.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

5. 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领土与居民: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多民族国家,3/4人口与经济集中在欧洲部分

自然环境:

1. 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寒带气候

2. 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

3. 矿产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矿产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乌拉尔山以东

4. 西伯利亚的河流结冰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

经济:

1. 工业基础好,重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突出,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2. 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中南部,作物同我国东北相似,产量不稳定

3. 工业、人口向乌拉尔山以东扩散、迁移

六、美国

读图识记:

1. 两大洋、墨西哥湾、两个海外州

2. 三大地形区(剖面图):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墨西哥湾

3. 大西洋沿岸(波、纽、费、华),五大湖沿岸(德、芝、底、布),大西洋沿岸(西、圣、洛、硅谷),南部(休、新)

4. 主要农业带

经济:

1. 现代化、地区专业化的农业:小麦、大豆、玉米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 高度发达的工业,海外投资多,跨国公司遍布各大洲

3. 进口原料、能源、轻工业品,出口高技术产品

4. 三大工业区

工业区

发展特点

工业中心

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南岸和东北部大西洋沿岸)

世界著名工业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纽约:美国最大城市、海港、综合性工业中心、金融中心

芝加哥:第二大城市、最大钢铁工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铁路枢纽

底特律:最大汽车工业中心

南部工业区(墨西哥湾沿岸等地)

二战后工业迅速发展,条件优越的“阳光地带”石油、化学、宇航

休斯敦:最大石油化学工业基地,航空航天研究中心

西部工业区(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地)

二战后兴起,资源丰富的“阳光地带”,航空、石油、电子

洛杉矶:最大飞机制造中心,航天、电子、石油、电影

圣弗朗西斯科:港口、电子石油、农产品加工、华人集中,硅谷

综合思考:

东北部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七、巴西

读图识记:

两大洋,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经度西经30°—75°,赤道、南回归线

国土和居民:

1. 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 大部分位于热带,南北差异,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

3. 为开发内陆地区迁都巴西利亚

经济:

1. 经济发展较快,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 优质铁矿、咖啡、甘蔗、可可、大豆等大量生产和出口

3. 钢铁、汽车、飞机、造船工业

4. 两大工业中心

八、澳大利亚

读图识记:

1. 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

2. 经度(110°E155°E)、纬度(10°S40°S)、回归线

3. 三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

4. 四个主要城市

自然环境:

1. 半环状分布{东部降水多的原因,中西部气候干旱的原因,盆地的自流井}

2. 古老、珍奇动植物多

经济:

1.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养羊业:头数、羊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养牛业、小麦生产,现代混合农业

2.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煤、铁、铝土、铀等矿产品大量生产和出口(西欧、日本、中国)

3. 制造业:冶金、机械、纺织、食品、绵羊油

4. 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 来源:综合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