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成分 献血:捐献血细胞,血细胞是人血中的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还有少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呈深红色,共占血容量的40%-45%; 献浆:捐献血浆,血浆是人血中的液体成分,呈淡黄色,占血容量的55%-60%。 两种技术 全血献血:俗称献血。采集全血,是直接把人血从捐献者的静脉血管中抽取出来,包含全部的血液成分。由于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为90-120天,为保证捐献者安全,献血间隔期为半年,每次可献血200、300或400毫升。 成分献血:主要有献血小板和献血浆两种,采集技术主要是把人血抽出体外,在全自动机器中进行分离,同时把红细胞还输给捐献者,只采集血小板或血浆成分。整个过程使用一次性的耗材,完全封闭完成。由于成分血采集技术更加先进,不会造成捐献者红细胞的损失,且血浆和血小板的复原更为迅速,因此采集的间隔时间更短,其中,献浆间隔期为14天。 两个直接用途 临床用血:全血,以及采集全血后在实验室里分离出来的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血,还有通过机采血小板获得的血小板等,可以直接供给临床挽救患者使用。 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血浆中90%是水,7%左右是各种蛋白质,另有3%的其他物质。在人血浆蛋白质中,已经研究的有70多种,目前可以通过生物制药先进技术分离出来的有20多种——这被称为血液制品。 两种加工方法 临床用血:简单的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制成品最高可达“成分”层级,使用小型设备、实验室加工即可实现。 血液制品:复杂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分离,制成品深入至“组分”层级,更为基础。必须为之建设严格控制的、大规模的、工艺复杂的专业设施,使用先进的大型设备,工业化加工。 两个适应领域 临床用血:主要用于补充患者缺失的有形的成分; 血液制品:既可补充患者缺失的某种蛋白质,还可用于免疫治疗和预防疾病,适应症非常广泛,并且仍在不断发现新的治疗领域。特别是在创伤大出血、罕见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血液制品无可替代。 请注意:二者适应症领域不同,无法相互取代。 两个服务范围 临床用血:地方性公共品。人血中有形的血细胞成分的保质期非常短,仅为20多天,且不易保存和运输,所以服务范围不大,大多以一个城市为服务目标。 血液制品:全国性公共品。经过灭菌、病毒去除/灭活与提纯处理的血液制品,其保质期可达数年之久,运输方便,易于存放。作为公共品,其服务范围可覆盖全国;作为药品,其服务范围可以延伸至人类足迹所能到达的任何地方。 献血、献浆确实有许多不同之处。然而,从本质上讲,二者本质上完全相同。为何这样说呢? 同一来源,同一使命 献血、献浆的起点完全相同——健康人;两者的目标终点完全相同——挽救患者生命。 这意味着,二者没有任何本质不同! 同一来源:健康人 |
|
来自: 潜艇r5qphyluho > 《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