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在河里挖沙子,无意间挖到个巨鼎,没想到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19-04-12

在古时,中原周边有许多小国实力强劲,经常骚扰中原边境,却掠财产,伤害人命,令当时的中原统治者相当头疼。周朝时有一支部落叫猃狁(xiǎn yǔn),是当时西周时期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部落,它当时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西周后期,西北地区的猃狁、犬戎势力在慢慢扩大,经常无故骚扰中原,周王朝的统治受到了严重威胁,周王朝再不能坐视不理了,于是使用武力对抗猃狁,使得两国之间战争不断。

这段事迹史书上曾有记载,但没有实物为证,所以史学家们也不敢肯定,但意外的是,在1980年中,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曾经发现一只鼎,这只鼎正是有关于这段历史的,正是这只鼎应证了这段史实。

这只鼎就是西周晚期的青铜鼎,名曰“多友鼎”,上面刻有许多铭文,记载的内容正是周朝人与猃狁的战争过程。

在古人的观念里,常把四方少数民族称为“夷”,比如《礼记王制》就有记载,说东为夷,西为戎,南为蛮,北为狄,而猃狁在《左传》中称为“允姓之姦”,先秦文献中还称为昆夷,混夷等等,这些部落都是当时比较强悍的少数民族部落。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提到这方面,将山戎、猃狁、荤粥与匈奴放在一起,而王国维也在他的《观林堂记》中说过,在古时曾有一伙强劲的外族,他们多居中国北方,常入侵中国,宗周之时,这伙强族曾称为猃狁……当然,这只是王国维的看法,有许多学者也曾对他的说法提出质疑。

相传猃狁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实力强劲,而最早记载“猃狁”这个民族的是《诗·采筱序》、《后汉书·西羌传》。当时,猃狁分布在西北各地,穆王因为戎狄不向中原纳贡而出兵讨伐,猃狁因此受到了打击,而原属于猃狁的“四白狼”“四白鹿”,被周穆王强行迁于“太原”,此时的太原则成了猃狁的活动之地,当时的太原不是现今的太原,而是在黄河以西的陇东地区。不过,就算西周用暴力统治猃狁,也没能完全控制住他们,反而给了他们一个自由活动的区域,猃狁在天高皇帝远的情况下,越发强壮起来,以至于到西周宣王时,不得不出兵深入太原讨伐他们。

关于这段历史,史书上也曾有一些记载,但用以证明的实物却极少,直到多友鼎的发现。其实这段发现纯属意外,当时长安县下泉村的社员在挖沙子时,无意中在四米深的沙坑深处发现了这只青铜鼎,而经过专家验证,这只鼎正是与猃狁这支部落有关,由此证明了西周时猃狁这支民族的存在,它与西周的关系,也让后世人得以理解,而一些史书上记载的关于猃狁的历史,也从正面得到了证实。这只多友鼎的问世,解开了一个千古谜题,可谓是考古学上的一大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