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本组老照片拍摄于1907年的山西,真实再现了清朝末年的山西。图为1907年9月27日,绛州(今运城市)城墙外,这里是一个小市场,很多人卖家和买家,城墙上的钟楼很显眼,威武雄壮。 图为1907年9月,洪洞县的城南小桥。洪洞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华人老家'。 图为1907年10月,韩侯岭山脚下的关帝庙。关帝庙就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夫子齐名,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 图为1907年10月,灵石县内的墓碑。 图为1907年10月,太原府的南城门。 图为1907年10月,太原府的小五台寺庙。 图为1907年10月,太原府的九仙桥。 图为1907年10月,太原府的牌楼,牌楼前是当地人,留着大辫挑着担子。牌楼与牌坊类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 图为1907年10月12日,在忻州南部边界,一些骡马车通过破旧的城楼。 图为1907年10月19日的雁门关。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图为1907年10月,大同府斑驳的城墙。 图为1907年10月,大同府破旧的街道,马匹拖着货物经过, 图为1907年10月,大同府的街道和民居,大街上的人并不多,两旁都是一些古建筑。 图为1907年10月,大同府的药王庙,门口还坐着一个人。药王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或称医王。随时代、地区不同,药王所指人物亦不同。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扁鹊,东汉邳彤,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韦老师)等。后世这些名医不断被神化,被不同地区的民间奉之为药王,并设庙祭祀,统称为药王庙。 |
|
来自: kanglanlan >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