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马远《山径春行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英国史学家) 的确,都说宋朝美学领先世界1000年,不论是宋词、宋画、书法、瓷器,还是宋朝人的生活方式、美学追求,都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让人想置身其中,当一个宋代人,享受被美浸润的日子。 ▲ 南宋 佚名《绣羽鸣春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个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日子里,让我们穿越回宋朝,与晏殊、欧阳修、秦观、辛弃疾等大文豪,与宋徽宗、马远、黃居寀、徐熙等画家一起踏青,随他们领略深藏在宋词与宋画里的春色吧! ▲ 北宋 黄居寀(传)《梨花春燕图》 私人藏品 破阵子·春景 北宋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採桑径裡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北宋 徐崇嗣《春鸣图》 卜运算元·水是眼波横 北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北宋 徐熙《桃花黄鹂图》 好事近·春路雨添花 北宋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南宋 毛益《柳燕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更漏子·柳丝长 北宋 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 南宋 马远《倚云仙杏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裡 北宋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裡。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牆 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 南宋 佚名《写生草虫图》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家壁 南宋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髮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 南宋 宋甯宗杨后《垂杨飞絮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南宋 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 南宋 佚名《杨柳乳雀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醉桃源·春景 南宋 严仁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喈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 南宋 佚名《春光先到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愁倚阑·春犹浅 南宋 程垓 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远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 南宋 张训礼《春山渔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安公子 宋 袁去华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 北宋 赵佶《花鸟图》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北宋 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繫人情。 ▲ 北宋 赵昌《春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北宋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南宋 佚名《西湖春晓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採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北宋 欧阳修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 北宋 佚名《桃枝栖雀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行香子·树绕村庄 北宋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扬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 南宋 陈可久《春溪水族图》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北宋 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 南宋 佚名《盥手观花图》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秦楼月·楼阴缺 南宋 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虯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 南宋 陈清波《湖山春晓图》 花心动·春词 宋 阮逸女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 ▲ 南宋 佚名《碧桃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忆王孙·春词 北宋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 南宋 李安忠《晴春蝶戏图》 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宋 佚名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塞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 宋 佚名《桃花山鸟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淡黄柳·空城晓角 宋 姜夔 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 北宋 赵佶《戴胜图》 踏莎行·春色将阑 北宋 寇凖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馀香嫋。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 北宋 赵昌《麻雀桃花图》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北宋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 北宋 赵佶《桃鸠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南宋 佚名《牡丹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北宋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南宋 林椿《海棠花鸟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北宋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南宋 林椿《写生海棠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平乐·春归何处 北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南宋 马麟 《桃花图》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宋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西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 南宋 佚名《海棠蛱蝶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北宋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 南宋 佚名《芍药图》 青玉案 宋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所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北宋 王诜《玉楼春思图》辽宁省博物院藏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南宋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北宋 徐崇嗣《牡丹蝴蝶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好事近·花底一声莺 北宋 刘翰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 ▲ 南宋 佚名 《梨花鹦鹉图》 虞美人 南宋 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南宋 佚名《雀山茶图》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南宋 佚名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责任编辑:子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