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开考至今已有20年,240余万人参加了考试,80余万人通过并取得了中医医师资格证。作为前接中医学教育、后续中医临床的关键点,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在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以下简称“认证中心”)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结合认证中心课题研究情况,将对2019年中医医师资格考试作4项调整。 1、中医医师资格考试要突出中医思维及特点。 2、以解决临床问题为主,注重考查考生运用中医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临床情景式试题比例。 3、增加整合型试题、交叉学科型试题。 4、更加注重操作的规范性要求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医患沟通能力、受伤意识、医疗安全意识。 此外,今年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不作调整,实践技能考站设置及各站考试项目、医学综合理论考试涉及的科目、题量等均与往年保持一致。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认证中心联合福建、天津等地的6所院校立项开展“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思维及特色研究”,初步明确了中医思维的内涵与外延,明确了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应体现哪些中医思维及特色、如何体现等问题,形成了基于中医知识理论模块的模块式大纲,并设计出了能够体现中医思维及特色的样题、体现“智慧技能”考试的考站设置等。此项研究成果将逐步应用于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和综合理论考试中。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2019年医师资格考试将于6月开始实践技能考试,8月开始医学综合理论考试。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中国中医药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旨在更好分享,如有转载不当,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