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视力又下降了!眼镜度数又上去了!” 每次带娃做过视力检测之后,朋友几乎都会先暴走,再喷火!最后叹口气,发出如此感慨,甚至每个字都不变。 感慨归感慨,眼睛还是需要重新配的。朋友每次都带娃去有资质的眼镜店配新眼镜,每次都会被推荐“防蓝光”的镜片。说辞还挺“有道理”的:“现在孩子手机、电脑用的比较多,电子屏幕释放的蓝光会伤害孩子的眼睛。” 本着给孩子最好的原则,看着每次她咬牙多花好几百升级到“防蓝光”镜片,我的内心总有挥之不去的疑问:“蓝光到底是什么光?防蓝光镜片真的有用吗?” 最近,看到不近视的同事竟然也戴起了“防蓝光”眼镜,说是经常看电脑,戴防蓝光眼镜可以预防近视,我更是一脸问号:“防蓝光眼镜真的能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市面上常见的防蓝光眼镜) 蓝光到底是什么光? 弄清楚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防蓝光眼镜”中的蓝光指的是什么,有何危害。 这里的蓝光并不是指蓝色的光,而是光谱中400~450纳米的高频率、高能量的蓝紫光,也就是眼科医生口中的高能可见光,简称HEV(high-energy visible light)。 有部分医学文献显示(注意是部分),蓝光会造成视网膜以及眼底黄斑的损伤。 人眼想看清东西必须仰仗眼内的黄斑,这是眼底最重要的感光部分,同时也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当激光、强光直射眼睛,很可能引起黄斑结构损伤,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强光引起的黄斑变性很可怕,但目前临床上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蓝光对眼睛造成损伤,强光≠日常生活中的蓝光。 防蓝光眼镜真的那么神奇? 弄明白了什么是蓝光及其“危害”,我们再来唠一唠防蓝光眼镜的原理。 很简单,防蓝光眼镜的镜片,或者能够吸收、或者能够阻隔光中的HEV,顾名防蓝光眼镜。 (光谱中各波段分布) 那么,另一个重要问题就出现了。 防蓝光眼镜对预防、抑制近视有效果吗? 朋友不知从哪找出来一些资料,言之凿凿蓝光会导致近视的产生、加重,迫使眼镜的度数进一步提高。 (一些眼镜片厂家对防蓝光镜片的宣传图) 这张宣传图乍一看,哎呀!还挺有道理! 但仔细琢磨后,你也会发现这里边有逻辑上的问题——镜片的确可以阻隔蓝光。但问题的关键是,即使不戴这镜片,放任蓝光进入眼睛,就一定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吗?一定会加重近视吗? 非也!非也!前文我们聊过,强光直射眼睛会导致黄斑受损,但强光≠日常生活中的蓝光。如果生活中的蓝光本就不存在危害,“防蓝光”眼镜不就失去作用了吗?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防蓝光眼镜) 的确,手机、平板电脑和各种电子设备使用时,会释放一定量的蓝光(也就是HEV),也确实有一些医学研究认为HEV会损伤视网膜以及眼底。 但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动物和培养的细胞进行的实验,并没有证据表明日常生活中的蓝光会对活体人眼造成损伤。 例如,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设计的实验对象是小鼠,蓝光照射计量被设计成在相当于20厘米处,盯着100瓦的白炽灯光源足足12个小时。现实中,谁会傻到对着这么大瓦数的灯泡,眼皮都不眨的盯着看,还一看就是12个小时。即使你想,也根本做不到! 况且,HEV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荧光灯、LED灯、电子屏幕中,事实上,太阳才是蓝光的最大来源! 试问,大多数时间在白天活动的我们,因为日光中的蓝光导致视网膜受损了吗? 没有啊!倘若如此,人类早!瞎!了! (日光经过三棱镜在另一侧形成散射的光谱,蓝光也在其中) 总结来说,蓝光会影响视网膜和眼底健康,但需要长时间、高强度、不间断照射,日常生活中的蓝光并不会对眼睛造成损伤,也不会直接导致近视的产生和加重。 说到这里,必须再唠叨一段:近视到底是咋回事儿,近视与其他眼病的区别。 眼睛与相应的视觉神经是一套成像系统,事物的影像发出的光线,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打在视网膜上,最终由视觉细胞把所得的数据传给大脑分析后,我们就能看到了。 很多小朋友都用放大镜点燃过木屑或者火柴,其实这与视觉成像的规律相似。只有光线最后在视网膜上汇聚成一点,才能看清楚,否则就跟放大镜点燃火柴没有聚焦一般,阳光聚不起来,火柴点不着。 而近视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眼睛的前后轴(眼轴)变长,使得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之上,最后打到视网膜上的景象就不再是精准成像,变得模糊了。 (近视患者光线进入眼睛路线的示意图) 近视的确是一种眼病,主要表现是视觉模糊。但我们需要将它与青光眼、黄斑变性、飞蚊症等眼病区别开来。 强烈、长时间照射的蓝光可能会造成视网膜以及眼底黄斑的损伤,但和导致近视的眼轴变长,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患上近视,通常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遗传因素。顾名思义,爸爸是近视,儿子到了一定的年龄,眼轴也有可能变长,患上近视。 其二,用眼疲劳。长时间、过度用眼是造成近视的另一大因素。 使用电子设备之所以会影响视力,不是因为释放的蓝光导致视网膜或眼底受损。无论从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上,那点蓝光都不至于对导致或加重近视产生过多的推动作用。 而是因为使用时间过长,眼睛过度疲劳,导致眼轴变长,光线进入眼睛之后不能在视网膜上正常成像。 所以配眼镜时,选择蓝光镜片除了让商家的钱包鼓起来之外,对你的慧眼没(bie)作(bei)用(pian)。 如此看来,不近视的人佩戴防蓝光眼镜更是不必要的行为了。 美国眼科协会就曾明确表态:不建议在使用电脑时,佩戴特殊功能的眼镜。 况且,只要是眼镜都会减少光线进入眼睛,这样反而使眼睛容易变得疲劳,所以,视力正常的人没有必要使用防蓝光眼镜,包括孩子。 (对近视说不!) 预防控制近视不用花钱 预防近视一个超大的问题,同时也是个很小的问题。 说它大是因为预防近视的手段、方法和方案超级多;说它小,其实一句话就能说透:科学用眼,劳逸结合,关键是不需要额外花钱。 现在,无论大人孩子都会较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担心会对眼睛造成损伤,美国眼科协会给出的这样的“爱眼”建议:
孩子当然更要小心谨慎一些。婴幼儿方面,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8个月(以前是2岁)以内孩子的视觉还在发育,不应接触电子设备,否则在过多的人造光线刺激下孩子会快速近视。学龄前儿童一天最多可看半个小时,小学生正常看电子设备每天最多40分钟。 努力做到,不躺着看书,不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看书,不在车上看书、看手机。 除了常规的用眼习惯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却很容易被忽视的爱眼法宝——户外运动。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者Donald Mutti 与他的同事,跟踪调查了500名8-9岁的儿童,发现影响孩子视力健康的唯一因素,是他们户外活动的时间。 美国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将12所学校的孩子,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他们的视力情况追踪了3年。结果发现:
这是因为,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接受的光线强度大;而光线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能够保护眼轴不会变得过长,也就从根源上防止了近视发生。 看到了吧,不用花冤枉钱,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平时注意用眼习惯,防止眼睛过度疲劳,就可以有效地保护眼睛,预防和控制近视。 千万不要再被什么“防蓝光”眼镜忽悠了。 参考资料: 小近视暗藏大问题 魏文斌 周楠健康报 报纸日期:2019-01-16版名:知识与健康 近视率是评价“减负”效果的新维度[N].杨三喜. 中国教育报.2018-08-08 (002) 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及有效预防研究 江美娜 中国校外教育 2018-10-10期刊 “爱眼日”提醒大家关护眼睛 本报记者 陈晶 人民政协报 2018-06-06 防蓝光眼镜不是“护身符” 本报记者 翟冬冬 科技日报 2017-11-21 防蓝光眼镜真能护眼么? 张旭; 许家骏 健康养生 2017-09-01 Wu, P.-C., Tsai, C.-L., Wu, H.-L.,Yang, Y.-H. & Kuo, H.-K.Ophthalmology 120, 1080–1085 (2013). Ngo, C. S. et al. Ophthalmic Physiol.Opt. 34, 362–368(2014). https://www./eye-health/tips-prevention/are-computer-glasses-worth-it 川妈说说 视力相关的内容,写过不少。这次,请来国内的科普作家默默同学操刀写了一篇。只因为自己很懊悔小时候没能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悲剧地近视了,于是现在对保护孩子的眼睛极其在意。 有一些人“敏锐”地察觉到了我们的需求,开发出五花八门的护眼产品,吃的、喝的、用的、戴的,想要攫取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不能说都是无用的,但良莠不齐是肯定的,比如今天聊的蓝光眼镜。被“骗”点钱问题还小,伤害了眼睛就麻烦大了。 所以,以后,我想一直追踪相关问题,寻找科学正确的呵护孩子和自己眼睛的方法,我们一起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 对了,还有一件重大利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筹划很久的书香节,下个星期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活动目的很单纯,就是找来尽可能便宜的好书,回馈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主要是科普类型的书,比如DK、乐乐趣等家的。已经选了最畅销的一批,姐妹们,还想要哪些,留言告诉我吧。我尽最大努力去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