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十二穴配伍详细功效 1、三里配内庭 三里乃胃经之合穴,五行属土,善治脾胃诸疾,扶正培元,健脾和胃,调气和血。 内庭穴胃经荥水穴,具有清热泻火,和胃化滞,理气止痛之功效。所治皆为足阳明经气太过之疾患。 故此二穴合用,功效直达腹部,健脾扶正,清泻胃热,理气化滞。有补有泻,补之足以固卫健脾,泻之足以升清降浊。此二穴擅治腹中诸疾。 《杂病穴法歌》:“泄泻肚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 2、曲池配合谷 曲池为大肠经之合穴,主行气血,其性游走通导,故能宣气行血,搜风逐邪,气血行风邪退,则轻清之气上浮。本穴主治阳明经之身热与风袭身痒以及臂时屈伸不利诸症。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祛风解表,能消气分之热,执清邪散,通络开窍。本穴对头面牙齿诸疾有特效。 头为诸阳之会,禀清阳之气,开窍于上,故凡治上焦之病,必仗此二穴上行之力,且具清散之功能,此乃以阳从阳之意,故能扫荡上焦邪秘,清除障碍,以治头面诸疾。 二穴同具通经活络、疏风解表之功效,治疗手阳明大肠经所过之手臂诸疾有特效。 《杂病穴法歌》:“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 《席弘赋》:“曲池两手不如意,合谷下针宜仔细”。 3.委中配承山 同为足太阳膀胱经的俞穴 委中为之合,乃大动脉之所出,故能出浊血,出则血自清。可放出移浊,风湿移暑等邪气排出。其有清血之功,有疏风利湿之效,委中 专治腰背腿膝诸疾。 承山具有通调腹气,凉血止血.清肿止痛,并有舒筋利节之功。承山可治疗脚气或霍乱转筋之特效穴。 此二穴配合使用,舒 气和血.畅通经络,上下气机畅通则膀胱经所过之腰背诸般疾患自愈。 4、太冲配昆仑 太冲乃足厥阴肝经之原穴,有降气养血之效,行瘀凉血之功,能泻肝热以镇静。太冲主治肝经之气太过所引起之惊痫疝气、目生云翳、咽喉肿痛心胸胀满等病症, 昆仑穴为膀胱经之经穴,有清利头目、下血行湿、舒筋活络之功效。昆仑主治腰痛转筋,对足踝骨.跗骨之病特效。 以太冲穴配合昆仑穴,增强了太冲降气血之力,舒筋、和肝、祛湿之效。 调气清血,通经行瘀,乃是太冲、昆仑二穴的特殊效能。 5,环跳配阳陵泉 环跳属足少阳胆经,可搜风祛湿,理气调血,其性舒通宜散均有,舒筋利节,搜四股风邪,有宣痹止痛之效。环跳穴主治下肢风湿痹诸症,对由于扭伤气滞血瘀而致的腰痛有特效。 阳陵泉为筋之会.胆经之合穴,其性沉降,疏泄肝胆.清热除湿,能降上逆而平肝火,温中焦以利脾气。阳陵泉专治下肢之风湿冷痹。 二穴同属胆经, 合而用之,通经接气,调和气血,舒经利节,对肝肺抑郁,胸胁作痛,中风,腰痛筋挛,脚气等疾刺之皆可获良效。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泉”。 6.通里配列缺 通里属手少阴心经,为为本经之络穴,别走手太阳小肠经,能泻心清热,安神宁心。通里专治声带与胸阔内脏之疾以及血行之疾。 列缺属手太阴肺经,为本经之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能逐水利气,清肺肠之热祛风散邪。列缺善治头面之疾,以及周身浅层神经诸疾患。 此二穴均居臂 手内廉且属络脉,其性通降。二者互相配合则清散,宣降之效好,扶正之功宏大,邪去病止,对胸廓内脏声带头面,及经脉所过之疾患有显着疗效。 ![]() |
|
来自: lxr1843 > 《对症艾灸处方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