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谷继生:河南省开封市人,生于1954年。1972年3月初中毕业后,到开封市教育局农场下乡锻炼。77年通过高考于次年入开封市第一师范学习。80年成为一名语文教师,82年入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系深造。从事教育工作35年,于2014年退休。 本人喜欢诗词及散文写作,也喜爱书法艺术,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评析现代诗歌网所发《平仄可通用字总表》及述文 作者/谷继生 (一) 因本人四十年前初接触格律诗词时,便使用工具书,此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什么网上搜索、检测都不会。这也致使自己对网上所发的有关论述知之甚少。前几日,与诗友探讨有关韵的问题,才有幸看到了诗友发的此链接。抱着学习的心态,点开来看,细读之后,觉得里边问题颇多。出于对格律诗词的热爱及对知识严谨性的维护,当然也出于对学习格律诗者的负责,故撰此文以供大家研讨评判。 《平仄可通用字总表》及述文,首先列了一个九十字的表,这便是所谓的'平仄可通用字总表'。把题目和内容联系起来看,我觉得问题有二。 '平仄可通用'就是说,这些字无论放在诗词里的任何地方都既可作平声用又可作仄声用,是没有什么前提条件的。因为凡是平仄可通用的字,都是由于旧读的不同造成的,而不同的读音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这种通用是不会造理解上的障碍和混乱的。可表中所列平仄可通用的九十个字中,真正能平仄通用的只有'望、撞、漫、听、任、莹、患、巉'等,其它的都属于不可平仄通用的另一种兼韵字。这一类兼韵字平仄之意各不相同,用时要据不同的读音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而定平仄,不能随意使用。而表里所列的'相',在互相、相望、相亲等动词中读为Xiang(阴平),在下平七阳,而在丞相、宰相、照相馆等词中读xiang(去声),在去声二十三漾,这两个意义及读音是不能通用的。再如'藏',在躲藏、藏匿、珍藏等动词中读Cang(阳平)在下平七阳,而在宝藏、西藏、藏族中读Zang(去声)在去声二十三漾,这两个读音也是不能互换的。再如'调',在调解、调料、调整等词中读tiao(阳平)在下平二萧;而在论调、声调、单调等词中在去声十八啸,这两个读音明显也不可通用。仅此三例已可说明一个问题,即此表所列'平仄可通用字'绝大多数不可通用。 '总表'非是总表。既称总表就应该包括所有平仄可通用的字,但文者所列出的七个,只是其中几十分之一,岂敢称之为'总表'? (二) 编者在述文中的第二个题目是'可通用字做名词或助词时为仄声' 编者举的第一个例子是'镇湾庙口桥丁字,炮竹声连毓秀坊'诗句。接下来对'炮'字的平仄判定是这样说的:此'炮'为鞭炮之意,做名词,故为仄声。而'炮击'之词,是与动词组合,则为平声。' '炮'是个名词,也确实在作名词时为仄声,韵在去声十九效,另外,作动词时为平声,在下平三肴。问题是,'炮'只在'炮制'、'炮炼'、'炮烙'等动词中为平,并不是和所有动词组合都会成为平声。编者说,'炮'与动词'击'组合成'炮击'一词便成了平声。此观点实不能苟同,若按此观点,'海'是仄声,若和动词'啸'组合成'海啸'就成了平声;再如,水漾中的水,树倒中的树,都要念平声了。真是荒谬之极! 编者在述'平仄通用字作助词时为仄声'时,举的是宋毛滂的《更漏子》句子,'那些愁,推不去。分付一檐寒雨。'接着对'些'的平仄是这样说的:'些'字做助词用,故为仄。 编者为什么认定'些'字为仄呢?我实在不知其依据是啥。所引词句是《更漏子》下片的开头句,定格谱为'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如温庭筠《更漏子》同处句为'梧桐树,三更雨,不知离情正苦'。从词谱和别的词来看,毛滂词句中的'些'都不能判定是仄。 毛滂所依并非定格,因为定格要求'愁'字叶上片仄韵,毛滂词句显然与定格不符。更漏子还有一个变格,过片可不叶上片仄韵。如贺铸此处句'曲阑干,凝竚久,薄暮更堪搔首。'变格中也不能判定毛滂词句中的'些'为仄。看来,编者的依据就是'些'在词句中是助词了,因'些'在作语气助词时确实为仄,读为suo(去声'。但毛滂词句中的'些'是不是语气助呢?我们来看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些'字作语气助词的注释和举例:suo(去声),句末语气词。《楚辞.招魂》'拔木九千些'。语气助词'些'只出现在《楚辞》中,大约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可见,编者说毛滂词句中的'些'是助词纯属无稽之谈。 文章写到这里,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不管其文是'集体成果'还是'个人创新',都可以断定:编者是伪学者,不仅古韵知识知之甚少,而且汉语知识也少得可怜。其所列表及述文纯属胡编乱造,非但无实用意义,反而会把学习者引入错误的歧途。 文章写到这里本不想再写了。然下面的内容对读者更有误导性,只好明天再续一篇了。 (三) 本篇主要针对其述4.'非平仄可通用字互通例考'进行分析评论。 编者所举的第一个例字是'探'字,说'探'为十三覃,平声。所举例为唐李商隐的《七律.无题》。尾联为'篷岛但愁云鬓改,青鸟殷勤为探看。'接着评论说:'覃为平,李商隐却用在了仄的位置上,难道李商隐先生不知平仄吗? '探'是平仄通用字,平在下平十三覃,而仄在去声二十八勘。韵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编者却不知,还大言不惭地反问李商隐,真让人忍不住喷饭! 接下来又举了'荫字',说'荫'为二十七沁,仄声。编者既知'荫'在二十七沁,为仄,为何不知'荫'还在下平十二侵为平呢?又举了唐杜收的《七律.新柳》,其诗句为'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接着又评论说:'绿荫'应当为'仄仄',而杜牧却用成了'仄平',难道说杜牧先生也弄错了? 其实,'荫'是个兼韵字,作名词为'树荫'之意,为平声,作动为'荫庇'意时为仄,如'封妻荫子'。杜牧用的是'树荫'之意,本就应是平,何来用错之说?接着又举了宋苏舜钦的《七绝.夏意》诗句'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也说'荫'是仄,作者用成了平。编者最后总结说:'这种现象,也许是诗人挣脱了平仄的束缚的一种表现,以此为例,以证明非平仄可通用字也有通用的事实。' 错误的论据得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编者竟还在那里夸夸其谈,真是令人作呕! 接下来列的平仄分用例字也是错误频出,现指出几例,其余不再赘述。 '从'编者在平声中未将侍从、仆从等词列入,实际上,这个意义的词语,'从'是平仄通用的。'将':在平声例词中,错把'将才'一词列入。'楷':平声词举例:楷模、楷书、正楷、小楷,所举例中的'楷'皆为仄。'楷'只在'楷树'(一种树名)一词中为平。 '几':平声举例:几何、几回、几处、几曾;仄声举例:茶几、几乎、几率。 平仄例正好举反。水平差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通过四篇分析文章,我们对《平仄可通用字总表》及述文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完全可以得出结论:编者根本不具备古韵律知识,其列表及述文漏洞百出,错误频见,完全是一个糊弄人的东西。学习者看了,非但无益,反受其害。 网络出现以来,确实给大家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助于大家 更便捷地学习知识,但是,我们也应警惕类似的糟粕,以免使自己的学习误入歧途。 (四) 我现将平水韵平仄可通用字列一总表,以供众诗友参考。 一东(上平) 衕 送韵同 洚 绛韵同 虹 绛韵同 二冬 溶 肿韵同 汹 肿韵同 壅 肿韵同 淞 送韵同 封 宋韵同 三江 撞 绛韵同 洚 绛韵同 四支 驰 寘韵同 匜 纸韵同 锤 纸韵同 酾 纸韵同 治 寘韵同 锜 纸韵同 剞 纸韵同 蓗 纸韵同 觯 寘韵同 槌 寘韵同 裭 纸韵同 五微 诽 未韵同 欷 未韵同 豨 尾韵同 椐 御韵同 纾 语韵同 六鱼 狙 御韵同 咀 语韵同 如 御韵同 茹 语韵同 淤 御韵同 誉 御韵同 胠 御韵同 湑 语韵同 糈 语韵同 七虞 驱 遇韵同 蒌 麌韵同 龉 语韵同 酺 遇韵同 输 麌韵同 愈 麌韵同 瓠 遇韵同 岣 麌韵同 瓿 有韵同 帑 养韵同 懦 箇韵同 跗 遇韵同 八齐 缇 荠韵同 徯 荠韵同 缔 霁韵同 霓 屑、锡韵同 九佳 无 十灰 脢 队韵同 十一真 嶙 轸韵同 瞵 震韵同 娠 震韵同 囷 轸韵同 琎 震韵同 十二文 无 十三元 怨 愿韵同 甗 铣、霰韵同 十四寒 墁 翰韵同 漫 翰韵同镘 翰韵同 滩 翰韵同 谰 翰韵同 澜 翰韵同叹 翰韵同 翰 翰韵同 娈 铣韵同 十五删 潸 潸韵同 擐 谏韵同汕 谏韵同 患 谏韵同 一先(下平) 先 霰韵同 钿 霰韵同 鄢 阮韵同 键 铣、愿韵同 漩 霰韵同 翰 翰韵同 煽 霰韵同 搴 铣韵同 二萧 摇 筿韵同 跳 啸韵同 朓 筿韵同 娇 筿韵同 峤 啸韵同 轿 啸韵同 嘹 啸韵同 缭 啸韵同 镣 啸韵同 鹩 啸韵同 剽 啸韵同 刟 啸韵同 橇 屑韵同 料 啸韵同 三肴 飑 觉韵同 钞 敬韵同 四豪 挠 巧韵同 漕 号韵同 五歌 逻 箇韵同 瑳 哿韵同 磋 箇韵同 峨 哿韵同 拖 哿韵同 傩 哿韵同 么 哿韵同 髁 马、箇韵同 六麻 爹 哿韵同 咤 祃韵同 桦 祃韵同 溠 祃韵同 瘕 马韵同 七阳 防 漾韵同 妨 漾韵同 吭 养 漾韵同 忘 漾韵同 望 漾韵同 偿 漾韵同 庆 敬韵同 榔 养韵同 障 漾韵同 阆 漾韵同 八庚 莹 径韵同 檠 梗、敬韵同 轻 敬韵同 侦 敬韵同 狰 梗韵同 九青 廷 径韵同 莛 迴韵同 蜓 铣韵同 町 迥韵同 醒 径韵同 听 径韵同 十蒸 凝 径韵同 凭 径韵同 十一尤 留 宥韵同 瘤 宥韵同 偻 麌韵同 篓 麌韵同 掫 有韵同 蹂 有、宥韵同 鞣 宥韵同 售 宥韵同 浏 宥韵同 收 宥韵同 卤 宥韵同 瞀 宥、觉韵同 犹 宥韵同 十二侵 任 沁韵同 妊 沁韵同 沉 沁韵同 深 沁韵同 祲 沁韵同 十三覃 耽 感韵同 澹 感韵同 探 勘韵同 憨 勘韵同 颔 感韵同 弇 俭韵同 十四盐 痁 艳韵同 阽 艳韵同 兼 艳韵同 砭 艳韵同 巉 豏韵同 镵 陷韵同 谗 陷韵同 嵌 感、勘韵同 以上168字,为平水韵平仄可通用字总表。相比较,前者明显对'平仄可通用'的概念不清,以致使所列之表既混乱且又缺失。这并非只是编者逻辑水平的低下,恐拍更与古韵知识匮乏有关。若是编者读过任何一本古韵书也不会出现如此重大谬误。 争鸣诗社由即日起将开通个人专辑栏目,专刊主编由彭光禄(网名江南雪)老师负责。凡欲出个人专辑的诗友均可准备古体诗词10首左右,百字內个人简历一份,近照一张,联系彭光禄老师审核编辑即可。个人专辑主编邮箱是:2403956347@qq.com。 精彩回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