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谋士系列之一一七:一年之内两件事,张昭都令孙权非常不满

 庶民临风 2019-04-12

甘宁的到来,引起了周瑜和吕蒙的高度重视。甘宁在荆州生活十几年,又在黄祖手下任职多年,对于荆州尤其是江夏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因此,周瑜和吕蒙求见孙权,希望孙权能够对甘宁予以优待。不久后,孙权亲自召见了甘宁,甘宁非常感动,便向孙权提出了击败黄祖、占据江夏,进而拥有荆州并向益州方向发展的战略构想。

甘宁的这个建议,是继鲁肃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向孙权提出“榻上对”后又一个发展方略。它不仅与“榻上对”不谋而合,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隆中对”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利用占领荆州作为跳板从而向益州发展,最后实现统一全国的理想。孙权对此也深表赞同。

不过,对于甘宁的建议,张昭却提出了强烈反对。张昭认为东吴目前形势并不稳定,如果大军主力出击荆州势必导致内政空虚引发混乱。心直口快的甘宁显然对于张昭的看法非常不满,《三国志·甘宁传》载,甘宁当众反唇相讥:“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忧乱,奚以希慕古人乎?”意为孙将军已经将汉初萧何那样的重任交给了你,而你坐镇都城却担心会出乱子,那你凭什么来与萧何这样的古人看齐呢?

甘宁这种不留情面的讽刺显然让饱读诗书、在东吴享有崇高地位的张昭心中十分不悦,但是还没等张昭发作,在一旁的孙权却主动端着酒杯表态了。他表示完全赞同甘宁的建议并立即着手准备实施,同时希望甘宁不要受张昭意见的影响,继续为打败黄祖献计献策。

后来事态的发展也证明了张昭观点的错误。经过数年的战争,孙权东吴集团终于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取得了江夏之战的胜利,不仅斩杀了孙权的杀父仇人黄祖,同时还占领了荆州所属江夏郡东部的部分地区,进一步扩大了东吴集团的势力范围,也为不久之后进行的赤壁之战锻炼了队伍。

同年七月,曹操发动了荆州战役,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将荆州占领,荆州牧刘表病死,其子刘琮率众投降,寄寓荆州的刘备集团仓皇逃窜,曹操意气风发,态度傲慢的写信给孙权进行恐吓。面对曹操集团强大的局势压力,是战是降在东吴集团内部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以张昭为首的一些江东文武认为凭借东吴的实力无法与曹操匹敌,万一爆发战争必败无疑。

张昭公开表示:“曹操原本就是豺狼虎豹,如今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动不动就以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握有政治上的巨大优势,如果我们与曹操为敌就更加显得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我们原本与曹操可以抗衡的只有长江天险,如今曹操已经占领荆州全境,刘表所训练出来的水军,包括数千艘战船都被曹操接管,曹操只要让这些战船顺江而下,再与步兵齐头并进,就可以打破我们的长江防线,如此一来我们根本就无法与曹操抗衡。因此,我们的意见最好是迎奉曹操,投降朝廷。”

张昭的这种投降言论让已经下定决定抗曹的孙权非常不快,孙权碍于情面没有当场发作。但是在单独与鲁肃交谈的时候非常愤怒地表示:张昭等人的言论让自己感到非常失望。

参考书籍:《三国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