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2月01日今晚报《日知录》缤纷色彩哪里来

 我执斋 2019-04-12

缤纷色彩哪里来

赵越玖
  过年的夜晚,爆竹声隆隆,一簇簇礼花在空中绽放,形成色彩绚丽而又形态各异的图案。有的朋友可能会好奇:小小的礼花弹为何包含这样丰富多彩的颜色?这其实是由礼花弹里填充的某些特殊物质产生的。

  为了明晰斑斓的色彩是哪里来的,我们先来想想物体的发光机制。熟悉现代物理概念的朋友们一定听说过“光子”这个名词。光子是携带有一定能量的能量包,是大光束的最小单位。它所携带的能量和对应光波的频率成正比,对应于不同的光子能量,光束也就有了不同的颜色。而光子的能量,则是原子中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所放出的。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被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只能具有某些特定的能量值,而当电子在这些确定的能级间跃迁时,也就会放出具有特定频率的能量包——光子。

  在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不同的原子在发生跃迁,放出频率各异的光子,因此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光线都是白光,这是各种频率的单色光叠加的结果。可是当大量相同的原子发生跃迁时,就会有大量频率相同的光子被放出,我们也就获得了单色性十分好的色光。而在礼花弹中放入某种特定的物质后,这些物质中特定的原子会在礼花弹爆炸时获得能量,跃迁到高能量的状态,再放出大量特定频率的光子,回到低能量的状态,而对于欣赏烟花的人来说,就看到了色彩缤纷的图案。

  对于不同的原子,放出的光子具有不同的频率,这些光子的频率就相当于原子的“指纹”。如果我们能够精确地测定原子发光的频率,也就能判断发光的到底是什么原子。这其实就是现代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材料时,只要将其中的原子们都激发到高能量的状态,再将发光频率精确测定后与已知的原子发光谱作对比,就能知道材料中都有些什么原子。而倘若我们还能够更精确地分辨出不同频率光束的发光强度,也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光子的数目,便可以在知道材料组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各种组分的比率。

  其实,除了烟花之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可以接触到这类现象。您之前有没有过炒菜时不小心将盐撒到火苗上的经历?细心的话会注意到,此时燃气灶蓝色的火苗会突然变黄。这是因为,黄光是钠元素的“指纹”,而钠原子,就是食盐中最容易发生跃迁的原子。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