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2日今晚报《日知录》水是流动的历史

 我执斋 2019-04-12
郭 栋
宗学刻
  中国的大江大河从不缺水,从大禹治水到《水经注》,四大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它山堰,历史留下了“水的文明”和“水的历史”。

  英国学者史蒂文·米森和休·米森所著《流动的权力:水如何塑造文明》,选取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带我们走进水的世界。书中回顾了世界古代治水文明的多处遗址,也讲到中国,并用“拿铁锨的百万劳动力”来概括,从大禹治水、都江堰、大运河、黄河到长江三峡大坝,还有山脉、河流、季风、淤泥,围绕着水资源开发利用娓娓道来。

  书的主旨是分析人类对水资源的争夺、利用和管理而引发的文明兴衰,其独到之处是从水看到了生存和死亡。在漫长的岁月里,先民随水草而居并繁衍生息——水塑造了文明,创造了历史。枕水而居,是先民“诗意栖居”的化身,世界乃至我国有许多古城都是因水营建而百代不衰。水养育着城市的居民,南京、武汉、福州、南宁、长沙、广州、天津等都有水穿城而过,但今天我们脚下的水已经没有饮用水了,水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在云南与四川交界深藏于大山之中的泸沽湖还保存着饮用水,几年前我曾喝到过其优质的湖水,有种近距离和大自然拥抱的感觉。但如今开通机场后,游客剧增,水质已大不如从前了。水和湿地的锐减,带给了全球的酷热,这样下去水如果混乱了,地球也就危险了。

  养水、治水、用水、惜水,对水的敬畏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珍惜。老子说“上善若水”,意思是最高的境界的善就像水一样。每年3月22日是世界节水日,水对于人类来说,真是“两千年来,一个人类未曾满足的‘渴’”。

  水的浪费和污染已经成了全世界的问题,历史上许多战争都是因争夺水资源而起。书中警醒世人:我们今天对待水,应该比对待石油更敬畏,不然总有一天人类在水的面前要受到惩罚。水塑造了人类文明,但也会因为无节制地浪费水而毁灭文明。

  地球上因资源枯竭而消亡的文明比比皆是,河北省南部有条漳河,过去水量很大,所以才有“河伯娶亲”,才有曹操据铜雀台操练水军并催生了繁华之都邺城。而今漳河早已无水,十年前我去过,那里只留下一个干瘪的河床,而邺城一千多年前就没了,铜雀台仅留下一个大大的土堆,水的消失和文明的消亡几乎如影随形。前车之鉴,水可以塑造历史,也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听见风声,更要能听得见水声,在水面前人类真的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了。

  《流动的权力:水如何塑造文明》一书,为我们保护水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思维空间,对“水历史”具有前瞻性,放大了我们对水的认识。水有流动的权力,我们在这个“权力”面前不要受到惩罚,要学会从水的历史文化中找到当今人类生存的法则——不断地改造自然并有节制地利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水滋润着人类的一种纯自然意义的解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