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8月04日今晚报《日知录》“水上漂”能实现吗

 我执斋 2019-04-12
欧阳广奇
秦延宗刻
  说到“水上漂”这门绝技,许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是金庸笔下的铁掌帮帮主、绰号“铁掌水上漂”的裘千仞。这位裘帮主轻功了得,脚尖一个“蜻蜓点水”,就能在水面上飞出好远。但我们知道,这只是武侠小说中虚构的情节罢了,现实世界中,没有人能够在水面上行走而不落入水中。然而,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们研究后发现,也许有一部分人有这样的能力——前提是,这些人在月球上。

  一般来说,在水面上“行走”是少部分动物的技能。部分动物可以通过快速、频繁地踩水来产生支撑力,保证它们能在水面上快速跑动而不沉入水中。除此之外,有些动物自身的结构也可以保证它们能够在水面漂浮。比如我们经常能在水塘看到的“水蚊子”。这类动物的“脚”表面有特殊的绒毛状结构,具有强疏水性能。也就是说,这个结构可以在水面上产生极强的表面张力来支撑整个身躯。

  但是我们人类呢?我们既没有足够强壮的肌肉来快速踩水,也不可能长出特殊的结构来产生支持力。怎么办呢?这几位意大利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减轻”体重。不过这一方法可不是让我们去减肥,而是飞往月球。因为一个物体在月球的重力大约是在地球的六分之一。

  研究者采取了比较生理学模型:将前人研究的一种能在水上奔跑的蜥蜴的模型套用在人类身上,计算出人类如果要在水上行走或者奔跑所需要达到的实际重力。同时还做出了一整套实验装置,来模拟月球上的低重力环境。通过多次人体踩水实验,研究者得出了精确的数据和结论:当人体质量为66千克,脚掌长度为17厘米,踩水速度为2.504米/秒,每次踩水持续时间0.295秒时,在低于0.22倍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环境中,人就有可能在水上跑起来。

  这一研究结果到底有什么用呢?科学家们解释道:这项研究通过把蜥蜴模型套用到人类身上,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在水面上运动的数学模型,在未来或许有助于设计制造仿生机器人等水面设备。虽然这项研究真正的实用价值还没有发挥出来,但已经足够让人惊喜,毕竟谁也没有想到,当初对这种蜥蜴建立的数学模型,竟能与人类“水上漂”联系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